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晓娜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分子
  • 4篇分子筛
  • 2篇磷源
  • 2篇铝源
  • 2篇密度泛函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晶化时间
  • 2篇泛函
  • 2篇泛函理论
  • 2篇分子筛合成
  • 2篇SAPO-5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分子
  • 1篇杂原子
  • 1篇杂原子分子筛
  • 1篇生态建筑
  • 1篇生态建筑学
  • 1篇微孔
  • 1篇离子
  • 1篇理论计算研究

机构

  • 6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水利职业...

作者

  • 6篇冯晓娜
  • 4篇武正簧
  • 4篇窦涛
  • 4篇杨冬花
  • 2篇李晓峰
  • 2篇张建英
  • 2篇王新波
  • 2篇石宝宝
  • 2篇杨瑞娟
  • 2篇王凡
  • 1篇常瑜
  • 1篇韩培德
  • 1篇李志宏
  • 1篇吴忠华
  • 1篇闫泽
  • 1篇汤琼

传媒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江西建材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生态建筑学中传统风水理论的理性表达被引量:2
2018年
建筑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和社会需求,利用自然中的可用资源和材料建造的构筑物,例如,房屋、桥梁、寺庙等等。而建筑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和生存发展的"空间"。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理解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应该相适相宜、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种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出发点,注重自然、建筑和人类三者之间关系的建筑理论为生态建筑学。而传统的风水理论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其实用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物的选址、朝向和内部布局在某些方面都讲究风水,这里面虽然有一些迷信的成分,但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本文通过对传统风水理论在生态建筑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生态建筑学中传统风水理论的理性表达,以供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参考[1]。
冯晓娜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传统风水理论
一种多晶貌SAPO-5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貌SAPO-5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是将溴化六甲双铵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加入含有沉淀促进剂的有机溶剂中进行离子交换,过滤除去沉淀物并蒸出溶剂后,得到模板剂氢氧化已烷双铵;按照SiO<Sub>2</Sub>:A...
武正簧石宝宝杨冬花张建英王新波冯晓娜李晓峰窦涛
杂原子EU-1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理论计算研究
EU-1分子筛具有十元环组成的一维主孔道及十二元环侧支袋、强的表面酸性和好的择型性,使其成为具有前景的一类催化剂,例如:其在二甲苯异构化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将杂原子引入EU-1分子筛骨架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其表面...
冯晓娜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杂原子分子筛碱金属离子
文献传递
一种多晶貌SAPO-5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貌SAPO-5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是将溴化六甲双铵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加入含有沉淀促进剂的有机溶剂中进行离子交换,过滤除去沉淀物并蒸出溶剂后,得到模板剂氢氧化已烷双铵;按照SiO<Sub>2</Sub>:A...
武正簧石宝宝杨冬花张建英王新波冯晓娜李晓峰窦涛
文献传递
含铁微孔EU-1/ZSM-5复合分子筛的合成和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预置晶种法合成了含铁的微孔EU-1/ZSM-5复合分子筛,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微分热重(TG-DTG)、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DRS)、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分子筛具有EU-1和ZSM-5的特征衍射峰,是两种晶相相互作用的分子分散晶相材料,微孔孔径较Fe-EU-1分子筛有所增大。随原始溶胶中铁的质量分数增加,复合分子筛具有的23.09°和23.94°处的特征衍射峰逐渐向低角度方向偏移;紫外-可见漫反射谱图中在220~245 nm出现了宽的吸收谱带;XAFS表征表明,1s→3d电子跃迁的弱吸收峰逐渐增强,同时在吸收边顶部出现的1s→4p吸收峰逐渐由宽变窄。合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原始溶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075%~0.15%,晶种添加比例为15.0%~21.0%,晶种SiO2/Al2O3物质的量比为50~60。
杨瑞娟杨冬花武正簧冯晓娜窦涛吴忠华李志宏闫泽王凡汤琼
关键词:ZSM-5复合分子筛
B、Al、La同晶取代EU-1分子筛酸性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量子力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B、Al、La同晶取代EU-1分子筛骨架的Si后可能的存在位置,确定了与平衡电荷质子结合的骨架O位置,考察了杂原子B、La进入骨架后对EU-1分子筛Brnsted酸(B酸)强度的影响。计算所采用的26T簇模型均在DFT的BLYP方法和DNP基组下完成。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NH3-TPD表征。能量分析表明,Al和B取代EU-1分子筛骨架最可能的位置为T(1)、T(2)、T(3)、T(6)、T(7)和T(8)位,La取代最可能的位置为T(1)、T(2)和T(8)位。B酸落位点分别为Al(1)-O(12)H-Si(2)和Al(1)-O(13)H-Si(6)位,B(8)-O(29)H-Si(10)位,La(1)-O(12)H-Si(2)、La(1)-O(13)H-Si(6)、La(2)-O(12)H-Si(1)位。与硅铝EU-1分子筛相比,B和La进入骨架会导致EU-1分子筛的B酸强度有所减弱,Al-EU-1、La-EU-1、B-EU-1三者中,Al-EU-1的B酸强度最强,B-EU-1的最弱。B和La进入EU-1分子筛骨架后,酸性减弱,弱酸量增加,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冯晓娜杨冬花武正簧杨瑞娟窦涛常瑜王凡韩培德
关键词:从头计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