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素贞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X线
  • 5篇乳腺
  • 3篇医用胶
  • 3篇造影
  • 3篇成像
  • 2篇性病
  • 2篇隐匿
  • 2篇隐匿性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肿块
  • 2篇钼靶
  • 2篇腺癌
  • 2篇静脉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2篇恶性

机构

  • 16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作者

  • 16篇叶素贞
  • 8篇石宇文
  • 7篇李敏健
  • 7篇李汉文
  • 6篇陈德基
  • 6篇黄苏萌
  • 4篇李玉娥
  • 4篇谭理连
  • 4篇郭艺
  • 4篇林建华
  • 3篇余林
  • 3篇梁月屏
  • 2篇黄成辉
  • 1篇刘炳烦
  • 1篇黄世章
  • 1篇陈双
  • 1篇梁文
  • 1篇梁燕
  • 1篇黄苏盟
  • 1篇钱瑞菱

传媒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增强鉴别软组织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估CT静态强化扫描对鉴别软组织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软组织病变的平扫+增强的CT表现。其中良性病变32例,恶性病变36例。全部病例均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扫描结果显示:良性病变强化相对均匀;恶性病变强化不均,边缘强化明显,中间强化较差。结论CT增强扫描测量软组织病变边缘及中心部位的CT值变化程度对鉴别软组织良恶性病变有帮助。
郭艺李汉文叶素贞余林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磁共振对比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磁共振(MRI)表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补肾强督汤+西医常规治疗)和西医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及X线检查。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MRI及X线影像学改变。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6%,西医对照组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RI显示关节周围强化程度减弱、软骨侵蚀无增加、骨髓水肿减轻或消失、关节积液减少、异常脂肪沉积减少。治疗前后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检查对比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MRI能有效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李汉文黄成辉梁文叶素贞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块周围结构钼靶X线表现在定性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周围结构表现在定性诊断中的意义,提高钼靶X线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搜集2005年至2007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87个,对肿块周围乳腺结构异常的有无及异常的类型、特点及在各种病变中的检出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乳腺结构粘连扭曲、病理结构、结构正常三种病灶周围结构类型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构紊乱、结构模糊和结构推移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构粘连扭曲和病理结构在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最高,其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7%、88.0%和56.1%、88.5%;病灶周围结构正常者在良性病变多见(60.9%)。结论乳腺肿块周围结构的影像学表现对肿块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应重视对此间接征象的观察。病灶周围结构的扭曲粘连及异常结构的检出高度提示恶性可能,病灶周围结构正常则倾向支持良性病变;伴随结构紊乱、结构模糊或结构推移的病灶,需充分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学表现加以鉴别。
李敏健石宇文叶素贞黄苏萌李玉娥钱瑞菱
关键词:乳腺肿块乳腺结构
染色医用胶标记法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应用
目的:钼靶摄片是目前诊断乳腺癌准确率最高的手段之一,不仅对临床发现的肿瘤能作出明确诊断,对无肿块的隐匿型乳腺癌、原位癌及癌前病变,亦可做到发现病变,明确部位。随着乳腺普查工作的广泛开发及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临床隐匿型...
黄苏萌李敏健石宇文叶素贞
文献传递
溢液乳腺疾病乳腺导管造影表现与病理(附105例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分析溢液乳腺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基础,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溢液乳腺疾病105例,包括乳腺癌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8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3例及1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回顾性分析其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本组乳腺导管造影正确诊断乳腺癌1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1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2例。