倪艳辉
- 作品数:13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基莲心碱调节CCL2-CCR2信号轴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炎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调节趋化因子CCL2/受体CCR2(CCL2-CCR2)信号轴对心力衰竭(HF)大鼠心肌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左前降支构建HF大鼠模型,随机分为HF组、不同剂量(5、10、20 mg/kg)NeF组以及20 mg/kg NeF^(+)CCL2组,并选取不结扎左前降支的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治疗结束后进行心脏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检测血清指标[脑钠肽(BNP)、IL-1β、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TNF-α];分离心肌组织,检测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病理损伤、胶原沉积以及CCL2、CCR2蛋白表达。结果:HF组大鼠心肌细胞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严重,LVESD、血清中BNP、NT-pro BNP、TNF-α、IL-1β水平、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胶原面积比、CCL2、CCR2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LVEF、EF显著降低(P<0.05);不同剂量NeF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胶原纤维沉积减轻,LVESD、血清中BNP、NT-pro BNP、TNF-α、IL-1β水平、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胶原面积比、CCL2、CCR2蛋白表达较HF组显著降低,LVEF、EF显著升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2干预后,心肌组织损伤、胶原纤维沉积加重,LVESD、血清中BNP、NT-pro BNP、TNF-α、IL-1β水平、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胶原面积比、CCL2、CCR2蛋白表达较20 mg/kg NeF组显著升高,LVEF、EF显著降低(P<0.05)。结论:NeF调节CCL2-CCR2信号轴抑制HF大鼠心肌炎症,改善心功能。
- 王文静倪艳辉李玉璇张飞飞谢悦陶刘立天
- 关键词:甲基莲心碱心力衰竭心肌炎症
- 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IL-8对VSMCs增殖的影响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术后3~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达30/%~50/%,严重影响...
- 倪艳辉
- 关键词:腹主动脉再狭窄白介素-8平滑肌细胞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
- 文献传递
- 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IL-8对VSMCs增殖的影响
- 目的本研究通过球囊扩张拉伤兔腹主动脉,建立动脉再狭窄模型,造影检查腹主动脉管腔狭窄变化,观察血管球囊扩张术后内膜和中层平滑肌的结构改变,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IL-8蛋白阳性表达和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研究IL-8对血管...
- 倪艳辉
- 抗血小板药物抵抗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亚急性血栓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栓形成的原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我科发生的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支架后血栓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2例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亚急性血栓形成,均存在高龄、弥漫多支病变、合并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等因素。结论 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血栓高危患者应警惕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可能性。
- 胡福莉王天红刘美霞袁华兵倪艳辉曹广运张清芬袁静许玉芳王文静
- 关键词: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氢氯噻嗪对大鼠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对SD大鼠血压和循环及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8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只。实验组大鼠每日给予氢氯噻嗪10 mg/kg灌胃,对照组每日给予相同容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用鼠尾测压仪测量2组大鼠血压,处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心肌组织中AngⅡ水平,采用紫外分光法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AngⅡ1型受体mRNA(AT1R mRNA)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大鼠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血浆PRA活性、An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心肌组织中AT1R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ACE活性及心肌组织中An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氢氯噻嗪能有效降低大鼠的平均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循环RAS,并能下调心肌组织中AT1R mRNA的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心肌保护作用。
- 袁静王立立高洁倪艳辉曹广运刘美霞
- 关键词:氢氯噻嗪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高血压
- 经皮腹主动脉球囊扩张成形后炎性因子的变化被引量:5
- 2009年
- 背景: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兔腹主动脉球囊扩张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C-反应蛋白不同时间点的水平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1/08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导管室及临床研究中心完成。材料:选取8~1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25kg。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穿刺股动脉后留置鞘管,经鞘管送入球囊行球囊扩张,拉伤腹主动脉。对照组仅穿刺留鞘,不进行球囊拉伤。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后4h,1,3d,1,2周,耳缘静脉采血4mL,3000r/min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得血清标本,-80℃冰箱统一保存。主要观察指标:①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实验前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水平。②白细胞介素8水平与其他3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③造影观察实验动物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前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24只新西兰大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各种炎性因子中,白细胞介素8水平最先升高,达峰值时间最短,相关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8水平表达与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9,0.673,0.597(P均<0.05)。③球囊扩张拉伤后2周,实验组动物腹主动脉拉伤处较对照组管腔明显狭窄。结论:兔腹主动脉球囊扩张后引起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导致动脉管腔
