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强

作品数:38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财政育种工程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8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农业
  • 9篇农业科技
  • 8篇猕猴桃
  • 7篇桃产业
  • 7篇猕猴桃产业
  • 6篇农业科技成果
  • 3篇农民
  • 3篇现代农业
  • 3篇乡村
  • 3篇SWOT分析
  • 2篇都市型
  • 2篇都市型现代农...
  • 2篇实证
  • 2篇农业发展
  • 2篇区域农业
  • 2篇粮食安全
  • 2篇竞争力
  • 2篇科技成果转化
  • 2篇科技成果转化...
  • 2篇扶贫

机构

  • 36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共凉山州委
  • 1篇四川省自然资...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36篇刘强
  • 11篇李晓
  • 9篇刘宗敏
  • 8篇胡旭
  • 5篇郭耀辉
  • 5篇陈春燕
  • 5篇何鹏
  • 5篇唐莎
  • 3篇林正雨
  • 2篇曹艳
  • 2篇彭迎
  • 2篇曾鸣
  • 2篇熊鹰
  • 2篇胡亮
  • 2篇蔡臣
  • 2篇赵剑
  • 1篇古稳
  • 1篇景晓卫
  • 1篇邓怀国
  • 1篇万颜萍

传媒

  • 14篇四川农业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农业图书情报...
  • 1篇中国食品
  • 1篇农业展望
  • 1篇农业经济与管...
  • 1篇农学学报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猕猴桃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李晓王永志郭耀辉刘强林正雨胡旭刘远利何鹏李明章
1、研究目的: 中国猕猴桃资源十分丰富,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四川是全球最早商业化种植红肉猕猴桃的地区。猕猴桃产业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龙门山脉、成都平原及乌蒙山区,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攻坚意义重大。针对...
关键词:
关键词:猕猴桃品种育种
对构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和建议被引量:2
2021年
我国正处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阶段,研究和制定科学、客观、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价值评价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从总体目标、总体框架和指标遴选等环节提出了构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建议。
胡亮曹艳刘强胡旭刘远利景晓卫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
科技支撑农民组织化的调查分析——基于四川省内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
2011年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主要区别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上。201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8%,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们仍然应该清醒的看到,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其原因不仅仅是科研实力和科技人员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农业科技接受主体自身的不足。
刘强曲波
关键词:组织化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传统农业农民科技创新能力
新常态下四川农业科技扶贫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16年
以四川省为例,结合该省农业科技扶贫的现状,提出了新形势下四川农业科技扶贫机制的总体框架,并针对农业科技扶贫管理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万颜萍刘强
关键词:农业科技扶贫机制
新形势下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机制的对策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文章以四川省开展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为例,阐述了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的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机制的对策,以期为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刘强刘宗敏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生态农业发展困境分析
2014年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然受到很多制约,其原因有多种多样。本研究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即生态农业自身的公共品属性和正外部性。由于对生态农业的公共品属性和正外部性的认识不足,导致生态农业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供给有限。并提出了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瓶颈、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的制度性建议。
刘强李晓
关键词:生态农业福利经济学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乡村发展综合评价——以国家贫困县四川省马边县为例被引量:15
2019年
本研究根据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建立5个准则层,结合贫困山区实际筛选出20个反映乡村发展水平的指标,以四川省贫困县马边县为案例,综合德尔菲法(Delphi)及主层次分析法(AHP)评价分析马边县乡村发展指数及障碍度。根据乡村发展指数将马边县20个乡镇分为3个梯队,比较分析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同时根据障碍度分析,得出影响马边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依次为生态适宜性(45%)>产业发展水平(34.3%)>生活水平(10.7%)>乡村治理(5.1%)>乡风文明(4.9%)。建议:(1)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乡村;(2)选好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3)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升乡风文明水平;(4)激活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郭耀辉李晓何鹏胡旭刘强
关键词:贫困山区障碍度
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2022年
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是保障国家粮食数量和质量双安全的现实需要。四川集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人口大省于一体,推动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2010—2018年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进一步识别四川省各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逐年稳步提升,4个分项指数中,农民收入指数增长最为明显,依次分别是产出效益指数、资源利用指数和产地环境指数;农业绿色发展处于中高水平的地区在资源利用、产出效益、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优势,农业绿色发展处于偏低水平的地区虽然产地环境优势突出,但在资源利用、产出效益、农民收入方面均比较落后。基于此,四川省各粮食主产县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着力弥补农业绿色发展短板,农业绿色发展处于中高水平的地区应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处于偏低水平的地区应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动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
熊鹰刘强胡旭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在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科技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对"十五"期间全国14个省级农业科学院的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刘宗敏刘强唐莎李晓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科技竞争力
农民合作社社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意愿分析——基于四川省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被引量:5
2011年
近年来,农业科技对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科研实力不够和科技人员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农业科技需求者与提供者对接的不足。因此,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状况,并引导社员农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对于提高农民学习、采纳和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农民在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的劳动主力军作用,进而提高农业科技对农民组织化的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强母培松刘宗敏唐莎彭迎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民社员科技成果转化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