乳腺癌主要造影表现:导管内充盈缺损,管壁浸润;"潭湖征";导管结构紊乱;管壁不规则伴微钙化灶;乳头状瘤病伴导管壁毛糙破坏,提示恶变。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造影表现为大导管内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导管边缘光整;多发者表现为小分支导管内多发边缘光滑之充盈缺损。乳腺导管扩张症造影表现:大、中、小导管同时不同程度地扩张,或伴有管壁毛糙,分支导管萎缩变形等炎症表现。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囊肿表现为小导管高度扩张形成囊袋状改变,盲管腺病表现为小导管或末梢导管呈多发小囊袋状改变。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疾病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高度价值,对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疾病亦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石宇文李敏健叶素贞李玉娥陈德基黄世章
关键词:乳腺导管造影术乳头溢液
恶性胸膜间皮瘤X线及CT诊断的比较研究
2001年
目的 提高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例经病理证实恶性胸膜间皮瘤的X线及CT表现 .结果 胸部X线平片胸腔积液 12例 ,多发胸膜结节或肿块 4例 ,胸膜弥漫增厚 3例 .CT显示单侧胸腔不同程度积液并广泛胸膜增厚和胸膜结节 15例 ,胸膜肿块 4例 ,邻近软组织和器官侵犯 9例 .结论 广泛胸膜增厚、胸膜结节或肿块 ,伴胸腔积液及邻近软组织和器官侵犯 ,是恶性胸膜间皮瘤较具特征性的CT学表现 .
叶素贞谭理连
关键词:胸膜间皮瘤X线诊断CT
染色医用胶标记法对诊断和治疗无肿块乳腺病灶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及利用常规、低成本的医疗器械和材料,在计算机成像系统导引下对临床触诊未发现乳腺肿块而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恶性病灶者进行术前定位的方法,提高对这一类病灶的诊断率及病灶切除治疗疗效。方法使用GE公司生产的普通钼、铑双球管乳腺机,采用随机配置二维定位压迫器,注入美蓝和医用耳胶等材料,对40例临床触诊未发现乳腺肿块而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病灶切除术前定位。结果 37例一次定位成功,3例二次定位成功,定位满意度为92.5%,病灶切除率为100%。结论目前对临床上无乳腺肿块而影像学检查发现高度可疑恶性的病灶多进行切除活检,染色医用胶标记法可以指导临床准确切除病灶,缩小手术范围,创伤性小且价格低廉,对机器设备要求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黄苏萌李敏健石宇文叶素贞林建华谭理连陈德基
关键词:乳腺X线美蓝
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常规横断位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对前列腺癌的解剖结构和影像特征的显示,探讨MPR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对其16层螺旋CT的MPR和横断高分辨薄层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9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MPR在显示肿瘤大小、密度差异、表面光滑度、包膜完整性、毗邻组织界限等方面明显优于横断位,盆腔转移的显示率不如薄层横断位。结论16层螺旋CT前列腺癌后处理图像更能显示其细微的影像学特征,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弥补横断位图像的不足。
叶素贞李汉文梁月屏郭艺陈德基
关键词:前列腺癌多平面重建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彩色超声与X线的影像对比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比X线造影与彩超在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两院经手术证实的41例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在X线造影与彩超上的不同表现。结果:41例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11例显示十二指肠及空肠起始部完全性梗阻;30例显示十二指肠及空肠起始部不完全性梗阻,梗阻末端呈螺旋形或锥形改变。27例再行钡剂灌肠检查,盲肠位于中腹及左腹15例;右上腹6例;右下腹6例。41例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31例。二维超声于上腹部探及中低回声光团,呈螺旋状或靶环状改变,彩色多普勒显示红蓝相间的螺旋状或环状血流信号,呈动静脉频谱。结论:消化道造影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重要诊断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本病的常用方法。
叶素贞李汉文余林郭艺梁燕
关键词:肠旋转不良消化道造影
X线导引下乳腺隐匿性病变蓝染医用胶活检术前标记法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利用常规钼靶乳腺设备对乳腺隐匿性病变作活检术前标记的简易方法。资料与方法对23例常规钼靶X线检查显示乳内成簇钙化灶、临床症状体征阴性患者采用穿刺针二维定位作钙化灶手术活检前美蓝染色医用胶标记,并通过医用胶的黏附作用,固定定位针于定位点作为手术路径指引。以针灶距作为定位针定位效果指标,钙化灶在蓝染组织中的位置、蓝染组织最大径线为染色胶定位效果指标。结果定位针定位优18例(78.3%),良4例(17.4%),差1例(4.3%);染色胶定位优17例(73.9%),良2例(8.7%),差4例(17.4%);术中定位针固定良好18例(78.3%),固定不良5例(21.7%)。20例(87.0%)一次完全切除钙化灶,切除组织最大径线2.2 cm,其中16例切除组织最大径线≤1.5 cm;2例(8.7%)2次完全切除,1例(4.3%)3次完全切除。结论染色医用胶术前标记法操作简单、准确、成本低廉,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推广,是乳腺癌早诊早治的有效方法。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熟练,钙化灶一次完全切除率将进一步提高。
李敏健黄苏萌李玉娥石宇文曾礼勤叶素贞章乐虹
关键词:钙化灶医用胶活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