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虹冰
- 作品数:108 被引量:357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投影域数据恢复的低剂量CT稀疏角度重建被引量:4
- 2013年
- 针对目前CT的X射线电离辐射危害,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剂量CT投影数据进行稀疏角度重建的方法来降低辐射剂量。本方法首先对低剂量CT的投影数据采用惩罚加权最小二乘(PWLS)方法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对去噪后的投影数据进行稀疏角度的CT图像重建。对Shepp-Logan模体仿真实验及真实实验数据重建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低剂量CT的稀疏重建方法可有效地抑制重建图像噪声和条形伪影,实现稀疏角度的低剂量CT图像重建。
- 刘文磊戎军艳高鹏廖琪梅卢虹冰
- 关键词:低剂量CTCT重建噪声抑制
- 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前吞服比沙可啶对简化CT结肠镜肠道清洁准备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前吞服比沙可啶对简化CT结肠镜肠道清洁准备的作用。方法将40例接收CT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对照组。检查前1天,试验组三餐前口服40%W/V硫酸钡20ml,晚餐后将60%泛影葡胺20ml溶于250ml水并服完,口服2L复方聚乙二醇-4000电解质液之前1h吞服10mg比沙可啶肠溶片;对照组不吞服比沙可啶,其余同试验组。统计分析两组结直肠存留肠液评分、存留肠液CT值及存留粪块评分。结果试验组存留肠液平均评分(1.50±0.06)低于对照组(1.78±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试验组、对照组存留肠液平均CT值分别为(729±29)HU、(597±27)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存留粪块评分(1.96±0.11)低于对照组(2.6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前吞服比沙可啶既可增强对肠液的清洁能力,又不影响存留肠液CT值,同时可增强对肠道粪块的清洁能力,较单独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的肠道清洁效果好,是CT结肠镜前较好的简化肠道准备方法。
- 陈志远沈合松罗明月段侪杰卢虹冰张国鹏刘洋Wen-Li CAIJerome Z LIANG
- 关键词:结肠肿瘤聚乙烯二醇类比沙可啶
- 不同角度倾斜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仿真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仿真研究不同角度倾斜对人体心血管系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并与已发表实验数据比较,以校验所用分布式心血管系统数学模型是否可用于失重对心血管影响的仿真研究,提出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方法利用该模型沿血管方向调整重力分量模拟人体倾斜角度的变化,计算变化过程中人体的心血管响应。结果随倾斜角度绝对值的增加,所有血管的平均血压都近似呈不同方向的指数变化。人体由直立体位转至水平体位,中心静脉压呈指数增加;心率虽呈指数降低,但变化幅度很小;每搏量呈线性增加。静脉系统的流体静压参考点位于右心房和下腔静脉之间。仿真结果与报道的人体倾斜或卧床实验数据相近。结论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人体倾斜角度变化时心血管系统的急性响应;但为了仿真长期航天失重环境下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性变化,还需将血量调节,心脏与血管功能和结构的慢性适应变化,以及神经-体液调节等机制耦合进来。
- 刘洋焦纯张国鹏张立藩卢虹冰
- 关键词:失重模拟心血管系统中心静脉压每搏量心率
- 投影数据恢复导引的非局部平均低剂量CT优质重建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低剂量CT成像质量退化问题,将CT投影数据恢复与图像数据恢复巧妙地融合,提出一种投影数据恢复导引的非局部平均(NL-means)低剂量CT重建方法.首先通过非线性Anscombe变换将满足Poisson分布的投影数据转化为Gaussian分布,以便于投影数据噪声的滤除;然后对滤波后的投影数据执行Anscombe逆变换和滤波反投影(FBP)CT图像重建;最后将投影数据滤波后的FBP图像作为先验构建非局部权值矩阵,并将该权值矩阵用于低剂量CT图像的非局部平均成像.仿真和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噪声消除和伪影抑制两方面均有上佳表现.
