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铖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卒中
  • 4篇小卒中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进展性卒中
  • 3篇反应蛋白
  • 3篇C-反应蛋白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胶体渗透...
  • 1篇血浆渗透压
  • 1篇血性
  • 1篇血液生化指标
  • 1篇硬化斑块
  • 1篇展性
  • 1篇渗透压
  • 1篇他汀
  • 1篇缺血

机构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张顺开
  • 5篇傅铖
  • 3篇黄双双
  • 1篇易兴阳
  • 1篇黄双双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浆渗透压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方法选择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各50例,对进展性卒中的诊断根据起病到48 h内肌力下降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判断。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晶体及胶体渗透压的变化。结果两组血浆晶体渗透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球蛋白和白蛋白均较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血浆胶体渗透压存在差异,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傅铖易兴阳张顺开
关键词:脑梗死进展性卒中血浆胶体渗透压
小卒中进展原因初探
目的:通过比较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颅内血管狭窄情况及一些血液指标,结合临床探讨小卒中出现进展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为数据来源,纳入发病3天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
傅铖黄双双张顺开
关键词:小卒中进展性卒中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与小卒中进展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比较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颅内血管狭窄情况及一些血液学指标,结合临床探讨小卒中出现进展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以2015年1-12月至我院就诊的发病3 d内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每项≤1分,其中意识评分必须为0分且评分总分≤3分的小卒中患者。比较42例进展性小卒中及72例非进展性小卒中患者头颅CTA检查结果及部分血液学指标,以分析小卒中进展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比较,卒中部位、颅内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可能与小卒中进展无明显相关,而血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进展性小卒中组高于非进展性小卒中组。结论:小卒中进展可能与颅内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无明显相关,而与脑梗死发病时血液黏稠度及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有关。
傅铖黄双双张顺开
关键词:小卒中进展性卒中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小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小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小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B、C组分别采用10、20、40mg阿托伐他汀+100mg阿司匹林,连续用药治疗6个月。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脂类代谢及氧化指标、血液流变学参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变化。结果治疗后,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MT及斑块面积均显著降低(t=12.687、3.653、10.590、3.675,均P〈0.05),且C组患者TC、TG、LDL、HOMA—IR、IMT及斑块面积均显著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315、5.987、4.876、4.354、3.657、3.887,均P〈0.05)。治疗后,各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降低(t=3.437、4.325、3.876、3.487,均P〈0.05)。且C组患者hs—CRP均显著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2,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改善小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液生化指标,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脂类代谢及炎性反应效果更好。
傅铖黄双双张顺开
关键词:卒中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奥扎格雷钠对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酶原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酶原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2例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清晨口服阿司匹林75~100mg/次,1次/d;晚餐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40~6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静脉滴注,2次/d。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浆血浆纤维蛋白、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hsCRP)及C3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87%)高于对照组(64.52%,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hs-CRP及C3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对缺血性小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防止患者出现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改善患者预后。
傅铖黄双双张顺开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奥扎格雷钠D-二聚体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