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前
-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合成抗痫新药SC1001Na对海马脑片锥体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
- 1991年
- 目前认为抗痫药可通过抑制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和增强GABA能的IPSP发挥作用。SC1001Na是一种合成抗痫药。本实验在47只SD成年大鼠海马脑片上运用低镁模型及双脉冲抑制模型观察了该药对锥体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经典制备海马脑片,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1.5小时后进行实验,施予锥体细胞顺向或逆—顺向刺激,玻璃微电极(5—20MΩ)记录CA1区细胞群集峰电位(PS)。低镁模型实验:脑片记录正常PS后改用无镁ACSF灌流,PS幅度增大了51.724±3.976%(n=19,(?)<0.05),并出现第二个PS波。这是由于降低脑片组织内的正常Mg2+浓度可解除NMDA受体的抑制。然后再灌流含SC1001Na或Ketamin(?)(NMDA受体拮抗剂,对照)的无镁ACSF,第二个PS波逐渐被抑制,抑制程度分别为86.821±5.821%(n=10,p<0.01)和63.763±8.454%(n=9,p<0.01),而第一个PS变化仅为3.382±2.489%(n=10,p>0.05)
- 吴前谢扬高柴慧霞
- 关键词:锥体细胞海马脑片突触传递NMDA
- 氟哌啶醇对大鼠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能抑制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对海马γ-氨基丁酸(GABA)能抑制效应的作用。方法利用离体海马脑片技术,采用逆-顺向双脉冲和顺向双脉冲的刺激模式,观察氟哌啶醇(20μmol/L)、舒必利(100μmol/L)对共计31例大鼠海马脑片CA1区GABA能抑制效应的影响。结果氟哌啶醇、舒必利对锥体细胞群体峰电位无影响。氟哌啶醇增强逆-顺向双脉冲刺激诱发的双脉冲抑制,减弱顺向双脉冲刺激诱发的双脉冲易化,舒必利无此作用。结论氟哌啶醇增强海马CA1区GABA能抑制效应。
- 许崇涛许崇涛吴前刘协和
- 关键词: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海马
- 去甲肾上腺素及拮抗剂、氟哌啶醇对大鼠海马CA_3区双脉冲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1997年
- 目的 探讨脑诱发电位P_(50)感觉门控的神经学机制。方法 利用海马脑片技术,研究大鼠海马CA_3区双脉冲反应及药理特性。结果 双脉冲刺激苔藓纤维,可在海马CA_3区观察到长持续抑制(75~750ms),去甲肾上腺素(NE)(10μmol/L)减弱这种抑制。氟哌啶醇(50μmol/L)、酚妥拉明(75μmol/L)可阻断NE的去抑制作用,心得安(20μmol/L)则否,表明NE的去抑制作用与α受体有关。结论 海马CA_3区长持续抑制及药理特性与P_(50)感觉门控相似,提示这种抑制可能是P_(50)感觉门控的基础。
- 许崇涛刘协和吴前柴慧霞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去甲肾上腺素海马
- 哌甲酯、氯安酮长期作用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1996年
- 本研究利用离体海马脑片技术,观察多巴胺激动剂哌甲酯和NMDA受体拮抗剂氯安酮(6mg/kg)长期肌往后(6周),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串刺激(100个脉冲,100Hz)后,氯安酮组大鼠海马脑片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的增高,突触增强的脑片数和长时程增强形成率低于哌甲酯组和对照组,哌甲酯与对照组无差异。提示海马突触可塑性受抑制与NMDA受体功能低下有关,而与多巴胺功能亢进无涉。
- 许崇涛刘协和吴前柴慧霞
- 关键词:哌甲酯氯安酮突触可塑性海马脑片
- Sclool钠盐对小鼠皮层和海马cAMP水平的影响
- 1991年
- 肌肉注射SCIOOI钠盐50mg/kg,100mg/kg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皮层和海马的cAMP水平,提示SCIOOI钠盐的抗菌、镇前作用可能与cAMP有关。
- 黄梅谢扬高柴慧霞陈启贤吴前
- 关键词:CAMP癫痫
- SC1001钠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痫样放电的影响
- 1991年
- 本实验采用离体海马脑片技术,在20只SD大鼠海马脑片上初步观察了SC1001钠对马桑内酯(CL)所致海马CAl锥体细胞痫样放电活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SC11001钠的抗痫作用机理提供线索。
- 吴前谢扬高柴慧霞郭亮刘晓兰
- 关键词:锥体细胞海马脑片痫样放电细胞外记录
- SC1001钠盐对小鼠皮层和海马cAMP水平的影觉
- 1991年
- WC1纯系30~45天龄小鼠58只, 雌雄兼有,按配对方式分为4组:Ⅰ组和Ⅱ组分别肌肉注射SC1001钠盐50mg/kg和100mg/kg,每日一次,连续7天,于末次注射药后1.5h置液氮处死。Ⅲ组,肌肉注射SC1001钠盐100mg/kg,Ⅵ组为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
- 黄梅谢扬高柴慧霞陈启贤吴前
- 关键词:肌肉注射海马组织CAMP水平鼠皮运动皮层
- 合成抗痫药SC1001Na对海马脑片锥体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
- 1991年
- 经典制备海马脑片,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1.5小时后进行实验,施予锥体细胞顺向或逆顺向刺激,玻璃微电极记录SAl区细胞群集峰电位(PS)。低镁模型实验:脑片记录正常PS后改用低镁ACSF灌流。
- 吴前谢扬高柴慧霞
- 关键词:锥体细胞海马脑片突触传递人工脑脊液
- 合成抗痫新药SC1OO1Na对海马脑片锥体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
- 1992年
- 目前认为抗痫药可通过抑制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和增强GABA能的 IPSI发挥作用。SC1001Na是一种合成抗痫药。本实验在47只SD成年大鼠海马脑片上运用低镁模型及双脉冲抑制模型观察了该药对锥体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经典制备海马脑片,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1.5小时后进行实验。
- 吴前谢扬高柴慧霞
- 关键词:锥体细胞海马脑片突触传递N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