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树柏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蛋白
  • 5篇晶状体
  • 5篇晶状体蛋白
  • 4篇三叶因子
  • 4篇细胞
  • 3篇大蹼铃蟾
  • 3篇肿瘤
  • 3篇肿瘤细胞
  • 2篇蛋白酶
  • 2篇蛋白酶抑制
  • 2篇蛋白酶抑制剂
  • 2篇眼镜王蛇毒
  • 2篇胰蛋白酶
  • 2篇胰凝乳蛋白酶
  • 2篇抑制剂
  • 2篇制法
  • 2篇制剂
  • 2篇蛇毒
  • 2篇细胞生物
  • 2篇细胞生物活性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昆明医学院第...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刘树柏
  • 8篇何英英
  • 8篇张云
  • 6篇李文辉
  • 4篇钱金桥
  • 1篇焦红青
  • 1篇李春林
  • 1篇韩志泉

传媒

  • 4篇Zoolog...
  • 1篇生物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0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蹼铃蟾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和基因及制法及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蹼铃蟾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和基因及制法及用途。其天然表观分子量为72kDa,由α亚基和β亚基按αβ<Sub>2</Sub>的分子形式以非共价键连接而成,为一类新的ATPase和GT...
张云刘树柏何英英李文辉
文献传递
简简变形虫的培养
2001年
韩志泉李春林焦红青刘树柏
关键词:原生动物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诱导兔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的持续收缩效应(英文)被引量:3
2008年
脊椎动物中,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但是功能知之甚少。三叶因子在创伤修复与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βγ-CAT)是一个从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的一类全新的蛋白复合物。研究表明,βγ-CAT能够诱导离体的兔胸主动脉产生快速而持续的收缩,结合药理学抑制剂,细胞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荧光原位组化,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βγ-CAT诱导兔胸主动脉产生的收缩效应为剂量依赖(2—35nmol/L)和内皮依赖(P<0.01)。在βγ-CAT(25nmol/L)处理的主动脉环的内皮细胞层检测到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同时,βγ-CAT能够诱导原代培养的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快速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βγ-CAT(25nmol/L)分别处理5和30min,RAEC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分别为(34.17±5.10)pg/mL和(98.01±4.67)pg/mL(P<0.01)。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在βγ-CAT诱导兔胸主动脉产生的收缩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刘树柏何英英钱金桥张云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三叶因子
电镜分析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在人红细胞膜上的孔道形成效应被引量:3
2008年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non-lens βγ-crystallin and trefoil factor complex,βγ-CAT)是一个从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的天然分子量为72kDa的全新的蛋白复合物。本研究测定了βγ-CAT处理红细胞后引起细胞内钾离子外流与溶血效应的时效曲线,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βγ-CAT处理红细胞引起的早期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βγ-CAT(3nmol/L)37℃处理红细胞5min,(93.31±5.89)%的细胞内钾离子迅速外流(P<0.01),相应溶解率为(13.12±1.92)%(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红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体积增加,肿胀。少数红细胞表面向外形成棘状异常突起,部分肿胀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通过棘状突起缺口向细胞外喷射血红蛋白。表明βγ-CAT通过在红细胞膜上形成孔道使细胞内钾离子迅速外流导致红细胞内渗透压改变而溶血。其结果为理解βγ-CAT的溶血机制提供了直接的形态学证据。
刘树柏何英英钱金桥张云
关键词:三叶因子扫描电子显微镜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的细胞核转运及其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βγ-CAT)是从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的分子量为72kDa的天然蛋白复合物。本研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分析βγ-CAT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的细胞核转运机制,以及βγ-CAT对多株肿瘤细胞(HCT116,HT29,A375,Hela,THP-1等)的细胞毒效应。结果表明:βγ-CAT的α亚基中含有典型的GTP/ATPase的保守结构模体Walker A和Walker B,体外检测到βγ-CAT具有GTP/ATP水解酶和GTP/ATP结合活性。在细胞核转运过程中,βγ-CAT的α亚基和β亚基参与形成约150kDa含有泛素化修饰信号的大分子复合物,且泛素化修饰信号和βγ-CAT的α亚基和β亚基共定位于细胞内和融合于细胞核区域的转运囊泡小体中。βγ-CAT能够选择性的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脱落和发生凋亡。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βγ-CAT的细胞核转运和调节细胞功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思路和线索。
何英英刘树柏钱金桥李文辉张云
关键词:三叶因子泛素化修饰
眼镜王蛇毒蛋白酶抑制剂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眼镜王蛇毒蛋白酶抑制剂及其衍生物,与其它天然来源小分子量蛋白酶抑制剂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基因表达产量高、活性特殊的有益特点。本发明眼镜王蛇毒蛋白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可以是从蛇毒粗毒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也可以通过基因...
李文辉张云何英英刘树柏
文献传递
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分泌物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复合物结构和功能研究
在脊椎动物中,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广泛的在各种组织中表达,然而对于其功能和详细的分子作用机制知之甚少!关于三叶因子作为胃黏膜修复启动者,关于其在肿瘤发生,创伤修复的详细的分子机制目前还很不清楚。从大蹼铃蟾皮肤分泌中分...
刘树柏
关键词:三叶因子寡聚体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分子作用机制多克隆抗体
大蹼铃蟾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和基因及制法及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蹼铃蟾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和基因及制法及用途。其天然表观分子量为72kDa,由α亚基和β亚基按αβ<Sub>2</Sub>的分子形式以非共价键连接而成,为一类新的ATPase和GT...
张云刘树柏何英英李文辉
文献传递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βγ-晶状体蛋白是主要分布于脊椎动物眼睛晶状体内的水溶性结构蛋白。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从微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都有过报道。微生物中发现的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主要作为环境胁迫应急蛋白,在恶劣环境中发挥对细菌的自我保护作用,如ProteinS。在哺乳动物中,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被推测能够参与胚胎的皮肤发育与分化调节,具有肿瘤抑制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黑色素瘤缺失蛋白。但是,对于它们的生化特性、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知之甚少。本文从蛋白结构、基因起源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简要介绍目前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的相关研究进展。
刘树柏何英英钱金桥李文辉张云
眼镜王蛇毒蛋白酶抑制剂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眼镜王蛇毒蛋白酶抑制剂及其衍生物,与其它天然来源小分子量蛋白酶抑制剂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基因表达产量高、活性特殊的有益特点。本发明眼镜王蛇毒蛋白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可以是从蛇毒粗毒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也可以通过基因...
李文辉张云何英英刘树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