- 刘楠黄静马建华陈武凡卢虹冰Zhengrong Liang
- 关键词:低剂量CT
- 脊柱长度的测量及其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研究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为了更好地评价畸形发展,寻找一种准确和可重复测量脊柱长度的方法。方法基于X线平片的数码图片,通过选取每个椎骨的四个顶点,确定整个脊柱的中线,将中线上点的距离和作为脊柱长度。应用本文方法和医生手工测量方法,随机选取三名被试进行5次重复测量,计算本文方法及两名医生手工测量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从而评价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结果应用本文的方法脊柱长度的测量结果(x珋±s)分别为50.94±0.035,58.15±0.042,52.74±0.037,通过比较发现本文方法测量结果与医生手工测量结果非常相近,但本文方法多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低。结论本文提出的脊柱长度测量方法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将对预测脊柱畸形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 刘洋史宁宁张勇张曦卢虹冰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X线疾病进展
- 膀胱赘生物影像学特征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从影像图像中挖掘深层次诊断信息,为膀胱赘生物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膀胱赘生物磁共振图像予以降噪、锐化等处理,选取平均灰度强度、熵、均匀度作为图像纹理特征;计算感兴趣区域中膀胱赘生物与正常膀胱壁组织的纹理特征,最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纹理特征中熵与均匀度t检验P<0.05,提示这些纹理特征在膀胱赘生物(肿瘤)和正常膀胱壁组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平均灰度强度t检验P>0.05,故不能认为该特征在两种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上述纹理特征在两种组织之间明显不同,使它们可用于膀胱肿瘤浸润膀胱壁深度的判断,进而可确定肿瘤的分级。
- 史正星崔光彬张国鹏卢虹冰
- 关键词:影像学特征计算机辅助诊断
- 基于多对比度磁共振颈动脉图像的配准算法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基于在血管壁增强显示方面的强大潜力,近年来多对比度核磁共振成像已成为斑块分析研究的有力工具,但其效能受到多序列图像血管不匹配的影响。为实现多序列图像的准确血管配准,在管腔分割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粗到精的两步配准策略:先采用迭代最近点实现多对比度图像中心线的刚性配准,再采用薄板样条实现基于血管边界点的非刚性配准。在第二步配准中,为准确寻找不同序列血管边界的匹配点,创新使用形状上下文描述子对边界点进行筛选,并应用确定性退火技术进行全局优化。采用新型三维多对比度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对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配准后不同序列的边界重合度均达到95%以上,平均表面距离0.12 mm,可有效提高配准精度,为后续斑块成分的分析奠定基础。
- 吴玉霞徐肖攀张曦刘洋张国鹏陈慧军卢虹冰李宝娟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磁共振图像配准
- 微机原理课程的多方位教学改革被引量:8
- 2009年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微机应用能力极为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及微机系统的体系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本文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具体措施。
- 焦纯卢虹冰张国鹏周智明
- 关键词:微机原理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 基于免疫算法优化的乳腺肿瘤图像识别被引量:2
- 2014年
- 提出了一套结合特征筛选及参数设定的方法,使用支持向量机来辨别肿瘤良恶性,并利用人工免疫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及决定支持向量机的参数。针对由PHILIPS ATL HDI 3000超声波扫描仪获得的220幅图片的处理结果显示,在此所提出的方法能使乳房肿瘤的分类正确率达到95.71%,并大幅缩短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时间。
- 李东卢虹冰
- 关键词:乳腺肿瘤人工免疫算法支持向量机计算机辅助诊断
- 一种基于HAMMER算法的软组织形变检测新方法
- 2012年
- 目的:本研究利用改进HAMMER算法,将MRI数据和超声图像进行配准和融合,对软组织形变进行检测和评价。方法:为定量评价提出算法的性能,设计超声图像的计算机仿真模块,通过对腹部MRI图像进行刚性和非刚性形变,利用形变后的MRI图像产生模拟的超声图像。在此基础上利用提出的改进HAMMER算法对形变的超声图像和原始MRI图像进行配准,并采用平均位移和互信息对形变检测和校正的结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通过将术前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三维MRI图像和术中超声图像结合,可有效反映腹部手术中软组织器官的形变。结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HAMMER算法用于软组织形变检测和校正的可行性。
- 马昂昂廖琪梅赵菲卢虹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