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波

作品数:56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篇基因
  • 13篇细胞
  • 13篇放射性
  • 12篇小鼠
  • 9篇精神分裂症
  • 9篇分裂症
  • 8篇染色
  • 8篇染色体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6篇电离辐射
  • 6篇食管
  • 6篇人参
  • 6篇甲状腺
  • 5篇单核
  • 5篇单核苷酸
  • 5篇遗传学
  • 5篇生物剂量
  • 5篇生物剂量计
  • 5篇肿瘤

机构

  • 55篇吉林大学
  • 10篇吉林大学第二...
  • 8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长春市儿童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北京市海淀区...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5篇刘丽波
  • 14篇刘树铮
  • 11篇鞠桂芝
  • 10篇张海英
  • 9篇孙晓玲
  • 9篇王剑锋
  • 8篇于雅琴
  • 8篇史杰萍
  • 7篇刘宇光
  • 6篇梁硕
  • 5篇张萱
  • 5篇朴春姬
  • 5篇吴镇凤
  • 5篇尉军
  • 5篇陈大伟
  • 4篇谢林
  • 4篇马兴元
  • 4篇王铁君
  • 4篇王彬
  • 3篇倪冠英

传媒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华放射医学...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辐射研究与辐...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国辐射卫生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辐射防护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国外医学(放...
  • 1篇2004全国...
  • 1篇第二届全国分...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首届全球华人...
  • 1篇全国医用辐射...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射性食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引起的放射性食管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措施,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为规范放射性食管疾病的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方法。结果放射性食管损伤临床上一般根据出现的时间早晚分为急性...
刘丽波王剑锋吴镇凤
关键词:胸部肿瘤放射性食管损伤
文献传递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刘丽波罗云霄王剑峰陈大伟程光惠金玉珂
放射性食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2005年
The work is to inquir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adiation esophageal disease induced by radiation therapy for cancers in the thorax. Radiation esophageal disease is divided into acute radiation esopha- gitis and chronic radiation esophagitis. Acute radiation esophagitis is seen most often in the clinic and its main clinical symptoms are disphagia, odynophagia and substernal chest pain. Acute esophageal effect was observed in 5 of 28 patients (18%) of lung cancer during or after radiotherapy, there was no acute grade 4 or 5 esophageal ef- fect. Less than or equal to grade 3 chronic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2 of 28 patients (5%), there was no chronic grade 4 or 5 esophageal effect. Acute radiation esophagitis usually happens in two weeks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reatment, total dose is about 16—20Gy. Chronic radiation esophagitis usually appears in 90 days after the begin- ning of treatment. Diagnosis should include history of exposure to radiation, which dose exceed the dose threshold and typic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dose threshold is only the reference because of variance of radiotherapy and the difference of individual sensitivity. Endoscopic finding of esophagus is the main way to diagnosis. The conservative measure is used for acute esophagiteal effect, and dilatation is required for chronic esophagiteal ef- fect. The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type and diagnostic basis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drawing up di- agnostic standard.
刘丽波王剑锋吴镇凤
关键词:发病率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恶性肿瘤病人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机制与凋亡基因、细胞因子、细胞信号通路等有关,本文就放射性皮肤损伤在这几方面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张静刘丽波
关键词:放射性皮肤损伤凋亡基因细胞因子细胞信号通路
应用十年后修订范围、剂量等有所变化——《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解读被引量:1
2012年
根据2011年11月23日的国家标准公告(2011年第19号),《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GBZ101-2011)将于2012年5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本文主要对标准制定(修订)的背景、意义、起草原则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必要的解读,以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了解和应用。
刘丽波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放射性强制性国家标准
五味子粗多糖对受照射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五味子粗多糖对受X射线照射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小鼠照射前胃肠道给予五味子粗多糖,照射后第3天将小鼠处死,测定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400mg/kg五味子粗多糖可明显提高受照小鼠肝组织SOD活性(P<0.05),降低肝组织MDA含量(P<0.05)。结论五味子粗多糖可减轻受照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对辐射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张静王彬孙晓玲刘丽波
关键词:五味子粗多糖脂质过氧化电离辐射肝脏
辐射对鼻咽癌放疗病人甲状腺功能的早期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辐射对鼻咽癌病人甲状腺功能的早期影响,观察其临床症状、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为放射性甲状腺损伤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从2006年2月-2008年2月,42例鼻咽癌放疗照射野包括颈部甲状腺的病人为第一组,40例照射野包括下丘脑-垂体但不包括甲状腺的病人为第二组,分别在放疗前、放疗开始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型T3(FT3)、游离型T4(FT4),观察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结果第一组病人在放疗前、放疗开始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中位TSH呈升高趋势,放疗开始后3个月、6个月高于放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检测点的中位FT3、FT4呈降低趋势,放疗开始后3个月、6个月低于放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病人各项指标未见趋势性变化和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在放疗开始后3个月、6个月,第一组病人TSH高于第二组,FT3、FT4低于第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未见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症状。结论辐射早期即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且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很难单独根据临床症状做出诊断,因此甲状腺功能的定期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王剑锋姜德福程光惠刘丽波刘大海龚守良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
遗传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人类5q33区域内LOC345614基因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91个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组成的核心家系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54110。结果rs154110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HRR)显示,rs154110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χ2=0.011,P>0.05);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显示,杂合父母传递给受累子女与非传递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05);该位点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被害妄想、自责自罪妄想及其他妄想密切相关。结论5q33LOC345614位点rs154110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但其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被害妄想、自责自罪妄想及其他妄想症状密切相关。
刘丽波鞠桂芝史杰萍于雅琴尉军
关键词:多态性单核苷酸基因频率
辐射诱导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x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MN-RET)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MN-PCE)的变化,为探索快速、高通量的辐射生物剂量计奠定基础。方法54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分别施予x射线全身照射,吸收剂量分别为0、0.5、1、2、4和5Gy。在照射后24、48和72h,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人工镜检的方法,观察外周血MN-RET和骨髓MN-PCE的变化。结果在0.5-5.0Gy范围内,3个时间点外周血MN-RET和骨髓MN-PCE均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剂量-效应曲线可拟合成直线回归方程(t=10.26-25.77,P〈0.05);外周血MN-RET和骨髓MN·PCE之间明显相关(r=0.986-0.996,P〈0.05)。结论FCM检测MN-RET有望成为快速、高通量的辐射生物剂量计或辅助诊断方法。
刘丽波张俭刘宇光倪冠英刘树铮
关键词:小鼠流式细胞术生物剂量计
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小鼠胸腺Egr-1和Egr-4基因表达水平的实时定量RT—PCR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小鼠胸腺Egr-1和Egr-4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小鼠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后4和24h,提取胸腺mRNA,以GAPDH作为内参基因,利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探讨Egr-1和Egr-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不同照射剂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计数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作为辐射生物剂量参照。结果Egr-1和Egr-4基因表达量在0.5~6Gy全身照射后4和24h均与照射剂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974,0.987,0.978,0.999,P〈0.01),其剂量效应曲线可拟合成线性平方方程。各剂量点Egr-1和Egr-4基因表达量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高度相关(r=0.866、0.947、0.983、0.835,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照射后4hEgr-4基因表达不仅剂量效应关系良好,且增幅最为明显,并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相平行。结论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Egr-4基因的早期表达有可能成为建立大批量、快速辐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的候选者。
武宁刘丽波张萱金顺子倪冠英刘宇光刘树铮
关键词:EGR-1辐射生物剂量计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