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好友可信度与9~12岁儿童信任的关系及其发展被引量:2
- 2013年
- 以361名9~12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同伴互评和同伴提名的方法考察了好友可信度与9~12岁儿童信任的关系,以及年龄在好友可信度与儿童信任关系上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好友可信度对儿童信任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其次,年龄在好友可信度与儿童信任的关系上具有调节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友可信度对儿童信任的正向预测作用也随之增大。
- 李庆功周小梅徐芬
- 关键词:信任儿童社会化小学儿童
- 大学生外显、内隐自信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外显、内隐自信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个人评价问卷(PEI)和内隐联想测验(IAT),分别对120名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外显、内隐自信进行测量。结果 1内隐自信效应存在,即个体有将自我概念与自信类的特征概念相联系的倾向(P<0.01);2男生与女生的外显自信存在显著差异(t=-3.971,P<0.001),内隐自信不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与个体外显自信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与外显自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各因子与个体内隐自信无显著相关。结论 1大学生内隐与外显自信为2个独立的系统;2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外显自信关系较为密切,与内隐自信关系相对独立。
- 何华敏胡媛艳周小梅
-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内隐联想测验
- 3~5岁儿童基于能力特质进行信任判断的策略及其发展被引量:9
- 2012年
- 研究采用对偶选择的范式考察了3~5岁儿童基于能力特质进行信任判断的策略。让144名3~5岁儿童在面对能力强和不挑食这两类人时做出信任判断。结果发现3~4岁儿童的信任判断受老师评价偏向的影响,他们的信任选择与老师评价偏向一致。5岁儿童的信任判断则不受老师评价偏向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3~4岁儿童信任判断的策略是依据特质效价,5岁儿童的策略是依据特质意义。
- 李庆功徐芬周小梅
- 关键词:信任特质理解学前儿童
- 3~4岁儿童基于可信度特质的信任判断:特质间差异和年龄特点被引量:10
- 2012年
- 研究采用对偶选择的范式,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96名3~4岁儿童基于可信度特质的信任判断。研究同时测量儿童基于可信度特质(能干、友好和诚实)的信任判断能力和针对这些特质的好坏评价能力。结果发现:(1)信任判断的正确率在3种可信度特质间不存在差异。(2)在信任判断之后再进行好坏评价的情况下(实验一),4岁儿童信任判断的正确率高于3岁,在控制好坏评价能力之后,年龄差异依然存在。(3)在信任判断之前先进行好坏评价的情况下(实验二),则信任判断的正确率不存在年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不是因为好坏评价能力的缺陷,而可能是任务本身较重的认知负荷使得3岁儿童不能像4岁儿童那样自发地依据特质的效价信息进行信任判断。
- 李庆功徐芬周小梅
- 关键词:信任特质理解学前儿童
- 大学生学业拖沓心理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
- 2013年
- 大学生的学业拖沓一种自我监管的失败,它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与个体的认知、归因及人格等内部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从内因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学业拖沓的形成,针对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 周小梅
- 关键词:拖沓心理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