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星
- 作品数:107 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用高分子材料制备人工玻璃体方法的初探
- 刘新星谢小莉童真
-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人工玻璃体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 文献传递
- 高强度、温度敏感的聚合物-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和导电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高强度和温度敏感的聚合物-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和导电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锂藻土分散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中,先搅拌,再超声,得到均匀分散液;然后加入<I>N</I>-异丙基丙烯酰胺...
- 童真张恩重王涛孙尉翔刘新星
- α-PSMA共聚物与PMMA共混物的相容性被引量:2
- 1992年
- 用浊点测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微差扫描热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交替共聚物(α-PSMA)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相容性。结果表明:α-PSMA共聚物与PMMA共混物在共混比7/93~30/70范围内相容性得到改善,其原因是由于α-PSMA与PMMA之间存在特殊的相互作用。
- 游长江雷文学魏秀萍刘新星
- 关键词:相容性聚丙烯酸酯
- 钙-海藻酸水溶液凝胶化转变的临界行为
- <正>凝胶化(gelation)是指体系从分子分散状态向形成贯穿整个体系的无限大三维网络转变的过程。由于大分子网络交联方式的多样性,使得高分子凝胶化过程非常复杂,实验研究远远落后于理论研究。本工作利用动态粘弹谱跟踪了钙-...
- 鲁路刘新星童真
- 关键词:凝胶化
- 文献传递
- 酚醛环氧丙烯酸光敏树脂的合成及应用被引量:7
- 2009年
- 以两种不同软化点的酚醛环氧树脂F-51、JF-41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两种酚醛环氧丙烯酸酯,并进一步用马来酸酐改性制备了能用稀碱显影的光敏树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用合成的光敏树脂制成光成像阻焊油墨,经丝网印刷后,紫外光固化40 s,显影性良好,140℃固化30 min,膜硬度≥4H,附着力1级,耐溶剂性好,热分解温度≥300℃。
- 高明邓光万任碧野刘新星童真曾幸荣
- 关键词: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光敏树脂马来酸酐
- 难溶性药物在P(AA-co-PEGLA)凝胶中的装载及控释研究
- 将自制两亲性聚乙二醇单体(PEGLA)与丙烯酸(AA)在水相中通过UV引发聚合,制备了新型pH敏感性凝胶P(AA-co-PEGLA)。以难溶性药物萘普生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药物在凝胶中的装载及控释行为。结果表明:当凝胶中P...
- 马静刘新星童真
- 关键词:萘普生载药量控释
- 文献传递
- 荧光光谱跟踪结冷胶水溶液的溶液-凝胶转变被引量:3
- 2010年
- 将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标记在结冷胶分子链,用荧光光谱跟踪了结冷胶水溶液凝胶化过程中FITC荧光强度和各向异性比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结冷胶的凝胶化转变中,FITC的荧光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在某一温度荧光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比对温度的曲线出现了明显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温度低于流变温度扫描曲线中G′=G″的温度.利用荧光的方法确定物理交联体系的关于重均聚合度和凝胶分数的相关临界指数γ和β.γ和β不符合Flory-Stockmayer和逾渗模型的预测.
- 戴琳刘新星王学群童真
- 关键词:结冷胶荧光光谱
- 快速温度响应和高力学性能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温度响应和高力学性能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机纳米粒子锂藻土和单体<I>N</I>-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分散于水中,搅拌均匀后除氧加入引发剂;将上述反应液装入模具中并密封,并迅...
- 童真郑树典王涛刘新星
- 文献传递
- 具有生物相容性和温敏性的半互穿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具有生物相容性和温敏性的半互穿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为将锂藻土分散于水中,搅拌得到均匀透明的分散液,再依次加入生物相容性海藻酸或海藻酸盐、<I>N</I>-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搅拌均匀后...
- 童真王涛刘丹刘新星王朝阳
- 文献传递
- 磺酸基共聚凝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胀特性被引量:5
- 1997年
-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HP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合成了带磺酸基团的共聚强电解质凝胶,在纯水、乙醇、二甲基亚砜以及乙醇\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进行了溶胀实验。随凝胶中AMPS摩尔分数增加,凝胶在纯水、乙醇、二甲基亚砜中的溶胀比均增大;对同一凝胶试样,当乙醇\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四氢呋喃浓度增加则溶胀比减小;当BIS用量由1.5mol%增加至3mol%时,溶胀比显著减小。结果表明,静电相互作用与交联密度是强电解质凝胶在有机溶剂中溶胀行为的决定因素。
- 刘新星易玉华曾钫古菊童真
- 关键词:凝胶磺酸基共聚有机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