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
- 作品数:31 被引量:2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纤维细胞(Fb)向成骨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F11来源于成年新州兰大白兔,通过分离、纯化、培养而得到。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成骨诱导组和实验组。空白对照纰:常规培养液培养,不加入仃何诱导剂及干预因子;成骨诱导组:成骨诱导液为常规培养液中加入浓度为l×10^-8mol/L地塞米松、50mg/L维生素C、10mmol/Lβ-甘油磷酸钠;实验组:成骨诱导液中加入终浓度为50ng/mL的IGF-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F)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各组细胞培养后6d后的骨钙素含量,采用钙钴染色评价培养后2周的成骨能力。结果实验组细胞增殖较其他两组旺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和成骨诱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活性和骨钙素测定:实验组ALP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组ALP表达高于空门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钙化结节数量明显较其他两组多,成骨诱导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未见钙化结节。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口丁以促进Fb在成骨过徉中的增殖以及增加其成骨能力。
- 孙海钰张彬管涛刘亮王东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
- 血清25(OH)D3、IGF-1联合骨密度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骨密度(BMD)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OP)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7例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并分为OP组和非OP组,其中OP组40例,非OP组47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血清25(OH)D3、IGF-1及BMD的差异,并分析血清25(OH)D3、IGF-1与BMD(包括L 1~4 BMD、股骨颈BMD、全髋BMD)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绝经后妇女OP发生的影响因素及血清25(OH)D3、IGF-1联合BMD对绝经后妇女O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OP组相比,OP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绝经时间及血清钙、血清磷、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无显著差异(t=1.42、1.03、1.71、0.93、0.76、0.43、0.04,P=0.161、0.306、0.092、0.354、0.452、0.670、0.966),合并糖尿病比例显著增高(χ^(2)=4.37,P=0.037)。与非OP组相比,OP组血清25(OH)D3、IGF-1水平及L 1~4 BMD、股骨颈BMD、全髋BMD值显著降低(t=5.37、4.83、8.31、2.01、3.11,P<0.001、P<0.001、P<0.001、P=0.048、P=0.003)。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3、IGF-1与L 1~4 BMD、股骨颈BMD、全髋BMD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37、0.42、0.29、0.33、0.28、0.29,P<0.001、P<0.001、P=0.024、P=0.015、P=0.032、P=0.02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25(OH)D3、IGF-1、L 1~4 BMD是绝经后妇女O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7、0.019、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25(OH)D3、IGF-1、L 1~4 BMD及三者联合预测绝经后妇女O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64、0.752、0.957、0.985。结论:血清25(OH)D3、IGF-1及L 1~4 BMD均可作为绝经后妇女OP发生的预测指标,且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 李艳刘亮张芸黄瑞邵旭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密度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
- 老年股骨颈骨折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1
- 2016年
-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几率。并且对各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之间与股骨头坏死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138例65岁及以上的股骨颈骨折后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随访记录完整的116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患者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作为相关影响因素,并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116例平均年龄69.5(65-78)岁,平均随访11.5(5-24)个月。23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19.8%。对未发生股骨头坏死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82.3±3.5)分,(73-93)分。股骨头坏死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对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影响显著。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并未高于平均水平,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患者的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明显相关。
- 张雨刘亮栗树伟王东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折
- 某综合医院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对工作满意度调查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及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以达到分析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状况,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目的。同时提出提高该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 ...
