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洁玉 作品数:14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体会——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出发 被引量:19 2014年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笔者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师的"爱与激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促进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 邓祥宜 李婵娟 张娟 凌洁玉关键词:生物化学 教学体会 食品科学与工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 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015年 从自制泡菜中,分离出三株乳酸菌,经鉴定,三株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分别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培养这三株乳酸菌,评价其发酵上清液和胞内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三株乳酸菌均在厌氧条件下呈现出较高抗氧化能力,厌氧培养对清除羟自由基影响最大;对于清除羟自由基及脂过氧化自由基,三株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较胞内提取物均体现出更高的水平;对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三株乳酸菌的胞内提取物效果更佳。对比三株乳酸菌,戊糖片球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植物乳杆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最强,而干酪乳杆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较另外两株菌强。 凌洁玉 龚文秀 包梦莹 高丽关键词:乳酸菌 抗氧化能力 三基因融合的重组牛结核特异性抗原蛋白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基因融合的重组牛结核特异性抗原蛋白其及制备方法。该牛结核特异性融合抗原蛋白的基因,具有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公开了一株能够表达牛结核特... 郭爱珍 刘冬光 曹莎 陈颖钰 廖娟红 于清龙 凌洁玉 陈焕春文献传递 “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2012年 文章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主要论述了《食品工艺学》的授课方式、实验教学、参观实习、考核方式四个方面的教学改革,以及在教改中取得的良好效果,旨在更好地为食品专业培养适用型人才。 高丽 凌洁玉关键词:食品工艺学 教改 授课方式 实验教学 编码山羊补体C3d与口蹄疫病毒VP1融合蛋白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2008年 旨在构建含分子佐剂山羊补体C3d基因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克隆山羊C3d基因,通过linker(G_4S)_2将3拷贝C3d基因串联;克隆羊源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通过linker(G_4S)_2与3拷贝C3d基因相连,构建重组质粒pUC19-VP1-C3d_3。将VP1-C3d_3融合基因亚克隆入含有分泌表达信号肽tPA序列的pcDNA3.1(+)CMV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PA-VP1-C3d_3。在脂质体介导下,将pcDNA3.1-tPA-VP1-C3d_3转染HeLa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VP1-C3d_3在HeLa细胞中获得了瞬时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证实转染的阳性细胞能分泌预期大小(133 kD)的融合蛋白。重组质粒pcDNA3.1-tPA-VP1-C3d_3为研制以羊补体C3d为分子佐剂的口蹄疫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凌洁玉 刘朝 佟铁铸 樊惠英 张德坤 陈焕春 郭爱珍关键词:口蹄疫病毒VP1基因 分子佐剂 真核表达 一种应用Rv3872新型融合蛋白制备的牛结核抗体鉴别检测试纸条 本发明属于动物传染病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RV3872、ESAT6和CFP10三基因融合蛋白制备的检测牛结核抗体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及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融合蛋白作为胶体金标记抗原和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区的捕获抗原建... 郭爱珍 于清龙 刘冬光 涂玲玲 陈颖钰 廖娟红 凌洁玉 陈焕春文献传递 三基因融合的重组牛结核特异性抗原蛋白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基因融合的重组牛结核特异性抗原蛋白其及制备方法。该牛结核特异性融合抗原蛋白的基因,具有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公开了一株能够表达牛结核特... 郭爱珍 刘冬光 曹莎 陈颖钰 廖娟红 于清龙 凌洁玉 陈焕春文献传递 独立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即不仅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尝试,以期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符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李婵娟 邓祥宜 凌洁玉 张娟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牛分枝杆菌抗原MPB70、MPB83、CFP-10和ESAT-6的融合表达及相关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牛分枝杆菌抗原MPB70、MPB83、CFP-10和ESAT-6的融合表达及相关特性分析。方法应用PCR方法从牛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组中扩增获得mpb70、mpb83、cfp-10和esat-6四个目的基因片段。采用重叠延伸剪接技术(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SOE)获得融合基因cfp10-esat6和mpb83-cfp10-esat6,将mpb70和mpb83-cfp10-esat6串连于载体pUC19-Linker上,再将mpb70-mpb83-cfp10-esat6连于表达载体pET28a(+)中得到重组质粒pET70-83-C10-E6。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获得以可溶形式表达的融合蛋白。用Ni2+亲合层析法纯化该融合蛋白。结果经ELISA验证该融合蛋白能分别与抗原蛋白MPB70、MPB83和CE(cfp10-esat6)的多抗反应,说明该融合蛋白具有四个抗原蛋白的免疫学活性。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融合蛋白能与抗牛分枝杆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牛其它疾病的阳性血清不反应。热稳定性试验证明该融合蛋白属于热稳定性蛋白。结论融合表达了牛分枝杆菌的四种特异性抗原蛋白,该蛋白具有单个蛋白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抗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书环 吴波 颜邦芬 曹莎 陈颖钰 晁彦杰 凌洁玉 谭亚娣 陈焕春 郭爱珍关键词:牛分枝杆菌 结核 中华秋海棠根茎中甾醇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中华秋海棠根茎中甾醇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使用超声波提取法对中华秋海棠进行提取,利用改进的Liebermann-Bur chard比色法对秋海棠根茎超声波提取物中的甾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时间和提取溶剂4个因素对秋海棠根茎中甾醇含量的影响,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子,采用3元2次旋转正交设计,对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计算回归方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甾醇种类。[结果]回归方程准确可靠,且拟合情况良好。通过对回归方程进行局部寻优分析,得到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57 min,料液比1:44(g/ml);在此条件下,中华秋海棠中甾醇含量为1.80 mg/g。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中华秋海棠含有β-谷甾醇及其他种类甾醇。[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能提高提取效率,是一种节能、省时的好方法,作为中华秋海棠根β-谷甾醇提取的新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丽 黄行健 凌洁玉关键词:Β-谷甾醇 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