- 孟存良齐晓勇党懿李英肖袁华兵倪艳辉刘光武振朝郜利会
- 关键词:球囊扩张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
- 可溶性ST2在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肾功能水平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 ST2)的表达,及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7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73例为试验组,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 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22例、轻度肾功能不全组22例和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29例;选取15例无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s ST2、NT-pro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s ST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 <0. 05)。两组左室功能有明显差异(P <0. 01)。试验组中,不同肾功能水平亚组间s ST2水平无明显差异(P> 0. 05);而NT-proBNP浓度有明显差异(P <0. 05),且与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NT-proBNP和s ST2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973和0. 751(均为P <0. 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s ST2浓度明显升高,且不受肾功能影响,在心力衰竭诊断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燕亚茹谭鹤豆书梅刘美霞刘美霞许玉芳曹广运王文静袁华兵袁静倪艳辉高洁
- 关键词: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
- 线粒体DNA对心血管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目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第一的疾病。研究已发现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密切相关的疾病达250余种,大量研究证明,人类的生长、衰老、疾病、死亡等各个生命过程均有线粒体参与[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tDNA与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就mtDNA影响CV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作用机制的进展加以综述。
- 吕宇璇倪艳辉刘立天王立立
- 关键词:母系遗传自噬糖尿病心肌病
- 白介素-8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白介素-8(IL-8)水平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IL-8单克隆抗体治疗组、对照组。实验组和治疗组动物通过穿刺股动脉送入球囊拉伤腹主动脉。治疗组动物通过耳缘静脉注射IL-8单克隆抗体进行干预。对照组动物只进行股动脉穿刺和留置鞘管,不进行球囊扩张拉伤。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后4h、1d、3d,1w、2w、4w,耳缘静脉采血4ml,检测三组动物血清IL-8水平,4w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应用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测定以下指标:内膜中膜厚度、面积,计算血管狭窄程度。结果实验组动物球囊损伤4h后IL-8水平即开始升高,术后1d达到峰值,持续增高4w,且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动物IL-8水平无上述变化规律。实验组动物腹主动脉明显狭窄,组织学检查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血管狭窄程度等指标大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1),治疗组管腔狭窄,对照组动物管腔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IL-8水平与内膜厚度、内膜面积、中膜厚度、中膜面积等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94,0.783,0.801,0.912,均P<0.01)。结论IL-8水平高表达引起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产生,经IL-8单克隆抗体治疗后动脉狭窄程度明显减轻。IL-8水平与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是发生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齐晓勇孟存良李英肖党懿刘惠良王天红袁华兵倪艳辉刘光武振朝郜利会
- 关键词: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
- 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否存在昼夜节律,及其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04例,其血清肌酐(SCr)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正常。根据收缩压的昼夜节律类型,将患者分为杓型组37例、非杓型组35例和反杓型组32例,分别测量各组4个时间段(8:00-14:00、14:00-20:00、20:00-2:00、2:00-次日8:00)尿肾素(U-REN)和尿血管紧张素原(U-AGT)的含量。结果(1)U-REN的含量在20:00-2:00和2:00-次日8:00反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均高于杓型组(均为P<0.05),且反杓型组较非杓型组升高更为明显(均为P<0.05);(2)U-AGT的含量在14:00-20:00、20:00-2:00和2:00-次日8:00反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均高于杓型组(均为P<0.05),在20:00-2:00和2:00-次日8:00反杓型组高于非杓型组(均为P<0.05);(3)U-REN和U-AGT在杓型组各个时间段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U-REN和U-AGT含量在20:00-2:00和2:00-次日8:00明显高于8:00-14:00和14:00-20:00(均为P<0.05),反杓型组更为显著(均为P<0.05)。结论U-AGT和U-REN在非杓型和反杓型EH患者中呈现昼低夜高,而在杓型EH患者中昼夜变化不明显。测量日间和夜间尿液中U-AGT和U-REN的含量可能将有助于判断肾脏局部RAS的激活程度,并进一步了解血压节律受损程度。
- 袁静王立立陈华王闪倪艳辉金曼刘美霞郭艺芳
-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昼夜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