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丹华
- 作品数:43 被引量:220H指数:9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31)I治疗甲亢伴白细胞减少2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5年
- 劳丹华康志强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白细胞^131I治疗
- ^(131)Ⅰ治疗甲亢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糖代谢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8例甲亢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分为131Ⅰ治疗组55例和抗甲状腺药物(ATD)对照组53例,比较两组甲亢的疗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甲亢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31),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论 131I治疗甲亢合并糖代谢异常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劳丹华叶学和黄庆娟梁深谭宗连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肝损害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转归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肝损害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入院诊治的119例甲亢并肝损害患者(肝损害组)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资料,并与同期247例甲亢不伴有肝损害患者(无肝损害组)作比较。结果肝损害组占同期甲亢患者的30.4%,其中108例(90.8%)无明显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为主,多为轻、中度升高;患者高代谢症候群、突眼、甲状腺肿大发生率及肿大程度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心率明显快于无肝损害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及吸131I率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而体质量指数则明显低于无肝损害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甲亢类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组患者随访18个月以上,101例131I治疗患者随着甲亢控制,肝功能恢复正常,未见有再发肝损害;18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其中10例随着甲亢控制,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8例随着甲亢控制,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但随着甲亢复发,再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肝损害是甲亢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肝损害症状较轻,多数患者不典型,但并随甲亢病情较重。护肝治疗结合恰当的抗甲亢治疗预后良好。
- 劳丹华叶学和黄庆娟罗碧云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损害
- ^(131)I治疗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的护理对策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131I治疗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2例住院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行131I治疗护理,观察白细胞的变化及疗效。结果131I治疗后2周白细胞有所回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白细胞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率71.8%,有效率90.6%。结论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在准备充分和严密观察下,可以用131I治疗。
- 黄庆娟劳丹华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护理
-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结节尤其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目前临床上常以高频超声检查、ECT、SPECT-CT、CT、MRI、血清学检查及细针穿刺抽吸活检细胞学检查等判断术前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就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常用诊断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劳丹华石朝绩林建军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 夏枯草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05年
- 劳丹华康志强
-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夏枯草膏甲状腺激素中年女性抑制疗法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转归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转归,为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216例甲亢并周期性麻痹(周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甲亢不伴有周期性麻痹的216例患者(单纯甲亢组)进行比较。结果甲亢并周期性麻痹患病率3.9%(216/5486),均为男性,年龄16~48岁,其中20~40岁171例,占79.2%。周麻组高代谢症候群、突眼、甲状腺肿大发生率及肿大程度明显低于单纯甲亢组,心率明显慢于单纯甲亢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吸131I率明显低于单纯甲亢组,而体质指数(BMI)则明显高于单纯甲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131I进行个体化治疗,随着甲亢的控制,麻痹发作逐渐停止。结论周期性麻痹是甲亢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其甲亢症状较轻。个体化放射性碘治疗对甲亢并周期性麻痹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 劳丹华叶学和黄庆娟罗碧云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幼年型甲减致生长迟缓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劳丹华叶学和黄庆娟
- 关键词:幼年型甲减甲状腺机能减退症青春期发育生长发育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同控制状态对母婴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以及评价治疗在改善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整理分析方法,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将2002年1月-2011年6月在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37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分为控制组(92例)和未控制组(45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而未患甲亢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母婴的不良结局。结果未控制组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胎膜早破、流产、早产、剖宫产、贫血、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均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围生儿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甲减或甲亢、新生儿死亡或死胎等发生率均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亢可对母婴产生多种不良影响,甲亢的控制程度直接影响母婴的预后,有效地控制甲亢可以显著地改善妊娠的不良结局,故妊娠合并甲亢应早期诊断、规范治疗。
- 劳丹华潘志坚黄剑娴黄庆娟
- 关键词: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
- 健康教育对农村糖尿病病人行为改变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糖尿病(DM)病人行为改变的影响,寻求提高农村DM病人健康行为的策略。[方法]对32例自愿参加糖尿病俱乐部的农村DM病人进行标准化健康教育及院外护理干预,另选32例作为常规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疾病控制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强化农村DM病人健康教育,可提高农村DM病人的健康行为。
- 黄庆娟叶学和劳丹华符俊祖任志玲罗碧云
- 关键词:农村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