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华

作品数:38 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抗体
  • 7篇嵌合
  • 7篇嵌合抗体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5篇淋巴
  • 4篇生物学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心肌
  • 3篇人乳
  • 3篇人乳腺癌
  • 3篇人-鼠嵌合抗...
  • 3篇肿瘤
  • 3篇转染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淋巴瘤

机构

  • 24篇杭州师范大学...
  • 1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1篇苏州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安徽省医学科...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杭州中翰金诺...

作者

  • 38篇刘玉华
  • 13篇潘峰
  • 11篇陈兆军
  • 10篇洪理泉
  • 10篇邱玉华
  • 9篇张腊红
  • 9篇孙杰
  • 7篇陈明心
  • 6篇胡玲玲
  • 6篇王艳茹
  • 6篇袁园
  • 5篇郑小银
  • 5篇陈永井
  • 5篇李祥云
  • 4篇陈昌友
  • 4篇楼洪萍
  • 4篇黄玲玲
  • 4篇郭静雅
  • 4篇徐耀瑜
  • 3篇程钢

传媒

  • 11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检人群糖链抗原19-9轻度升高与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CA19-9升高与胃功能指标G-17、PGⅠ、PGⅡ、PGⅠ/PGⅡ及HP-Ab的关系,以期找到原因,及时诊治。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G-17、PGⅠ、PGⅡ;ELⅠSA法检测HP-Ab;CA19-9组与胃功能指标组别间关系采用相关分析;CA19-9正常组与升高组对应的胃功能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CA19-9正常组与升高组对应的HP-Ab的阳性率。结果 CA19-9升高组与PGⅠ/PGⅡ的比值显著相关(r=0.255,P <0.05),与其余指标无相关关系;仅当CA19-9> 100 U/ml时对应的胃功能指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19-9升高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HP-Ab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检人群中CA19-9升高,尤其是> 100 U/ml时需进一步关注胃功能指标的变化。
樊德利袁园谢小娟王燕郑小银刘玉华
关键词:糖链抗原19-9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抗体
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6和PD的原核表达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6和PD,获高纯度的抗原用于抗体制备,为其MAP候选疫苗的研究作前期探索.方法:抽提流感嗜血杆菌标准株a,b,c,d,e,f和不定型菌株DNA,PCR扩增外膜蛋白P6和PD基因p...
华春珍吴光声洪理泉刘玉华王晓芳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原核表达
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系MCF-7/ADM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系MCF-7/ADM,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评价。方法以阿霉素(ADM)为诱导药物,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诱导对象,采用低浓度持续加量诱导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系MCF-7/ADM,MTT法比较细胞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改变,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细胞生化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建成的MCF-7/ADM耐药细胞株,耐阿霉素指数为9.1,撤药培养60 d后耐药指数仍维持在7.0以上,耐药性稳定,耐药细胞株撤药培养倍增时间较亲本细胞明显缩短,平板集落数目、集落的体积与MCF-7亲代敏感细胞比较差异明显(P<0.01);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分析显示耐药细胞中,HER-2、ALDH1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亲代细胞MCF-7(P<0.05),ER蛋白的表达较亲代细胞明显丢失(P<0.05)。结论建立的MCF-7/ADM模型具有耐药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体外独立生长和自我增殖的能力明显增强,去分化趋势明显,对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恶性程度显著增高。
潘峰洪理泉陈兆军刘玉华
关键词:乳腺癌MCF-7ADM耐药
