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茜

作品数:72 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色谱
  • 26篇液相色谱
  • 26篇相色谱
  • 23篇药动学
  • 17篇质谱
  • 17篇高效液相
  • 17篇高效液相色谱
  • 15篇液相
  • 14篇串联质谱
  • 13篇药物
  • 12篇等效性
  • 12篇色谱法
  • 12篇生物等效
  • 12篇生物等效性
  • 12篇LC-MS/...
  • 11篇液相色谱法
  • 11篇质谱法
  • 1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串联质谱法
  • 9篇地平

机构

  • 64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兽医药品...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深圳市药品检...
  • 1篇沈阳红太阳制...
  • 1篇上海和臣医药...
  • 1篇河南羚锐制药...
  • 1篇山西津华晖星...

作者

  • 64篇刘茜
  • 34篇赵辉
  • 8篇张旭
  • 7篇杜红文
  • 6篇尚宏伟
  • 6篇刘艳芳
  • 6篇李贺
  • 6篇宋洪涛
  • 6篇邵馨
  • 5篇钟丽丽
  • 5篇李力
  • 4篇王茜
  • 4篇王鹭
  • 4篇徐翀
  • 4篇洪倩倩
  • 4篇纪庆月
  • 4篇杨伦
  • 4篇郑小楠
  • 4篇郭孟楠
  • 4篇刘丹

