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必锋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5篇心脏
  • 5篇术后
  • 4篇动脉
  • 4篇再同步
  • 3篇导管术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心导管
  • 3篇心导管术
  • 3篇心导管术后
  • 3篇心脏再同步
  • 3篇诊治
  • 3篇特发性
  • 3篇假性动脉瘤
  • 3篇彩色多普勒
  • 3篇彩色多普勒超...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心血管

机构

  • 14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嵊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吴必锋
  • 9篇胡晓晟
  • 8篇郑良荣
  • 4篇连苗军
  • 4篇耿隽超
  • 3篇陶谦民
  • 2篇陈瑶
  • 2篇陈君柱
  • 2篇郑哲岚
  • 1篇严卉
  • 1篇朱建华
  • 1篇夏淑东
  • 1篇全军民
  • 1篇周逸蒋
  • 1篇牟芸
  • 1篇金建美
  • 1篇姚磊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致心脏损伤后综合征一例
2007年
患者男性,73岁,发作性心悸、胸闷3年.再发4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3℃.血压145/65mmHg(1mmHg=0.133kPa),心率80次/min,心、肺听诊无异常。血常规、血生化、心肌酶学和T3、T4检查正常。12导联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异常。诊断:室胜心动过速(室速)待查,于2005年12月6日行射频消融(RFCA)术。
胡晓晟郑良荣陈瑶吴必锋连苗军
关键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综合征心脏损伤12导联心电图发作性心悸
肺动脉肿瘤、肺动脉血栓超声鉴别诊断
原发性肺动咏肿瘤是原发于肺动脉主干或肺动脉瓣组织的肿瘤,多数为恶性肿瘤.发展迅速, 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不具有特征性。与慢性肺动脉栓塞难以鉴别。常在手术中得以确诊。通过病
吴必锋
文献传递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形成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M)合并左心室室壁瘤(1eft ventricular aneurysm,LVA)形成的发生率及其血液动力学和心脏电生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至今诊断为IDCM的患者的病历资料,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缺血性心肌病同时经左心室造影证实合并LVA形成者入选为研究组。随机入选12例性别、年龄及左心室内径大小匹配的IDCM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98例IDCM患者中有6例患者证实同时合并LVA形成,发生率为0.60%。研究组的左心室收缩期最大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130±10)mmHg(1mmHg=0.133kPa)比(117±9)mmHg,P〈0.05]。研究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272±57)ml比(207±60)ml,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略低于对照组[(27±9)%比(35±6)%,P=0.09]。室性心律失常在研究组的发生率更高。结论IDCM合并LVA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合并LVA的IDCM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左心室收缩期压力升高,而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夏淑东吴必锋金建美陈君柱
关键词:心肌病扩张型心脏室壁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引导下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心导管术后穿刺部位出现局部肿块、听诊闻及血管杂音的30例疑有假性动脉瘤患者。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50~77岁,平均63岁。患者...
吴必锋郑良荣胡晓晟连苗军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医源性假性动脉瘤
文献传递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术后管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术后管理是确保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完成CRT装置的植入不是治疗方案实施完成,而是治疗刚刚开始。术后需要将药物治疗方案和剂量进行调整。通过规范的装置随访,对各项参数进行检测设置,可及早发现术...
郑良荣耿隽超胡晓晟吴必锋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处理
文献传递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致心脏损伤后综合征1例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ostcardiac injury syndrome,PCIS)是指心脏受到各种损伤后出现的以心包、胸膜和肺实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该综合征最初用来描述发生于心脏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迟发的心...
胡晓晟郑良荣陈瑶吴必锋连苗军
文献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
<正>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成为介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3%—8.0%(1)。彩色多普勒二维图像的分辨率和彩色血...
吴必锋郑良荣胡晓晟连苗军
文献传递
以心包炎为首发表现的成人Still病一例及文献综述
牟芸郑哲岚姚磊吴必锋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术后管理被引量:6
2009年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术后管理是确保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完成CRT装置的植入不是治疗方案实施完成,而是治疗刚刚开始。术后需要将药物治疗方案和剂量进行调整。通过规范的装置随访,对各项参数进行检测设置,可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予以处理。可利用超声监测进行房室间期(AV)和左右心室间期(VV)的设置。装置自动程序优化AV和VV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郑良荣耿隽超胡晓晟吴必锋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处理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超声技术评价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淀粉样变的应变指标及预后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超声技术(3D-STI)对左室收缩功能保留的心肌淀粉样变进行评估,并与肥厚型心肌病相鉴别,同时对预后作判断。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左室射血分数保留(LVEF≥50%)的心肌淀粉样变患者共32例及诊断明确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4例,并设经过门诊体检的健康对照组16名,分别利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3D-STI对各组指标进行测量,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指标差异,采用Kaplan-Meier及Cox作生存回归分析。结果通过3D-STI测得两组整体径向应变(16%±7%比23%±9%)、左室各壁达峰时间差(52ms±17ms比77ms±25ms)、Sokolow-Lyon指数(20mm±6mm比34mm±14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其中整体径向应变、左室各壁达峰时间差、sokolow-lyon指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0.812和0.832。生存分析显示,整体面积应变、房间隔厚度为生存预后的强烈预测因子。结论对于收缩功能保留的心肌淀粉样变的鉴别诊断,不同于常规超声心动图的是,三维斑点追踪显像应变指标可以与肥厚型心肌病相鉴别,体现出明显的诊断优势,结合面积应变及房间隔厚度可对生存预后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俞子恒吴必锋周逸蒋严卉朱建华
关键词:淀粉样变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