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刚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3篇基因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植株
  • 2篇植株再生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研究
  • 2篇风信子
  • 1篇玉米
  • 1篇愈伤组织分化
  • 1篇植物
  • 1篇沙蒿
  • 1篇水分
  • 1篇胎发
  • 1篇体细胞胚
  • 1篇体细胞胚发生
  • 1篇体细胞胚胎
  • 1篇体细胞胚胎发...
  • 1篇胚发生

机构

  • 5篇西北大学

作者

  • 5篇刘勇刚
  • 4篇徐子勤
  • 2篇郝建国
  • 2篇马洪军
  • 1篇贾敬芬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温度和水分对不同基因型小麦未成熟胚体细胞胚胎发生以及分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01年
对小麦未成熟胚盾片组织离体再生途径中 ,未成熟胚发育时期以及不同小麦品种的体细胞胚发生能力和体细胞胚的分化能力进行了研究。在所试的 1 4个小麦品种中 ,筛选出具有很强的体细胞胚发生能力和体细胞胚分化能力的 4个品种 :西农 1 376、盐 2号、85+1 - 3和宝丰 72 2 8。为进一步给小麦离体遗传操作打下基础 ,研究还对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通过低温手段解决了胚性愈伤组织随继代天数的延长体细胞胚分化能力快速降低的问题。同时研究还首次分析了干燥处理对小麦体细胞胚转换能力的影响 ,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小麦离体培养再生体系 ,而且该体系从接种未成熟胚到再生植株移至土壤只需 1 0~ 1 2周时间 。
刘勇刚徐子勤郝建国
关键词:小麦未成熟胚体细胞胚发生基因型温度水分
小麦等经济植物转基因研究
徐子勤贾敬芬郝建国马洪军刘勇刚
该课题构建出多个抗性基因表达载体,涉及抗真菌基因、抗除草剂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报告基因。通过基因枪技术得到59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大部分已产生第一代或第二代种子,分子生物学分析表明外源基因能够稳定遗传和表达。采用不同形态...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转基因
白沙蒿种皮胶质等因素对其植株再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00年
对白沙蒿原生质体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诱导 ,得到完整植株 .培养基中 6 BA的浓度是芽分化的关键因素 ,白沙蒿种皮胶质对芽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不同抗菌素对芽分化的作用不尽相同 ,其中头孢霉素可增加芽的分化 ,而卡那霉素则抑制芽的分化 .对白沙蒿种皮胶质进行定性、红外光谱和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表明它为纤维素类物质 ,并带有羧基和甲基 .图 4表 4参
徐子勤马洪军刘勇刚
关键词:白沙蒿植株再生抗旱性愈伤组织分化
风信子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被引量:17
2001年
以风信子鳞茎为外植体经灭菌后切成小块接入到风信子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MS1上得到了愈伤组织 ,这些愈伤组织在含 6BA,KT的 MS分化培养基 (MS2 )上分化得到了芽 ,并在同样的培养基上有少量的根分化出来。当芽移至生根培养基上时可生成大量健壮的根 ,从而得到完整植株。建立了风信子离体诱导再生植株的体系。使用的方法不需要进行低温处理 ,摆脱了因设备不足在组织培养生产中的限制。同时还对风信子的灭菌方法进行了研究 ,发现对风信子地下器官的表面灭菌应以 75%乙醇浸泡 5min后再以 1 5%新洁尔灭浸泡 1 0 min,剥叶后用 0 .1 %升汞浸泡 1 5min,无菌水清洗 5次效果最好。
刘勇刚徐子勤
关键词:风信子鳞茎植株再生愈伤组织培养基
小麦、玉米和风信子转基因研究
该文用基因枪对小麦未成熟胚生成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轰击,得到抗性愈伤组织,但在分化培养时公能分化出绿芽,未能得到转基因植株.用基因枪对玉米的未成熟胚进行轰击,得到抗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以风信子鳞茎为外植体,愈...
刘勇刚
关键词:小麦转基因玉米风信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