CD80鼠-人嵌合抗体的CHO细胞表达及体外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CHO细胞表达抗人CD80鼠-人嵌合抗体ch4E5,并研究其在体外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转导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含有嵌合重、轻链基因的表达载体pIRES/ch4E5;表达载体先转染293T细胞,FCM检测到ch4E5抗体的瞬时表达后,表达载体再转染CHO细胞,构建稳定表达细胞株CHO-ch4E5;ProteinG亲和层析法从CHO-ch4E5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中纯化ch4E5抗体,FCM检测ch4E5抗体对膜型CD80的识别;以丝裂霉素处理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为刺激细胞,以异体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为反应细胞,用MTT法分析ch4E5抗体的阻断作用。结果:ch4E5抗体在293T细胞的瞬时表达于48小时达到高峰,上清与L929-B7-1细胞结合率为96.0%;CHO-ch4E5细胞持续表达ch4E5抗体,其培养上清与L929-B7-1细胞结合率为95.7%;3天培养上清中,ch4E5抗体的产率约为5.56mg/L;ch4E5抗体和L929-B7-1、Daudi、Sub-T细胞结合率分别为94.1%、25.7%、23.5%;ch4E5抗体可以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转导,抑制异体PBLs的体外增殖。结论:在CHO细胞中成功表达了抗人CD80鼠-人嵌合抗体ch4E5,在体外该嵌合抗体具有亲本抗体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的生物学活性。
徐耀瑜胡玲玲陈永井程钢罗先富孙杰刘玉华王艳茹陈明心邱玉华
关键词:CD80嵌合抗体阻断作用
人乳腺癌多耐药细胞株中ALDH1,P-gp及CD44v6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人乳腺癌亲代敏感株MCF-7和多耐药细胞株MCF-7/A中ALDH1,P-gp及CD44v6的表达差异,探讨多耐药与侵袭转移作用机制。方法:以阿霉素低浓度加量持续诱导法,建立人乳腺癌多耐药细胞模型株MCF-7/A,用ALDEFLUOR分析法检测乳腺癌干细胞功能性标志物ALDH1阳性细胞在亲代敏感株MCF-7与多耐药细胞株MCF-7/A中所占比例,Transwell侵袭实验论证乳腺癌胞耐药是否伴随相应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荧光定量PCR分析亲代敏感株MCF-7与多耐药细胞株MCF-7/A中MDR1(P-gp)和CD44V6的表达变化。结果:耐药细胞株MCF-7/A较亲代敏感株ALDH1阳性细胞比例数明显增高;耐药细胞株MCF-7/A穿膜细胞数明显多于敏感细胞株MCF-7;耐药细胞株MCF-7/A中P-gp和CD44v6表达均明显高于亲代敏感细胞株。结论:乳腺癌的多耐药不仅包含获得性耐药细胞比例增加,同时伴有肿瘤干细胞的富集造成的内在性耐药增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伴有侵袭能力增强。
洪理泉柯卫锋潘峰陈兆军刘玉华
关键词:乳腺癌多耐药
两种方法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定量结果的比对分析及联合定性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比评价POCT法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cTnI的检测效能和可靠性,并探讨POCT法Myo、CK-MB和cTnI三项联合定性检测对AMI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60例患者,采用POCT法和化学发光法对cTnI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42例早期入院病人在不同时点进行三项联合检测,比较敏感性。结果:在cTnI阴性和高浓度时,仅化学发光法能检测;在低和中浓度时两种方法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关性很强;三项联合定性检测中Myo升高时间最快,敏感性高。结论:POCT法快速简便,适于快速诊断;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准确性好,适于确诊和监测。
黄玲玲李祥云潘峰刘玉华楼洪萍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法
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的建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评价,为后续乳腺癌多药耐药机制研究提供一株较理想的细胞模型。方法以阿霉素(ADM)为诱导药物,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诱导对象。采用ADM低浓度持续加量诱导方法,建立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比较两组细胞形态变化和倍增时间。MTT法测定细胞耐药倍数及多药耐药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DR1、MMP-2、CD44v6mRNA表达水平。结果建成的MCF-7/A耐药细胞株,耐ADM指数为74,撤药培养60d后耐药指数仍维持在50以上,耐药性稳定,并与多种化疗药物有交叉耐药性,MCF-7/A耐药细胞株撤药培养倍增时间较亲本细胞明显缩短,MDR1、MMP-2、CD44v6mRNA表达水平较亲本细胞均有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建立的MCF-7/A模型具有多药耐药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可用于乳腺癌多药耐药及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
洪理泉柯卫锋潘峰陈兆军刘玉华
关键词:乳腺癌阿霉素多药耐药
