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明光

作品数:164 被引量:1,048H指数:2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农业科学
  • 37篇生物学
  • 7篇化学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8篇真菌
  • 46篇白僵菌
  • 44篇球孢白僵菌
  • 27篇桃蚜
  • 22篇昆虫
  • 22篇基因
  • 19篇杀虫
  • 19篇生物防治
  • 19篇孢子
  • 19篇物防
  • 18篇病原
  • 18篇病原真菌
  • 17篇毒力
  • 16篇生防真菌
  • 16篇昆虫病原
  • 15篇杀虫剂
  • 14篇微生物防治
  • 14篇菌株
  • 13篇蛋白
  • 12篇虫霉

机构

  • 142篇浙江大学
  • 14篇浙江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杭州商学院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浙江经贸职业...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63篇冯明光
  • 44篇应盛华
  • 21篇徐均焕
  • 11篇陈春
  • 9篇叶素丹
  • 8篇许谦
  • 8篇童森淼
  • 7篇袁康培
  • 7篇陈集双
  • 7篇刘志强
  • 5篇张丽靖
  • 5篇刘树生
  • 4篇李惠萍
  • 4篇刘彩玲
  • 3篇胡国文
  • 3篇施卫兵
  • 3篇胡春霞
  • 3篇陆平
  • 3篇韩森
  • 3篇姚江涛

传媒

  • 14篇应用生态学报
  • 13篇微生物学报
  • 11篇菌物系统
  • 9篇昆虫学报
  • 9篇浙江大学学报...
  • 7篇菌物学报
  • 4篇植物保护学报
  • 4篇浙江农业大学...
  • 4篇中国菌物学会...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食品科学
  • 3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昆虫知识

