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咏梅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论广西企业并购中的政府参与
- 2001年
- 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西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拉开了序幕,如今广西国有企业并购正迅速展开.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政府在当前企业并购中的作用呢?本文联系广西实际试作分析.
- 李传珂周咏梅
- 关键词:企业并购并购重组
- 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审美转化
- 2006年
- 德育的过程是一个蕴涵美、展示美、发现美、实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德育实践活动应当不断引导大学生去感知、体验和领悟德育过程各个环节中的美感,从而建立真正综合性、系列性、多功能的审美化的德育实践活动。
- 周咏梅
- 关键词:德育审美
- 壮族山歌在广西壮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运用探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广西壮族地区有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较好的群众基础,如果在传播方式上更多地融入地域特色,通过不断摸索,逐渐形成系统、完整、可操作性较高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体系,将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优化广西壮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要努力朝着本土化、通俗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 周咏梅李传珂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
- 儒家道德思想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2
- 2003年
- 儒家学说从性善的人性假设出发 ,以和谐为价值观念 ,为实现圣贤的理想人格 ,建构了一套以仁、义、礼、智、信“五常德”为基本原则的道德规范体系 ,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道德精神财富 ,这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仍有借鉴作用。有必要引入儒家“仁”的思想 ,养成大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习惯 ;引入儒家“义”的观念 ,建立大学生现代义利观 ;引入“礼”的观念 ,树立大学生文明健康的道德形象 ;引入儒家强调“仁且智”的观念 ,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 ;引入“信”的道德观念 ,提高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
- 周咏梅
- 关键词:儒家道德思想高校道德教育理想人格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精神
- 论高校校园文化审美法则被引量:2
- 2008年
- 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审美特性,通过强化校园文化审美法则,增强校园文化在道德教育上独特的魅力,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审美素养,进而提升道德素养的目的,使校园文化更具活力。
- 周咏梅李传珂
-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审美法则
- “天人合一”与高校德育的审美选择被引量:1
- 2005年
- 高校德育审美探索是当前高校德育改革的趋势。中国"天人合一"传统美学思想以"和谐"为核心,在人生境界上强调物我交融,在人际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以"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为依据进行德育审美探索,通过审美主体的内化和外化以实现道德人格。
- 周咏梅
- 关键词:德育工作高校审美教育大学生
- 广西证券市场对国有企业兼并的影响及对策
- 2001年
- 一、证券市场对企业兼并的一般作用(一)有利于国有企业进行壳式重组.所谓"壳"或"壳资源",就是上市公司.在我国,股票发行要遵守"总量规定、额度分割"的制度,企业上市门槛多,上市的额度又相对较少,同时配股又受到证监会的严格限制,所以,很多国有企业利用"壳"资源来规避额度管制,壳式重组成为我国企业兼并的热点.完善的证券市场,将极大地推动企业借壳上市、买壳上市、受壳上市,从而推进企业在股市上的兼并.
- 李传珂周咏梅
- 关键词:企业兼并法人股股本总额企业买壳上市借壳上市流通性
- 审美化的德育实践活动探析被引量:2
- 2005年
- 人的品德和个性均形成于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是人的品德和个性形成的决定因素。德育实践活动是品德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人格内外交流的基础。审美化的德育实践活动以美的外在形式及美的内涵引导学校德育转向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从书本转向实践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讲授转向社会活动的开展。
- 周咏梅李传珂
- 关键词:审美德育实践
- 审美教育与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被引量:1
- 2008年
- 审美教育处处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子,可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审美可以发展思维的敏锐性,审美可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审美可以发展思维的综合性,审美可以发展思维的批判性,审美可以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 周咏梅李传珂
-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教育创新思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探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学生能否通过研究性探究,撰写研究性论文而有效提升理论思维能力,教师的指导是关键。教师的指导应主要围绕解决学生写作研究性论文兴趣不高和撰写研究性论文的思路不清这两个"问题"来开展。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循循善诱地指导学生"浅入深出"、"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论文的撰写,训练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犀利地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
- 李传珂周咏梅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