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

作品数:27 被引量:200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骨质
  • 15篇骨质疏松
  • 14篇骨质疏松症
  • 6篇腰背
  • 6篇原发性
  • 6篇原发性骨质疏...
  • 5篇腰背痛
  • 5篇原发性骨质疏...
  • 5篇疼痛
  • 5篇背痛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雷火灸
  • 4篇护理
  • 4篇火灸
  • 4篇艾灸
  • 3篇筋骨
  • 3篇康复
  • 3篇肌肉
  • 3篇骨质疏松症腰...

机构

  • 26篇江苏省中医院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刘静
  • 21篇徐道明
  • 15篇许华宁
  • 14篇吴文忠
  • 14篇刘兰英
  • 7篇石雯
  • 4篇王尊
  • 3篇郭海英
  • 3篇张迪
  • 3篇朱璐
  • 2篇张鑫
  • 2篇张丽丽
  • 1篇鲍超
  • 1篇刘永康
  • 1篇卢苏
  • 1篇孙振双
  • 1篇王彤
  • 1篇陈赟
  • 1篇郭海英
  • 1篇刘成勇

传媒

  • 10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康复
  • 2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针刺研究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进展被引量:12
2020年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且容易发生骨折,是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疼痛是本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和首要就诊原因,其中70%~80%的患者表现为腰背痛,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很多学者从中西医康复治疗的角度进行了临床报道,虽各具特色,但疗效不一。本文就其康复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徐道明许华宁徐帅刘兰英刘静朱璐樊巧玲陈铭李邗峻曹雅娜吴文忠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康复
温热刺激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8年
通过检索VIP、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中文数据库及Pub Med英文数据库中温热刺激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医学文献,就骨质疏松症腰背痛常用的中医温热外治法如灸法、中药熏洗、熨烫治疗等及物理温热疗法如蜡疗、超短波、磁疗等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温热刺激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田阡陌徐道明吴文忠刘兰英刘静许华宁石雯刘成勇曹雅娜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腰背痛
中医药从脑论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1年
骨质疏松症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老年性慢性疾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骨质的流失,会逐渐出现疼痛、驼背、平衡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表现。最新指南[1]推荐的一线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类、雌激素类等对延缓骨质流失疗效确切,但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的改善短期作用不明显。中医药疗法多靶点的作用契合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特点,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基于对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因、病机的梳理,以及对藏象理论、经络归属的探讨,研究者发现脑高级功能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本文将对此方面的中医药研究成果作初步总结。
朱璐吴文忠陈铭许华宁刘静朱泽荃徐道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脑功能中医药疼痛
“调肠治神”针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调肠治神”针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A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调肠治神”针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3个不同时间点CARS评分、ABC评分和ATE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肠治神”针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ASD患者的自闭程度及行为状态有较明确的改善作用,并可以提高ASD的临床疗效。
张丽丽陈栋徐道明鲍超黄煜朱力立刘静孙耀金
关键词:针刺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
一种动物实验用控温艾灸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实验用控温艾灸装置,包括盒体、动物固定器、灸灰盒,盒体上设有供灸灰盒插入的插口,灸灰盒内设有灸灰刮片,盒体外设有温度控制电路板,温度控制电路板上设有通过电路连接的电源、控制板、温度显示数码管、蜂鸣...
吴文忠徐道明王祖铭许华宁刘兰英刘静石雯朱璐陈铭