年份

  • 3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4篇2006
  • 5篇2005
  • 11篇2004
  • 17篇2003
  • 10篇2002
  • 14篇2001
  • 11篇2000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球孢白僵菌对桃蚜接种后特定时间内的侵染率被引量:25
2002年
用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BBSG870 2菌株的分生孢子悬液 (5× 10 6个·ml-1孢子 )对桃蚜 (Myzuspersicae)始产若蚜的成蚜进行表面接种 ,在接种后 5 6h内 ,每隔 8h取样用 0 .2 %百菌清处理蚜虫 ,使其体表残存的孢子全部失活 ,分别置于 10℃和 2 0℃下逐日观察感染引起的死亡 .结果表明 ,10℃下接种后 5 6h、2 0℃下接种后 40h内各时间段有效侵染引起的死亡率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 ,并与不用杀菌剂的对照处理差异显著 (P <0 .0 5 ) .与对照相比 ,接种后 8、16、2 4、32、40和 5 6h内 ,10℃下的有效侵染率分别为 2 2 .9、48.8、6 4.9、80 .4、72 .7和 98.3% ,2 0℃下分别为 31.6、48.8、5 8.6、86 .9、97.2和 98.7% .由此表明 ,在 10~ 2 0℃范围内 ,接种后 2 4h内是该菌有效侵染桃蚜的关键时段 ,有效侵染率达 5 9~ 6 5 % .
许寿涛冯明光应盛华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桃蚜接种侵染率
一种真菌Cu/Zn-SOD的免分子伴侣的原核表达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菌Cu/Zn-SOD的免分子伴侣的原核表达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BbSod1基因的克隆;酿酒酵母Lys7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载体pET-BbSod1、pET-BbSod1-Lys7及pET-BbSod1...
谢雪钦冯明光
文献传递
黑曲霉HU53菌株产酸性蛋白酶的条件和酶学性质被引量:34
2003年
本文报道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HU53菌株产酸性蛋白酶的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和酶学特性的研究结果。适合该菌株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为麦麸38.8%,豆粕9.7%,NH4NO3 1.5%和水50.0%,最佳起始pH5.5。在28℃下发酵50h后酸性蛋白酶的比活力达到93.8 U/g,且在52h发酵期内基本不产孢子。该酸性蛋白酶的最佳反应酸碱度为pH3.0,最佳反应温度为50℃,对酪蛋白的Km为2.8016 mg/ml,在40℃下保温180min后相对酶活力为93.50%。2.0 mmol/L的Cu2+和Mn2+对该酸性蛋白酶具有极其显著的激活作用,相对酶活力分别为对照的171.9%和121.1%;而相同浓度的Fe3+和Ca2+则对其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相对酶活力分别仅为对照的62.5%和44.6%。
袁康培郑春丽冯明光
关键词:产酶条件酸性蛋白酶酶学性质固体发酵
苜蓿花叶病毒粒子的统计学特征和分组被引量:1
2000年
以一株来自于白车根草 (Trifolium repens L.)上的苜蓿花叶病毒分离物 AMV- SY为材料 ,在电镜下观察测量经醋酸铀负染的 196个提纯病毒粒子 ,按其长度分成等距离的 5个组 ,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组间的差异 .所得各组粒子的平均大小依次是组 :(2 0 .4± 2 .5) nm× (18.7± 2 .3) nm,组 :(2 8.0± 2 .4 ) nm× (18.1± 2 .1) nm,组 :(36 .0± 2 .4 ) nm× (17.2± 2 .0 ) nm,组 :(4 4 .8± 2 .7)nm× (16 .9± 2 .0 ) nm,组 :(52 .0± 3.0 ) nm× (17.4± 1.0 ) nm.它们分别相当于前人根据 X-射线衍射或核磁共振所测定的 Ta- t,Ta- b,Tb,M和 B型病毒粒子 .方差分析表明 ,5组病毒粒子间长度差异极显著 ,即组 <组 <组 <组 <组 ;病毒粒子宽度差异也极显著 ,但仅组 粒子的宽度明显大于组 和组 ,说明在没有病毒 RNA参与的情况下 ,单由不含病毒 RNA的外壳蛋白亚基所构成的粒子其横向结构较为松散 .对 AMV统计分析的结果与前人根据对病毒粒子结晶中典型的粒子进行 X射线衍射分析或计算机模拟所获得的结果基本吻合 ,但组 粒子 ,即最长一组 AMV病毒粒子的统计长度明显小于结晶中 X-射线衍射分析所测得最长的
陈集双冯明光
关键词:苜蓿花叶病毒病毒粒子统计分组
一种真菌杀虫剂母药及其充氮常温贮藏方法
一种真菌杀虫剂母药及其充氮常温贮藏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将真菌杀虫剂母药或其产品置于封闭的包装袋或容器中,再在包装袋或容器中注入惰性氮气,常温贮存即可。上述一种真菌杀虫剂母药及其充氮常温贮藏方法和贮存期间孢子...
冯明光应盛华童森淼
文献传递
飞虱虫疠霉继发性感染对桃蚜数量增长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用飞虱虫疠霉 (Pandoradelphaics)“孢子浴”接种的桃蚜 (Myzuspersicae)无翅成蚜在离体甘蓝菜叶片 (6 5cm2 )上建立蚜群 ,在不同温度 (10~ 30℃ )和湿度 (74 %~ 10 0 %RH)的组合条件下任其繁衍、发病和交互感染 ,以评价该菌的控蚜效果 .在 2 5个温、湿度组合处理 (8次重复 ,每重复含 3头接种成蚜 )中 ,蚜群均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 .在历时 30d的观察中 ,以高温 (2 0~ 30℃ )、高湿 (95 %RH)组合条件下的蚜群发病快且死亡率高 ,蚜尸上产生的孢子有效地引起若蚜继发性感染 .与相同温度下不带菌的对照蚜群相比 ,30℃下所有湿度的控蚜效果均最佳 :第 4d达 6 0 %以上 ,第 16d达 10 0 % .在 2 0℃和 2 5℃下的控蚜效果仅次于 30℃下 ,各湿度除个别例外 ,第 8d的控蚜率达 30 %以上 ,第 2 0d达 80 %以上 .在 10℃和 15℃下 ,控蚜效果一般不如上述较高温度下 ,且与湿度的关联程度相对较低 ,但最大控蚜效果均发生在 10 0 %RH处理中 .结果表明 ,飞虱虫疠霉用于蚜虫防治的潜力很大 ,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
冯明光徐均焕
关键词:飞虱虫疠霉继发性感染
玫烟色拟青霉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被引量:62
1999年
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 osoroseus)是侵染多种昆虫的病原真菌。本文拟就过去10 年中国内外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给予总结和评述,包括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代谢产物、遗传变异、自然发生与流行、毒力及制剂应用等。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用该菌防治粉虱的实践,将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陈巍巍冯明光
关键词:玫烟色拟青霉昆虫病原真菌微生物防治
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融合基因、构建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融合基因,其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该融合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融合基因的构建方法,以及该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能...
李卫芬陆平周绪霞胡春霞马国霞付玲琳许梓荣冯明光姚江涛韩森
文献传递
蚜虫的病原真菌及其毒力评价方法
病原真菌是蚜虫的重要自然控制因子。作者通过评述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报道,概述了蚜虫病原真菌的种类、分布、分离培养及毒力评价方法。
刘彩玲冯明光顾福康
关键词:蚜虫病原真菌毒力评价
文献传递
适合飞虱虫疠霉菌丝生产的液体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被引量:2
2001年
The entomophthoraceous fungi are important microbial control agents for insect control but their mass production is usually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To produce in large quantity the mycelia of the entomophthoraceous fungus, \%Pandora delphacis\%(isolate F95129),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replacing expensive components of liquid medium that is usually used in laboratory only with cheap materials easily available. Based on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with primary components of several media designed and optional conditions for submerged culture, an appropriate medium was recognized that included(per liter) 10 g of homemade yeast extract, 10 g industrial fish meal, 10 g wheat bran, 15 g corn meal, 1.0g KH\-2PO\-4, 3.0g NH\-4NO\-3, and 0.25 g MgSO\-4\57H\-2O. The optional conditions for submerged culture was 25~30 ℃, initial pH 6.5,and 40%(V/V) of flask filled with the medium and 10% of initial inoculum (liquid culture containing mycelia) for inoculation. Using the selected medium and the conditions considered, 48 h culture resulted in a considerably high yield of dry mycelia(>25 mg/mL) with desirable capacity of spore production.
刘志强冯明光
关键词:液体培养基微生物防治发酵条件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