- 刘亮
- 关键词: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医院管理医务工作者
- 依诺肝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过程及其分泌外泌体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研究依诺肝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过程及其分泌外泌体的影响。方法:提取4周龄雄性SD大鼠的BMSCs,对其表面抗原和多系分化潜能进行鉴定,诱导其向成骨方向分化。10 IU/mL依诺肝素处理BMSCs 14 d后,采用试剂盒法提取BMSCs分泌的外泌体,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检测外泌体CD63表达,茜素红染色分析BMSCs的成骨化,分别检测BMSCs及外泌体中成骨相关蛋白骨钙素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水平。结果:分离培养的BMSCs呈长梭形,形态均匀一致,高表达CD29和CD44,低表达CD34和CD45,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征;提取外泌体成椭圆形,直径30~80 nm,表达CD63。茜素红染色提示依诺肝素处理组矿化结节数较空白对照组低。依诺肝素处理组BMSCs骨钙素[(48.81±8.23)ng/mL]和BMP-2[(311.45±27.59)pg/mL]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80.43±10.74)ng/mL和(399.23±32.2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同BMSCs细胞数量来源的依诺肝素干预下的外泌体中骨钙素[(1.45±0.15)ng/mL]和BMP-2[(18.47±0.54)pg/mL]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1.00±0.12)ng/mL]和(9.07±0.3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诺肝素处理可以抑制BMSCs成骨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依诺肝素直接抑制BMSCs成骨相关蛋白骨钙素及BMP-2的表达以及间接通过诱导BMSCs中的骨钙素及BMP-2以外泌体形式排出从而进一步减少BMSCs成骨相关蛋白水平有关。
- 范伟李岩李春江栗树伟刘亮王斌王东孙海钰
- 关键词:依诺肝素骨髓细胞骨钙素成骨分化外泌体
-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新进展
- 2006年
- 刘亮王东孙海钰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生物学
- 以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组件的阴影为参照获得胫骨骨搬移对合端高信息量DR图像的摄片方法
- 2024年
- 目的评价以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组件的阴影作为参照的用以观察胫骨骨搬移对合端情况的DR摄片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接受胫骨骨搬移治疗的186例患者资料,根据对合端接触后的胫骨前后位DR图像摄片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114例,改良组(采用以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组件的阴影作为参照的DR摄片法)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摄片成功率、二次补摄成功率、2次摄片成功率。结果改良组患者首次摄片成功率79.2%(57/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5.6%(52/114),二次补摄成功率100%(15/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4.8%(34/62),2次摄片成功率100%(72/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4%(86/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组件的阴影作为参照的DR摄片方法可以帮助放射科医生提高此类摄片时成功率。
- 刘亮王栋李岩张泽张茹琦刘泽民刘少皇李福林李超张永红
- 关键词:伊利扎罗夫技术摄影术胫骨骨延长术
- 微创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在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接骨板固定(MIPPO)技术在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3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资料,男4例,女9例;年龄23~64岁,平均41.4岁;左侧5例,右侧8例;骨折Neer分型:ⅡA型8例,ⅡB型5例;均使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并应用MIPPO技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用Constant评分和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2个月(平均15.5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48—83min,平均60.9min;术中失血量为18~30mL,平均24.7mL;骨愈合时间为11~15周,平均13.3周;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感染、钢板断裂或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切口周围局部皮肤麻木,1年后症状消失。末次随访时患肩Constant评分为87~95分,平均93.2分;UCLA评分为28~34分,平均30.6分。患者对外观满意度为92.3%(12/13)。结论MIPPO技术应用于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且创伤小。
- 栗树伟刘亮王志强孙海钰向川王东
- 关键词:锁骨骨折骨板
- 高迁移率蛋白A2和环氧合酶2在骨肉瘤组织和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骨软骨瘤组织和骨肉瘤组织中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资料完整的77例骨肉瘤组织和24例骨软骨瘤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HMGA2和COX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骨肉瘤组织中HMGA2阳性表达率71.43%(55/77)、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HMGA2阳性表达率16.67%(4/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8,P<0.01),骨肉瘤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76.62%(59/77)、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33.33%(8/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5,P<0.01)。HMGA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恩内金分期(Eneeking分期)、软组织浸润、肺转移明显相关(χ^(2)=5.581、5.958、6.242,P<0.05);COX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Eneeking分期、肺转移明显相关(χ^(2)=5.391、5.437,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HMGA2和COX2阳性表达均显著升高,检测HMGA2和COX2有助于诊断骨肉瘤患者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
- 苏海鹏白左明李昕刘亮栗树伟
- 关键词:骨软骨瘤环氧合酶2骨肉瘤
- 不同浓度瘦素对乳鼠成骨细胞增殖及VEGF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瘦素对离体培养乳鼠颅骨成骨细胞的作用,探讨瘦素(Leptin)对成骨细胞增殖以及成骨细胞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为促进骨愈合过程中骨修复、再生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取新生24h乳鼠颅盖骨,经酶解消化后得到原代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鉴定。采用MTT法(噻唑蓝染色法)测定各组的OD值,观察瘦素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法测定瘦素作用成骨细胞后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经细胞鉴定后证实其系成骨细胞;经MTT法检测表明,瘦素作用24h后,各实验组OD值随瘦素浓度升高而增加;经RT-PCR法检测表明,VEGF mRNA可在乳鼠成骨细胞内稳定表达;半定量分析表明,不同瘦素剂量组间VEGF mRNA的表达量呈现一定规律,随着瘦素浓度的升高,VEGF 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瘦素可促进成骨细胞增值;VEGF mRNA在成骨细胞内稳定表达;瘦素可上调成骨细胞上VEGF mRNA的表达,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 贺晋栋王东孙海钰刘亮栗树伟
- 关键词:瘦素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增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