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安
- 作品数:10 被引量:30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玉米基因型与土壤氮素表观平衡被引量:5
- 2000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N累积量和土壤N素表观平衡。结果表明,3个施N水平处理下不同基因型玉米间的产量、N累积量均存在显著差异。N肥在土壤中的表观残留率平均值由施N112.5kg/hm^2水平(Ⅰ)下的36.74%升至施N168.75kg/hm^2水平(Ⅱ)下的40.79%和施N225kg/hm^2水平(Ⅲ)下的48.36%。应用N累积量较高的玉米基因型可显著减少施用N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
- 刘建安米国华张福锁
- 关键词:玉米基因型
- 玉米自交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
- <正> 玉米生产中氮肥的过量施用,不但导致氮肥利用率下降,生产成本提高,而且还会造 成地下水污染,氮高效品种的选育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自交系是生产杂交种的基础,因此对现有自交系和地方品种,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评价,...
- 陈范骏米国华刘建安崔振岭刘向生张福锁
- 文献传递
- 玉米杂交种的氮农学效率及其构成因素剖析被引量:71
- 1998年
- 选择我国近十几年来育成的38个杂交种(组合),在高氮(N225kg/hm^2)、低氮(N112.5kg/hm^2)两个水平下,研究了它们的氮农学效率(产量/施氮量)表现,并探讨了氮素吸收与利用在氮效率中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氮农学效率、氮吸收效率及氮利用效率在玉米品种(组合)间表现出明显差异。在低氮水平下,供试材料的平均氮农学效率为47.37kg/kg,变幅为15.68~74.95kg/kg。在高氮水平下,供试材料的平均氮农学效率为33.13kg/kg,变幅为10.67~45.37kg/kg。通径分析表明,氮素吸收与利用对于氯农学效率的形成均有直接作用,然而,在低氮条件下,氰吸收效率的作用要明显大小氮利用效率(通径系数分别为0.9347和0.6104),在高氮条件下,则二者的作用相近(通径系数分别为0.8609和0.7499)。
- 米国华刘建安张福锁
- 关键词:玉米氮利用效率
- 玉米氮效率基因型差异及遗传分析
- 从中国北京地区玉米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杂交种入手,该文在田间深入研究了两个施氮水平下产量、氮累积量、氮效率及其构成因素的基因型差异,并从80个常规育种材料中选择7个玉米自交系作双列杂交遗传分析,筛选优良亲本和氮高效杂交组合,...
- 刘建安
- 关键词:玉米氮效率基因型差异
- 文献传递
- 玉米杂交种氮效率基因型差异被引量:96
- 2002年
- 利用北京地区推广的 8个主要玉米杂交种 ,在不施N和施N条件下研究了产量、N累积量及N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 ,在不施N和施N条件下 ,不同品种之间产量的变异幅度分别为 6 2 %、5 7% ;N累积总量的变异幅度则分别为 5 5 %、48%。其中以农大 10 8的产量和N累积总量最高 ,中单 12 0和中单 2号最低。随施N量增加 ,吸收效率和N效率显著下降 ,利用效率则变化不大。在 2个施N水平下 。
- 刘建安米国华陈范骏张福锁
-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氮效率基因型差异
- 玉米氮效率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58
- 2003年
- 在筛选氮高效自交系工作的基础上 ,利用NC Ⅱ设计 ,在两个氮水平下 (2 0 0kg·ha-1和不施氮 ) ,对 18个自交系配合力作出评价。结果表明 ,高氮条件下 ,氮效率受非加性效应控制 ,对氮高效育种有价值的自交系有2 199+ 、河农 7、河农 11;而在低氮条件下 ,氮效率受加性效应控制 ,792 2、2 199+ 、河农 7、河农 9、115 4在耐低氮育种中利用价值较高。在两个氮水平下 ,组合F1代产量与配合力总效应呈极显著正相关。氮吸收效率的遗传力大于氮利用效率。
- 陈范骏米国华刘向生刘建安王艳张福锁
- 关键词:玉米配合力遗传力
- 玉米杂交种氮营养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 大田条件下,选择华北地区十几年来育成和正在选育的38个玉米杂交种或组合,在低氮(112.5kg/hm<'2>)和高氮(225kg/hm<'2>)三个施氮水平下研究了不同玉米基因型之间的产量、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累积量和氮效...
- 刘建安
- 关键词:玉米氮效率基因型差异
- 玉米氮效率生理生化基础及遗传改良进展被引量:14
- 1997年
- 近20多年来,基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国际上对玉米氮素营养效率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及遗传改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初步用于育种实践。本文对这一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米国华刘建安张福锁
- 关键词:玉米氮效率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