髓源抑制性细胞在复发性自然流产中的作用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否在维持正常母胎免疫耐受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及与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发病有关。方法收集25~35岁非妊娠健康志愿者、正常孕妇、RSA病例各20例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正常孕妇12、24、36孕周外周血MDSCs的数量变化;比较非妊娠、正常妊娠及RSA妇女外周血MDSCs的数量差异;利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妊娠与RSA病例Arg-1的表达水平;磁珠分选CD8*T细胞,经3H胸腺嘧啶掺入法检测正常孕妇及RSA病例MDSCs对CD8*T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随着正常孕程进展,MDSCs数量比例增多,且不同孕周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12周与孕24周比较(P=0.0442),孕24周与孕36周比较(P=0.0233),孕12周与孕36周比较(P=0.0017)。健康非妊娠妇女外周血中MDSCs的比例较低[(0.937±0.127)%],正常妊娠时其比例最高[(3.777±0.427)%],RSA病例的MDSCs比例也升高[(2.151±0.185)%],但显著低于正常孕妇(P=0.0250);RSA病例外周血MDSCs的Arg-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474),且对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功能显著减弱(P=0.0230)。结论MDSCs在正常妊娠母胎耐受的维持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RSA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孕妇,且抑制T细胞的功能显著降低,可能是RSA发生的机制之一。
刘玉华陈兆军张腊红潘峰郑小银袁园刘杨
关键词:母胎免疫耐受复发性自然流产
microRNA-208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中的变化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microRNA-208(miRNA-208)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可能性和意义。方法收集因急性胸痛发作入院的AMI患者60例和非AMI患者60例,分别在入院即刻和入院后2、4、8、12、24h,2、3、5和7天10个时间点采集血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荧光分析法等方法对血清中miRNA-208、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I(cTnI)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miRNA-208、Mb和cTnI在不同时点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AMI患者入院即刻血清中miRNA-208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miRNA-208逐渐升高,在入院后12h左右达到高峰;和Mb和cTnI相比,miRNA-208既具有Mb的高度敏感度,又具有cTnI的高度特异性。结论 miRNA-208表达升高可以反映AMI心肌损伤,可能是AMI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的一种新的检测标志物。
李祥云蔡成松潘峰刘玉华黄玲玲楼洪萍陈兆军
人CXCR3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鉴定及初步功能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构建含有人CXC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人CXCR3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CXCR3,研究CXCR3与其配体Mig、IP-10及I-TAC相互作用引起的L929-CXCR3的迁移效应。方法:TRIzol一步法从经PHA和IL-2活化的人PBMC中抽提总RNA,RT-PCR扩增人CXCR3全长基因,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与两辅助病毒载体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收集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500μg/mlzeocin加压筛选获得稳定表达人CXCR3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CXCR3。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分别从蛋白及基因水平对CXCR3的表达进行鉴定。Transwell分析L929-CXCR3细胞在Mig、IP-10及I-TAC作用下的迁移率。结果:构建了含人CXC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建立了人CXCR3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CXCR3,其膜表面CXCR3分子的阳性表达率为98.4%;趋化L929-CXCR3发生迁移的最小配体浓度分别为Mig10ng/ml、IP-105ng/ml及I-TAC1ng/ml,相应迁移率分别为2.46%、2.34%及2.24%。结论:L929-CXCR3细胞株的建立为研究CXCR3信号转导与生物学功能及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孙杰刘玉华陈永井郭静雅陈昌友胡玲玲陈明心杜阳阳徐耀瑜邱玉华
关键词:CXCR3趋化因子基因转染逆转录病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