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忠超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核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电子顺磁共振
  • 5篇顺磁共振
  • 3篇血清白蛋白
  • 3篇指甲
  • 3篇自旋
  • 3篇自由基
  • 3篇剂量学
  • 2篇电子自旋
  • 2篇信号
  • 2篇直结肠
  • 2篇直结肠癌
  • 2篇肿瘤
  • 2篇稳定性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肠癌
  • 1篇氮氧自由基
  • 1篇蛋白结构
  • 1篇碘-125
  • 1篇电离辐射

机构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刘忠超
  • 11篇焦玲
  • 10篇张文艺
  • 7篇崔松野
  • 5篇屈喜梅
  • 3篇张海英
  • 3篇王亮
  • 2篇王丽琴
  • 2篇张海英
  • 2篇王亮
  • 2篇王丽琴
  • 1篇王慧星
  • 1篇阮书洲
  • 1篇丁艳秋
  • 1篇樊赛军
  • 1篇冯鑫
  • 1篇冯鑫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辐射研究与辐...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辐射防护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核技术

年份

  • 5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旋探针标记的血清白蛋白电子顺磁共振波谱诊断直结肠癌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直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直结肠癌发病率和致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 ...
刘忠超
关键词:电子顺磁共振直结肠癌
文献传递
放射性粒子源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防护被引量:3
2013年
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新型放射性核素研制成功、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和精确定位固定系统的保证,放射性粒子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得到迅猛发展。研究表明,放射性粒子源的种类、治疗计划、临床适应证等因素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粒子源植入治疗的过程中以及术后,医患双方及其周围环境的辐射防护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该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刘忠超张文艺屈喜梅王丽琴崔松野冯鑫焦玲
关键词:肿瘤
^125Ⅰ粒子植入组织间照射对大鼠背根神经节影响的组织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源照射对SD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把体重150~180g的12只成年雄性SD大鼠用随机表法等分成6组;在1-6组大鼠的第5腰背根神经节周围分别植入0(钛质空壳作为健康对照组)、14.8、18.5、22.2、25.9和29.6MBq的^125Ⅰ粒子源,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在植入后不同时期,将大鼠分批处死,用OlympusBX51生物光学显微镜观察植入不同活度粒子、照射不同时间后,神经节及周围肌肉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估算背根神经节受到的剂量。结果^125Ⅰ粒子源植入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没有受到影响,7d后体重自然增长。光学显微镜结果显示,钛质空壳植入后引起个别神经节细胞轻度水肿,但核仁清晰,细胞质正常。18.5MBq的^125Ⅰ粒子源植入30d后,与植入14d相比,细胞肿胀更明显,还出现了脱水核固缩、核碎裂现象。29.6MBq的粒子源植入60d后大量细胞核消失、细胞核溶解、细胞质失水皱缩。同时,活度越大,粒子植入时间越长,神经节周围的肌肉组织纤维化越显著。结论受到^125Ⅰ粒子源的照射后,背根神经节及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与照射强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植入^125Ⅰ粒子源可能对各种难治性疼痛产生一定的镇痛作用。
张文艺王慧星丁艳秋屈喜梅王丽琴刘忠超崔松野焦玲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组织形态学
血清白蛋白电子顺磁共振波谱诊断直结肠癌被引量:1
2014年
直结肠癌是世界第二大癌症,致死率也位居第二位。临床分期往往决定了直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早期阶段确诊的患者往往预后良好[1]。电子顺磁共振谱仪(EPR)可以测定血浆蛋白的功能特性,以HSA 为例,采用具有稳定自由基结构(如氮氧自由基,doxyl)的长链脂肪酸作为人工引入的自由基,然后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经过 EPR 检测该自由基并分析这些自旋标记的脂肪酸与白蛋白的结合能力改变,同时监测血清白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2,3]。
刘忠超张文艺王亮张海英焦玲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直结肠癌氮氧自由基蛋白结构
辐射引起的电子自旋共振信号在回顾剂量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辐射可以激发某些材料以及生物样品产生自由基,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仪可以检测到这些自由基信号,而信号的强度与受到电离辐射的剂量相关.利用牙齿的ESR波谱估算核事故的辐射剂量是一种经典的方法.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了指(趾)甲、头发、手机屏幕等易获取材料的ESR波谱与辐射剂量的关系.该文从这些材料的背景信号、剂量学的线性关系、探测下限以及信号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核事故的剂量估算提供更好的依据.
刘忠超张文艺焦玲
关键词:自由基电离辐射
基于辐照后指甲电子顺磁共振谱线的剂量重建被引量:8
2013年
为可能受到辐照的大量人群提供有效的分流医治,本实验收集30例健康人指甲,将采集的样品先用蒸馏水浸泡10 min,消除指甲剪切时产生的机械信号(MIS),之后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研究受辐照后指甲产生的电子顺磁共振(EPR)信号强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指甲样品照射后产生的信号强度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符合一次线性方程,方程的斜率服从正态分布(p<0.5)。所以指甲用于核事故发生后的快速剂量重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测量大于3 Gy的吸收剂量。
屈喜梅刘忠超张文艺王亮张海英焦玲
关键词:电子顺磁共振指甲
指甲的电子顺磁共振信号及其剂量学性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X射线、γ射线照射后,指甲内产生新的自由基团,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可以检测到指甲中自由基团的信号,形成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本文主要对指甲的EPR信号组成,获取辐射诱导信号的方法、信号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讨。
王亮张海英张文艺刘忠超崔松野焦玲
关键词:指甲稳定性
电子顺磁共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电子顺磁共振技术从被发现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由于它可以直接对自由基进行检测,现已应用到各种研究领域,推动着生物医学事业的发展。该文主要概述了现阶段电子顺磁共振所研究的生物组织内的各种自由基,以及白旋标记、电子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屈喜梅王丽琴张文艺刘忠超崔松野冯鑫焦玲
关键词:生物医学研究自由基
碘-125粒子源径向与轴向剂量分布的实验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碘-125粒子源轴向与径向的剂量学特性,为粒子源植入治疗管腔癌症提供实验数据。用LiF(Mg,Cu,P)热释光(Thermoluminescent,TL)方片、颗粒和玻璃管三种探测元件,模拟测量碘-125粒子源的剂量分布。I-125粒子源不同角度的径向剂量各向异性;其轴向剂量分布的分散性接近15%,说明钛管内的渗碘银棒可能偏离了中心轴向。进行碘-125粒子源植入治疗时,研究粒子源的剂量学参数及其排列方式对治疗效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张文艺刘忠超阮书州樊赛军焦玲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
血清白蛋白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诊断医学有明显的进展。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增进了人们对疾病的了解。这些领域揭示了各种疾病过程中蛋白质序列的显著性差异。检测在某些疾病中特定表达的蛋白质可以作为诊断或预后评价的指标。另外,通过检测与蛋白质相关的配体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可以作为诊断或预后评价的方法。电子自旋共振(EPR)能够检测经过自旋标记的白蛋白与其他配体结合后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文介绍了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标记技术的原理以及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刘忠超张文艺王亮张海英崔松野阮书洲焦玲
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肿瘤诊断血清白蛋白波谱疾病过程预后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