雷火灸联合脉冲磁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分为PEMFs组、雷火灸组和PEMFs+雷火灸组,每组30例。PEMFs治疗频率为16Hz,强度为20mT;雷火灸选取双侧肝俞、肾俞部位施灸。治疗时间均为30min,每周3次,连续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入组6个月随访时评估计时起立-走(TUG)、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I),并在入组6个月随访时进行骨密度(BMD)检测。结果:(1)组间比较:与PEMFs组比较,PEMFs+雷火灸组治疗3个月降低TUG用时和血清CTX-Ⅰ水平显著(P<0.05),血清PINP水平降低更显著(P<0.01)。入组6个月随访时,PEMFs+雷火灸组降低TUG用时较PEMFs组显著(P<0.01)。与雷火灸组比较,PEMFs+雷火灸组治疗3个月降低血清CTX-Ⅰ水平显著(P<0.05)。(2)组内比较: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PEMFs组降低TUG用时和血清CTX-Ⅰ水平显著(P<0.05);雷火灸组和PEMFs+雷火灸组TUG用时和血清PINP与CTX-Ⅰ水平显著降低(P<0.01)。入组6个月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PEMFs组降低TUG用时显著(P<0.05);PEMFs+雷火灸组TUG用时和血清PIN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三组患者腰总和髋总BMD在入组6个月随访和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PFMFs可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功能、改善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值呈好转趋势。
刘静黄驰欢季发权张迪柏凌王彤王尊王胜韦理钰徐道明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雷火灸骨代谢
艾灸对去卵巢大鼠肌肉功能及骨密度的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艾灸“肝俞”“肾俞”对去卵巢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后肢步态参数和骨密度的影响,基于“筋骨互用”理论探讨艾灸在改善去卵巢大鼠肌肉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模型组、艾灸组和雌激素组均去势,艾灸组穴取双侧“肝俞”“肾俞”,每次15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12周。干预结束后采用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SWE)测定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步态分析系统WalkAnalysator VTX记录后肢支撑时长(s)、摆动时长(s)、摆动速度(cm/s)和步宽(cm);Miro-CT检测右侧股骨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下降(P<0.01),后肢支撑时长、摆动时长、步宽增大(P<0.05,P<0.01),摆动速度减小(P<0.01),右侧股骨BMD、Tb.Th、BV/TV降低(P<0.01),Tb.Sp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雌激素组大鼠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上升(P<0.05),后肢支撑时长、摆动时长、步宽缩短(P<0.05,P<0.01),摆动速度增大(P<0.01),右侧股骨BMD、Tb.Th、BV/TV增加(P<0.01),Tb.Sp减小(P<0.01)。结论艾灸“肝俞”“肾俞”可提升去卵巢大鼠的腰部肌群杨氏模量值,影响后肢步态参数,从而改善肌肉功能以提高骨密度,从“筋骨互用”的角度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中医方案。
张迪刘静韦理钰许华宁张鑫柏凌李邗峻黄驰欢王尊徐道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艾灸肌肉功能
传统功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9年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类全身慢性退行性疾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周期长、费用高、存在不良反应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检索知网、万方、PubMed等相关数据库,对应用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四种传统功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密度下降、疼痛、平衡协调功能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现存问题,进一步明确传统功法最优化的干预方案。
刘静吴文忠徐道明朱璐刘兰英郭海英许华宁李邗峻田阡陌石雯曹雅娜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
循证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存质量。
刘静朱姝黄征宙
关键词:循证护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并发症
雷火灸联合振动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疗效观察被引量:30
2020年
目的:采用超声波杨氏模量比较雷火灸联合振动训练与单纯振动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寻求客观的评估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全身律动治疗床行振动训练,观察组联合雷火灸,穴取腰阳关、命门、肝俞、肾俞、大肠俞。均隔日1次,每周3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TSWE)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疼痛强度、多裂肌紧张度(杨氏模量值)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4周及随访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多裂肌杨氏模量值以及SF-36中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SF-36中的生理职能维度评分显著改善(P<0.05);②治疗4周及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多裂肌杨氏模量值以及SF-36中的生理职能、身体疼痛和总体健康3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振动训练在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强度、减轻多裂肌紧张度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优于单纯振动训练,RTSWE技术可作为疼痛评价的客观检查方法。
朱璐徐道明吴文忠许华宁刘静刘兰英樊巧玲郭海英石雯李邗峻曹雅娜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雷火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