传媒

  • 22篇沈阳药科大学...
  • 7篇中国药房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5篇中南药学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药事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剂学杂...
  • 1篇"99中国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14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9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甲双胍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2009年
目的测定小鼠血浆中二甲双胍的浓度,并进行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小鼠灌胃给予盐酸二甲双胍(200、400、800mg/kg)并在0、0.33、0.67、1、2、3、4、6、8、10h共10个时间点采集血样(每个时间点小鼠3只),用HPLC法测定血浆样品中二甲双胍的浓度。结果二甲双胍在2~100mg/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2mg/L;低、中、高三种浓度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4±2.7)、(87.3±1.9)、(86.4±1.7);日内RSD<5.2%,日间RSD<5.4%。二甲双胍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三个剂量的AUC分别为(52.93±2.34)、(112.49±8.88)、(136.88±7.16)h/l;CL分别为(0.059±0.002)、(0.063±0.004)、(0.093±0.004)l/h;t1/2分别为(3.61±0.22)、(2.83±0.23)、(3.12±0.16)h;tmax均为0.67h;Cmax分别为(18.61±0.78)、(42.77±1.05)、(39.32±0.33)mg/l。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二甲双胍药动学研究。
池晓峰刘海日赵辉李发胜刘茜
关键词:二甲双胍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动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那格列奈及其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
2011年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那格列奈的浓度,并研究其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浆经液液萃取后,采用Agilent TC-C_(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甲酸(70:30:0.3,V/V/V),质谱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ESI源,分别监测离子反应m/z 318.2→m/z 166.1(那格列奈)和m/z 371.8→m/z 121.0(内标氯诺昔康)。结果那格列奈线性范围为0.02~20mg·L^(-1),定量下限为0.02m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7%,准确度(RE)在93.8%~97.4%之间。应用本法测得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那格列奈片120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_(max)为(0.6±0.3)h,t_91/2)为(2.1±0.5)h,ρ_(max)为(12±4)mg·L^(-1),AUC_(0-t)为(19±5)mg·h·L^(-1),AUC_(0-∞)为(19±5)mg·h·L^(-1)。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那格列奈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刘茜邵馨赵辉刘洋张旭褚雨杨司南
关键词:那格列奈串联质谱法药动学生物等效性
LC-MS/MS法测定人体血浆中谷氨酰胺的含量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谷氨酰胺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方法血浆样品用质量分数为10%的三氯乙酸沉蛋白,色谱柱:Inertsil-CN柱,流动相:5 mmol·L^(-1)醋酸铵(含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甲醇-乙腈(体积比为70∶15∶15),流速:750μL·min^(-1),质谱:采用多反应检测模式,API2000电喷雾离子源。结果谷氨酰胺的线性为12~384 mg·L^(-1),定量下限为12 mg·L-1,日间日内精密度(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不大于15%。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谷氨酰胺颗粒5 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为(0.77±0.13)h,ρmax为(75.3±29.0)mg·L^(-1),t_(1/2)为(1.83±1.93)h,采用梯形法计算,AUC_(0-t)为(109.2±40.1)mg·h·L^(-1),AUC_(0-∞)为(114.0±40.4)mg·h·L^(-1)。结论该法适合于谷氨酰胺颗粒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韩雨钊姜悦林茂李野李淼刘茜
关键词:谷氨酰胺药动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更昔洛韦分散片和胶囊在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分散片和胶囊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设计,2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更昔洛韦胶囊和分散片1000mg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等效性检验。结果更昔洛韦分散片和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_(max)分别为(0.58±0.18)和(0.60±0.20)mg·L^(-1),τ_(max)分别为(3.0±0.4)和(3.2±0.4)h,t_(1/2)分别为(4.6±1.3)和(4.6±0.8)h,AUC_(0-t)分别为(2.8±0.8)和(3.2±1.2)mg·h·L^(-1),更昔洛韦分散片和胶囊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28)%。结论更昔洛韦分散片和胶囊在人体内生物等效。
刘茜邓琳琳赵辉张旭刘洋
关键词:更昔洛韦分散片胶囊生物等效性
强的松对塞克硝唑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塞克硝唑的HPLC法,并用于考察联合使用强的松后塞克硝唑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的改变。方法 1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单独和联合给药组),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塞克硝唑的浓度。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体积比为25∶75,pH 3.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大鼠单独灌胃给予塞克硝唑与联合强的松给药组主要的的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95.2±3.7)和(97.6±14.9)mg.L-1,tmax分别为(0.67±0.26)和(0.79±0.46)h,t1/2分别为(3.71±0.73)和(4.47±1.68)h,AUC0-t分别为(587±50)和(663±72)mg.h.L-1,AUC0-∞分别为(592±49)和(669±73)mg.h.L-1,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的松对塞克硝唑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无显著影响。
刘茜纪庆月刘丹郭孟楠梁明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塞克硝唑药动学联合用药
HPLC-MS/MS测定赖诺普利血药浓度及其在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赖诺普利的浓度并研究其药动学特征,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赖诺普利片20 mg后,采用HPLC-MS/MS测定其血药浓度,利用DAS软件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药动学模型拟合和参数计算,应用AIC法判别房室模型。结果血浆中赖诺普利在2.0~2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5),平均回收率为88.8%,日内RSD≤6.62%,日间RSD≤13.0%。最佳房室模型为单室模型(Wi=1/C2,AIC=4.61),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10.91±3.71)h,tmax为(6.65±1.50)h,Cmax为(98.15±23.66)ng.mL-1,Ka为(0.83±1.28)h-1,Vd/F为(220.70±62.82)L,AUC0-72为(1 437.41±399.68)ng.h.mL-1,AUC0-∞为(1 516.54±376.83)ng.h.mL-1。结论该分析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合大样本分析,满足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要求并适用于药动学领域的研究。
刘茜霍舒怡赵辉杜红文钟丽丽洪倩倩吴松芝
关键词:赖诺普利HPLC-MS/MS血药浓度药动学
硝苯地平缓释胶囊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随机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给药,考察2种硝苯地平缓释胶囊在19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单剂量给药时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药动学参数为:t_(max)(2.00±0.82)和(2.08±0.61)h,c_(max)(52.6±17.6)和(49.1±14.0)ng/ml,AUC★(300-★102)和(298±803)ng·h·ml,相对生物利用度(99.5±16.7)%。多剂量给药时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药动学参数为:t_(max)(2.11±0.66)和(2.03±0.49)h,c_(max)(49.8±17.3)和(49.3±18.9)ng/ml,AUC_(ss)(277±142)和(278±120)n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99.5±15.8)%。
刘茜褚雨赵辉张旭刘晓亮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胶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动学生物等效性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硫酸沙丁胺醇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硫酸沙丁胺醇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血浆样品碱化后经乙酸乙酯萃取,再进样测定,以甲醇-5%甲酸(85∶15)为流动相,苯海拉明为内标,AgilenTC-C18柱进行分离。多反应方式检测,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240.3→m/z148.1(硫酸沙丁胺醇)和m/z256.1→m/z167.2(苯海拉明)。结果:沙丁胺醇检测浓度在0.2~2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8),定量下限为0.2ng·mL-1;回收率为95.3%~98.2%,日内、日间RSD分别为3.75%~5.94%、3.15%~9.31%。健康受试者口服硫酸沙丁胺醇口腔崩解片后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模型。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硫酸沙丁胺醇的临床药动学研究。
刘茜杜红文赵辉霍舒怡钟丽丽洪倩倩刘洋
关键词:硫酸沙丁胺醇药动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人血浆中布洛芬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测定人血浆中布洛芬。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乙腈-甲醇-5mmol·L^-1醋酸铵-甲酸(450:450:100:0.0625)作为流动相,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分离,通过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负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205→m/z161(布洛芬)和m/z229→m/z185(内标,萘普生)。结果人血浆中布洛芬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0.0~25000μg·L^-1,定量下限为50.0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8.5%,准确度(RE)在±2.5%以内,每个样品测试时间仅为4.0min。结论pH值是影响布洛芬色谱行为和质谱响应的主要因素,优化后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等特点,适用于布洛伪麻片中布洛芬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李黎段小涛刘茜钟大放陈笑艳
关键词:布洛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血浆浓度
克拉霉素缓释胶囊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克拉霉素浓度测定的LC-MS/MS方法,研究克拉霉素缓释胶囊与市售克拉霉素缓释片的药动学及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以罗红霉素为内标,用乙醚-二氯甲烷(3∶2)提取处理,以甲醇-水-甲酸(80∶20∶0.05)为流动相,用C18柱分离,采用ESI源,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结果克拉霉素线性范围为10.0~4000μg·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应用此方法研究18名健康受试者口服0.5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max,ρmax,t1/2,AUC0-t,AUC0-∞,CL和Vd分别为:(5.36±1.14)和(5.25±0.88)h,(1218±433)和(1333±370)μg·L-1,(4.59±1.67)和(4.24±2.10)h,(8239±1553)和(8467±1364)μg·h·L-1,(8662±1829)和(8795±1331)μg·h·L-1,(60.9±15.1)和(58.9±11.3)L·h-1和(382±103)和(366±224)L。多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max,ρssmax,ρssmin,ρav,AUCss和DF分别为:(5.31±1.11)和(5.28±0.96)h,(1387±396)和(1488±401)μg·L-1,(64.6±26.8)和(70.1±30.0)μg·L-1,(399±99.2)和(410±107)μg·L-1,(9585±2382)和(9830±2578)μg·h·L-1,(3.32±0.62)和(3.49±0.66)。单剂量和多剂量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8.2±16.3)%和(99.5±19.0)%。结论本法快速、准确、专属、灵敏。统计结果表明,两制剂人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刘茜李贺尚宏伟李力宋洪涛杜红文
关键词:LC-MS/MS生物利用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