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彤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观察
  • 2篇免疫
  • 2篇病理
  • 2篇病理观察
  • 2篇肠癌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胸腹
  • 1篇胸腹水
  • 1篇胸腹水细胞
  • 1篇胸水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管母细胞瘤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异构酶

机构

  • 7篇重庆市涪陵中...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吴彤
  • 4篇刘定荣
  • 3篇张世琼
  • 3篇傅春玲
  • 3篇卫惠杰
  • 3篇刘凤
  • 3篇李伟
  • 2篇罗敏
  • 1篇吴鹏
  • 1篇唐楠
  • 1篇肖海燕
  • 1篇周琪
  • 1篇阎晓初
  • 1篇盛明洪
  • 1篇张璇
  • 1篇刘国辉
  • 1篇任俊伟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散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散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临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学形态显示肿瘤由2种成分构成:即不同成熟阶段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网之间丰富的间质细胞。免疫组化:肿瘤间质细胞特征性地呈现α-Inhibin、vimentin、NSE和S-100(+),毛细血管壁CD34(+)。特殊染色显示苏丹Ⅲ(-)。结论散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少见的肿瘤,属于肾良性间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瘤的确诊。
卫惠杰任俊伟刘定荣吴彤刘凤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免疫组化
伴有结节性筋膜炎样间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伴有结节性筋膜炎样间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伴有结节性筋膜炎样间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9岁。肿块位于甲状腺右叶,边界清楚,切面灰白色。组织学见肿瘤主要由上皮及间质两种成分组成,上皮成分具有典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约占40%;间质主要由长梭形细胞组成,排列呈束状或编织状,细胞胞质丰富,细胞核染色质细腻,可见清楚小核仁,少量细胞有轻度非典型性,偶见核分裂象,间质成分约占60%。免疫组化示上皮细胞CK19、TG和TTF1(+),梭形细胞SMA和vimentin(+)。结论伴有结节性筋膜炎样间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亚型,其梭形间质细胞具有肌纤维母细胞特征,该亚型的预后与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相似。鉴别诊断包括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纤维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未分化癌等。
刘定荣阎晓初傅春玲卫惠杰吴彤刘凤李伟
关键词:乳头状癌甲状腺间质
大肠癌E-钙黏附素表达与耐药相关基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E-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和多药耐药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Topo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E-cad与大肠癌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联合检测E-cadherin、P-gp、GST-π、TopoⅡ在84例大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大肠黏膜上皮细胞中E-cad均呈阳性表达,大肠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表达率为43.3%;高、中分化腺癌E-cad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E-cad表达阳性组P-gp、GST-π显著高于E-cad表达阴性组(P<0.05),而E-cad表达阳性组TopoⅡ表达则显著低于E-cad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表明E-cad表达与大肠癌原发性耐药相关。
罗敏周琪张世琼吴彤
关键词:大肠癌E-钙黏附素耐药
超声造影引导下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下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以及不同肺肿瘤增强模式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以胸部CT检查且二维超声能清楚显示的42例(42个)肺周围型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CEUS观察病变峰值强度、增强指数。随后在CEUS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病灶增强明显的部分,避开无增强坏死区域,全部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做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 42例患者均接受经皮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癌22例(其中2例为黏液腺癌),中高分化鳞癌8例,低分化鳞癌6例,小细胞癌6例。肺腺癌MVD、CEUS峰值强度及增强指数均高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鳞癌CEUS峰值强度及强度指数均与其MVD呈正相关(P<0.01)。腺癌中12例(54.55%)出现瘤体内坏死区,鳞癌中9例出现瘤体内坏死区(64.29%),小细胞癌4例(66.67%)出现瘤体坏死区。结论 CEUS能够反映不同类型肺肿瘤的增强模式差异,有助于周围型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准确指导穿刺活检取材,分析肿瘤MVD,作为抗血管治疗的依据。
吴鹏张璇肖海燕唐楠吴彤刘国辉盛明洪况守凤
关键词:活检超声造影微血管密度
大肠癌组织中P-gp和GST-π及Topo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nsferase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DNA topoisomeraseⅡ,Topo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联合检测P-gp、GST-π和TopoⅡ在84例大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P-gp、GST-π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4%(60/84)和75.0%(63/84),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8/20和11/20),χ2值分别为6.91和3.14,P均<0.05;P-gp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相关,高分期P-gp表达(86.7%、39/45)较低分期(65.5%、19/29)高,χ2=5.28,P<0.05;Topo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5.3%(38/84),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65%(13/20),χ2=0.382,P>0.05;高、中和低分化腺癌P-gp(87.5%、80.7%和54.5%)和GST-π(87.5%、82.5%和54.5%)的表达率由高到低;TopoⅡ的表达率由低到高(37.5%、45.6%和63.6%)。淋巴结转移组P-gp和GST-π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P-gp、GST-π和TopoⅡ均在大肠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gp、GST-π和TopoⅡ对于大肠癌化疗方案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罗敏张世琼吴彤
关键词:糖蛋白类
液基细胞学及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14例胸腹水标本,比较液基细胞学和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对可疑阳性和阳性的病例做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进一步判断细胞的良恶性及组织来源。结果 114例胸腹水标本中,液基细胞学诊断阳性36例(31.58%),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诊断阳性55例(4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5例恶性胸腹水,胸水45例,腹水10例;胸水中肺腺癌32例,小细胞肺癌3例,乳腺癌4例,子宫内膜癌1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1例,来源不明4例;腹水中卵巢癌2例,消化系统肿瘤1例,子宫内膜癌1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1例,来源不明5例。结论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可以明显提高胸腹水阳性检出率,并帮助判断组织来源。
傅春玲刘定荣吴彤卫惠杰张世琼李伟方静杨艳刘凤
关键词:胸水腹水液基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
C-erbB-2、PCNA、P53、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C-erbB-2、PCNA、P53、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C-erbB-2、PCNA、P53、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P53、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85.0%、53.3%、30.0%。C-erbB-2、P53、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PCNA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C-erbB-2、P53和Ki-67是评价乳腺癌预后的较好指标,C-erbB-2、PCNA、P53和Ki-67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病理临床特征。
刘定荣吴彤李伟傅春玲
关键词:PCNAP53KI-6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