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春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 2007年
-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发生原因,改进工作不足环节,指导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每年在同一时间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监测,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培训基地要求,制定统一表格,采取床边调查及查阅病历相结合,得出结果予以统计。结果:3年现患率调查患者数>95%,2004年为96.1%,2005年为97.5%,2006年为96.2%,达到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要求的90%;3年现患率结果2004年为7.26%,2005年为7.01%,2006年为6.5%。结论:现患率监测比连续性调查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医院感染部位调查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皮肤黏膜、泌尿道;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现患率监测结果显示3年均<50%。抗生素一联用药占总体用药的首位。
- 刘迎春苏永旺
- 关键词:现患率医院感染
- 免疫系统在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作用研究进展
- 2009年
- 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呈全球分布,我国是高流行地区,由于HBV、HCV基因的高变性,容易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HBV、HCV感染免疫系统细胞,造成机体对HBV、HCV感染的免疫应答异常,并引起组织的损伤,导致肝细胞的慢性持续性感染,并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HBV、HCV主要经血液传播,包括输血与血制品传播、静脉吸毒、针刺、医源性传播、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
- 刘迎春苏永峰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反应
- 加强管理和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综合干预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方法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专家咨询组,制定各专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通过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的教育培训,监督检查、抗菌药物的使用监测,统计通报等措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并分别抽取2003年、2005年、2007年出院病历的10%,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结果通过强化制度的落实和定期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检查等一系列措施后,使预防和治疗性使用指征的构成比明显提高;为危重感染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挽救一些危重感染患者的生命。结论全理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临床医师、药剂师和感染管理人员等的共同参与,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达到控制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 刘迎春周淑琴
- 关键词:医院感染抗菌药物
-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被引量:2
- 2009年
- 手术部位的感染占所有医院感染的15%,仅次于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成为排在第三位的医院内感染,经历过手术的所有患者中约2%~5%和经历过直肠手术患者的10%~20%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延长住院时间约1~3天,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并且增加了医院花费。通过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的现代方法的综述,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手术部位的感染有了更新的认识,从而降低手术感染率。
- 刘迎春周淑琴
-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直肠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