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运娣

作品数:15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护理
  • 7篇老年
  • 3篇小脑
  • 3篇小脑顶核
  • 3篇小脑顶核刺激
  • 3篇慢性
  • 2篇衰竭
  • 2篇颅多普勒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经颅多普勒
  • 2篇老年慢性
  • 2篇梗死
  • 2篇干预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代谢综合征患...

机构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刘运娣
  • 5篇何华英
  • 3篇王容
  • 3篇王芸
  • 2篇孙丽凯
  • 2篇尹世玉
  • 2篇马丽
  • 2篇吴治
  • 2篇杜峻
  • 2篇杨宗香
  • 2篇袁静
  • 2篇邹密
  • 2篇郑丽君
  • 1篇江红
  • 1篇龚晓玲
  • 1篇李媛
  • 1篇黄骁燕
  • 1篇李彩萍
  • 1篇彭东信
  • 1篇周雁琼

传媒

  • 5篇护理学杂志
  • 3篇现代护理
  • 2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即时风险评估和分级干预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即时风险评估和分级护理效果。方法将146例老年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DVT预防,观察组根据DVT的即时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并实施分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出院时血清D-二聚体水平和住院期间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老年卧床患者进行DVT即时风险评估,可以起到预警并尽早干预的作用,降低DVT发生率。但要警惕预防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告知,防范医疗纠纷发生。
何华英尹世玉孙丽凯王容刘运娣
关键词:卧床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分级护理
循证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对81例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将有效的、实用的与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措施应用于临床,改变以往传统和错误的习惯、行为,为患者度身制订护理措施,提供带有个体特征的护理服务。达到规范化与个体化的最佳结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吴治袁静刘运娣
关键词:帕金森病循证护理
干部病房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探讨
2004年
目的 对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寻其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护患访谈法对 5 6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遗传史、头部外伤史、居住方式、铝制品使用、性格兴趣、步态异常以上诸多方面进行调查记录。结果  75 %的患者年龄在 6 5~ 80岁 ,因受干部病房病人收治条件的制约 ,76 .8%的患者为男性 ,其中 82 .1%的患者家中常年使用铝制品 ,6 7.9%的患者性格内向封闭 ,兴趣单一 ,5 5 .4 %的患者受教育水平较高 ,4 2 .9%的患者丧偶或独居 ,2 6 .8%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步态异常 ,19.6 %的患者有遗传史。结论 应采取生活护理、记忆障碍护理、行为异常护理、心理社会治疗、抗痴呆药物应用及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护理阿尔茨海默病。
杜峻张十红刘运娣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护理
中职护生对幽默式教学方法态度的调查研究
2015年
目的:了解中职护生对幽默式教学方法的态度以及幽默式教学方法带来的利弊,为课堂教师更好地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2~5月对我院附属卫生学校的154名在校中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83.1%的护生赞同教师采用幽默式教学方法。②幽默式教学方法的益处:22.1%的护生认为能改善课堂气氛;19.5%的护生认为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8.2%的护生认为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17.5%的护生认为能使师生互动性更好;12.3%的护生认为能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8.4%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③幽默式教学方法的弊端:31.9%的护生认为占用教学内容的时间,冲淡教学主题;22.7%的护生认为分散学生注意力;21.4%的护生认为降低教师威信;7.8%的护生认为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结论幽默教学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在中职护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护理专科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策略来营造课堂教学气氛,从而活&gt;学生们的思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王静刘运娣胡婧谢文锦
关键词:护生护理教学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使用振动排痰机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1
2005年
杜峻何华英王玫袁静刘运娣龚晓玲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排痰效果护理体会急性发作期
小脑顶核刺激辅助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刺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扩管药物治疗改善脑循环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小脑顶核刺激。结果两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可增加脑血流量,有助于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颅脑血液循环,可促进患者康复。
刘运娣何华英王芸邹密郑丽君马丽李媛
关键词:脑梗死小脑顶核刺激经颅多普勒脑血流
健康教育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1988年,Reaven将代谢综合征命名为X综合征,其定义为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相关联的糖耐量异常,脂代谢异常和高血压是一些组织、器官和代谢循环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从而导致了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1].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共收住了141例代谢综合征或不完全代谢综合征患者.针对患者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宣教和护理措施,让他们了解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意义,特别是胰岛素抵抗期干预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或药物疗法,使血糖、血脂维持在正常范围.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是综合性的.在注意饮食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运动疗法减轻体重的同时,还要指导或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酒等,养成规律进餐和不熬夜的习惯.
刘运娣吴治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运动疗法胰岛素抵抗
Wagner 0级糖尿病足患者危险等级评估及护理管理策略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总结Wagner 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对349例Wagner 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危险因素筛查,并进行危险等级划分,根据危险等级实施分层管理。跟踪随访1年后,对患者危险等级变化、足部护理相关知识和行为状况、自我管理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管理前后比较,低危由145例增至149例,中危由112例增至127例,高危由92例降至73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糖尿病足溃疡;足部护理知识得分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对Wagner 0级患者在糖尿病足定期筛查和危险等级评估的基础上,实施分层管理,强化了糖尿病足的风险管理,可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
周雁琼孙丽凯刘运娣
关键词:糖尿病足分层管理延续护理
跌倒及相关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探求跌倒评估方法,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防范跌倒事件的发生。对国内外有关跌倒的评估内容、测定方法及评定工具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使有潜在跌倒危险的患者能客观预测其跌倒风险,并为在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刘运娣何华英王容尹世玉
关键词:跌倒预防措施
小脑顶核刺激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刺激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影响。方法:老年VBI急性期患者72例,分为药物组33例和综合组39例,均每日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脉滴注,综合组加以小脑顶核刺激,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2组患者双侧椎动脉(VA)、大脑后动脉(PC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综合组治疗2-7d时,临床症状即出现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双侧PCA、VA和BA的Vm均增加,综合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供血不足区域的血流灌注并对脑组织和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有助于老年VBI患者症状的早期改善。
江红刘运娣沈迎念史庭慧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颅多普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