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爱冰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缓刑适用和执行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缓刑作为一种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行刑方式,是我国刑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缓刑制度在促使罪犯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减少司法成本、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法律对缓刑适用和执行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相关配套措施尚未跟进,工作运行机制尚不完善,执行环境有待改善。
- 本刊编辑部王洪伟冯爱冰
- 关键词:缓刑适用预防重新犯罪行刑方式司法成本缓刑执行成效性
- 未成年人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的构建
- 2014年
- 一、庭前会议制度的定位及功能
所谓庭前会议制度,是指具有特殊情况的刑事案件在开庭前,审判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管辖、回避、出庭证人名单、是否公开审理、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并记录在案的庭前预审活动。新刑诉法第182条第2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下称《解释》")第183条、第184条之规定,标志着庭前会议在我国从一个学理上的概念正式成为了一项实在可行的制度。根据我国刑事诉讼结构以及证据规则,庭前会议的制度定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刘玉安王继青王继青谢萍冯爱冰宗志强谢萍赵成刚郑峰
- 关键词:刑事案件未成年人非法证据排除刑事诉讼结构审判人员
- 少年审判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近年来,我省少年法庭工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少年法庭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少年审判制度逐步健全、少年法庭工作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 本刊编辑部罗莹冯爱冰
- 关键词:少年法庭审判制度审判工作基层法院司法厅
- 论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被引量:2
- 2002年
- 一、我国对刑事被害人权益的保护现状及调查分析 我国刑事被害人的地位基本上还是比较高的。1980年施行的刑事诉讼法中为被害人的地位规定了三种情况:如果被害人依法提起自诉,就成为自诉人,属于抗诉一方的当事人;如果被害人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就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而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既不是证人,也不是当事人,而是具有独立诉讼地位的诉讼参与人。
- 秦秀春冯爱冰
-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权益保护公诉案件犯罪人被害人权益
- 刑事审判中物征、书证的审查和使用被引量:1
- 2007年
-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物证和书证被认为是客观性强、容易查实、应用广泛的证据形式。刑事审判中,人民法院越来越重视依照法定程序运用物证、书证查明案件事实的工作。但是,在刑事审判中,对于物证、书证的收集固定程序合法性的审查、庭审质证、采信和使用、移送处理这一系列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以下,笔者试以案为例。
- 冯爱冰杨军
- 关键词:刑事审判物证刑事诉讼活动书证法定程序客观性
- 证据链:认证案件事实的另一视角被引量:11
- 2011年
- 一、证据链:通往案件法律事实的桥梁
案件事实是法官运用证据认定法律事实的重要司法过程,是进行裁判的起点和基础。近年来,为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避免冤假错案,最高法院积极推进死刑二审案件开庭、死刑复核权回收等一系列刑事司法改革.起草并与五部委共同下发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 冯爱冰谢萍
- 关键词:证据链刑事司法改革法律事实死刑案件死刑复核权司法过程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与对策——山东省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研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随着刑事案件的压力不断增大,为贯彻中央和最高法院既定的刑事政策,近日,笔者针对山东全省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调研。这次调研对2004年以来审结的全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罪名、结案方式、执行情况等基本要素进行了调查,重点考量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本着案结事了的原则,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 毛立华冯爱冰
-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最高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刑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