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其学

作品数:1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社会主义
  • 6篇主义
  • 2篇社会主义制度
  • 2篇协调发展
  • 2篇经济建设
  • 1篇对外贸易
  • 1篇对外贸易战略
  • 1篇信贷
  • 1篇信贷资金
  • 1篇一体化
  • 1篇银行
  • 1篇银行信贷
  • 1篇战略性
  • 1篇战略性转移
  • 1篇正本
  • 1篇正本清源
  • 1篇中国对外贸易
  • 1篇人民
  • 1篇商贸
  • 1篇社会购买力

机构

  • 8篇华南工学院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中共广东省委...

作者

  • 14篇关其学
  • 1篇宋子和
  • 1篇张井

传媒

  • 8篇南方金融
  • 4篇南方经济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1
  • 8篇198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从市场调节为主到市场国际化——略论特区经济运行机制的新阶段
1991年
特区经济运行机制,在坚持国家宏观调控前提下,应从市场调节为主向市场国际化转变。前提条件: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特区是我国生产社会化程度较高、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它不同于内地,也有异于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发展必须置于国家宏观调控之下,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既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不能盲目无政府状态地发展。
关其学宋子和张井
关键词:特区经济
第六讲 商品供求比例关系计划
1983年
一、商品供求平衡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品的生产和流通的主体是有计划的。消费品流通计划是联结生产计划和消费计划的中间环节。只有编制与执行好消费品流通计划,才能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商品供求比例关系计划是消费品流通计划的中心环节。
关其学
关键词:社会购买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社会集团购买力
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
1997年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个人收入分配也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相应的、根本性的改变。当前,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也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要从理论上的正本清源,特别是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市场化、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分配方面、宏观调控等几个主要问题,应转变观念。
关其学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分配正本清源
第五节 固定资产再生产计划
1983年
一、固定资产再生产计划的作用和任务固定资产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它一般具有下列两个特点:(1)从实物形态上看,能在较长时期内(一年以上)固定在生产领域,多次地使用而不改变其使用价值和自然形态。(2)从价值形态上看,它是多次地把价值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上去,最后以折旧形式把全部价值收回来。
关其学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
第八讲 财政、信贷、物资、外汇之间的平衡关系
1983年
财政、信贷、物资、外汇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平衡关系中,既有这四个方面各自的平衡关系,又有四个方面彼此之间的平衡关系。从综合平衡的观点看来,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各自的平衡和彼此之间的平衡是统一进行的。
关其学
关键词:财政计划信贷资金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外汇
关于深化改革的若干思考
1998年
文章阐述了我国20年来改革开放的立足点问题,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关其学
关键词:经济体制
第四讲 速度和效益
1983年
速度和效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使生产不断发展,可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党的十二大确定了从一九八一年起到本世纪末,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即从7100亿元增加到28,000亿元。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
关其学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劳动生产率经济建设
《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与实践》序
1996年
《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与实践》序关其学朱慧强教授率领一个由老中青相结合的课题组,撰写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希望我能给这本书写个序言。我很乐于接受。原因是这个序言不仅介绍这本书,而且还可以就某些问题谈点个人看法。朱慧强教授及编写组中的个别老...
关其学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国际化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战略经济管理体制
第三讲 必须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983年
在计划经济制发下,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比例关系和平衡关系,要由国家通过计划进行安排和调节。因此,编制和执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必须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我国计划工作的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重视和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什么时候国民经济计划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取得良好的效果;什么时候忽视综合平衡,什么时候计划的科学性差。按照这样的计划来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效果就比较差。列宁指出:“经常的、自觉地保持的平衡,实际上就是计划性。”(《列宁全集》第三卷,第566页)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应该成为经常性的计划工作。
关其学
关键词:国民经济计划不平衡协调发展社会再生产
第二讲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出发点应是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1983年
在计划工作中,出发点问题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否科学,即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在一些同志看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出发点问题,似乎早已解决了,再来讲这个问题已属多此一举,浪费笔墨了。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不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存在这个问题,就是目前来说,有的同志只讲速度,不讲经济效益,不能正确处理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同样说明计划的出发点问题并没有解决好,仍然有明确的必要。
关其学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产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经济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