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平

作品数:111 被引量:299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建筑科学
  • 37篇交通运输工程
  • 27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0篇隧道
  • 15篇围岩
  • 11篇公路
  • 9篇屏蔽氢离子模...
  • 8篇铁路
  • 8篇衬砌
  • 7篇公路隧道
  • 6篇数值模拟
  • 6篇隧道工
  • 6篇隧道工程
  • 6篇隧道围岩
  • 6篇昔格达地层
  • 6篇广义量词
  • 6篇值模拟
  • 5篇掌子面
  • 5篇开挖
  • 5篇寒区
  • 5篇寒区隧道
  • 5篇钢纤维
  • 5篇高架

机构

  • 89篇西南交通大学
  • 23篇四川师范大学
  • 14篇西南民族大学
  • 9篇西南民族学院
  • 5篇四川大学
  • 4篇石家庄铁道大...
  • 4篇中国铁路设计...
  • 3篇中铁二院工程...
  • 2篇河北省交通规...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2篇中铁第一勘察...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北京信息工程...
  • 1篇西昌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铁十八局集...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四川省冶金地...
  • 1篇中铁八局集团...
  • 1篇中铁二院重庆...

作者

  • 111篇周平
  • 60篇王志杰
  • 32篇徐海岩
  • 23篇姜明
  • 13篇赵启超
  • 6篇王李
  • 4篇李志业
  • 4篇付强
  • 4篇徐扬
  • 4篇何川
  • 4篇赵晓彦
  • 3篇夏勇
  • 3篇李萍
  • 3篇程新路
  • 3篇杨宝
  • 3篇王国栋
  • 3篇王顺意
  • 2篇龚伦
  • 2篇孙西芃
  • 2篇肖培

传媒

  • 11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铁道工程学报
  • 5篇隧道建设(中...
  • 4篇模糊系统与数...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现代隧道技术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西南民族学院...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路基工程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公路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核聚变与等离...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11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14篇2018
  • 10篇2017
  • 1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岩地层隧道变形-劣化-灾变机制与控制研究
我国西南和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一种具有侵蚀性的特殊地层——盐岩地层(Na Cl),工程特性表现为“溶解性”、“膨胀性”、“腐蚀性”和“易变性”,盐岩地层地下工程活动受到水环境、应力变化和化学反应等影响极易造成基底溶蚀空洞和...
周平
关键词:隧道工程多场耦合
季节性寒区隧道保温隔热层厚度计算方法被引量:6
2022年
为了解决冻结锋面移动带来的保温层厚度不足的问题,以河北延崇高速棋盘梁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季节性寒区隧道冻结锋面的移动规律进行探究,得出考虑冻结锋面移动规律的保温隔热层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同一断面内,较厚的仰拱填充对温度的传递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冻结锋面在拱顶处的深度大于边墙处的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冻融循环的反复进行,季节性寒区隧道的冻结锋面深度会逐渐加深,最终趋近于一稳定值。不同断面的冻结锋面最终稳定深度与断面处年平均温度呈现线性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变幅呈现非线性相关的关系。基于冻结锋面移动规律,对保温隔热层厚度计算公式中的冻深参数进行了修正,保证了保温层长期有效服役。
于建游姜逸帆林铭马印怀刘志忠王志杰周平
关键词:温度场数值模拟
层厚比对互层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探究被引量:13
2019年
研究目的:互层围岩开挖易出现台阶溜垮、涌水涌砂等现象,为安全施工,本文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第四系土砂互层地层隧道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层厚比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土砂互层地层隧道围岩,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层厚比变化趋势相反;(2)两层土砂互层地层围岩随着土层所占比例的增加,隧道拱顶沉降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两层、三层土砂互层地层围岩土砂比为1∶1或1∶1∶1均匀分布时,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最小,初期支护结构主应力差最小,围岩稳定性最好;(3)不同层厚比土砂互层地层隧道,拱脚水平位移比拱肩水平位移更大,波动范围更广,隧道施工中应尤其加强对拱脚位置处的支护;(4)本研究结果可为土砂互层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互层地层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王志杰徐海岩唐力王岩周平夏勇
关键词:围岩稳定性
蒙华铁路阳城隧道土砂分界地层分界面位置对围岩稳定性影响探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解决隧道穿越土砂分界地层的围岩稳定性问题,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数值试验等研究方法对土砂分界地层围岩稳定性进行探究,重点探讨地层种类及其厚度变化对围岩变形、塑性区扩展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单一地层,土砂分界地层会影响洞周应力分布,分界面处围岩容易先出现塑性区,且土砂分界地层围岩变形性质与软弱的全砂岩地层更为接近; 2)在土砂分界地层分界面处会产生较大的水平收敛,易出现拉应力; 3)土砂分界地层中,随着砂层所占比例的增大,拱顶沉降和洞周收敛不断增大,且分界面所在台阶处支护结构的应力发展会提前达到更高的峰值; 4)当分界面出现在上台阶时,围岩会产生极大的塑性变形,支护结构承受相对较大的应力,是土砂分界地层中最不利的分界情形。
王志杰李瑞尧徐海岩唐力徐君祥周平
关键词: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
基于层次可拓模型的高地温隧道人员防护设计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解决高地温隧道作业人员由于身处高温环境工作效率低、身体不适等状况,从地质条件、施工条件、隔热降温措施、地理条件等4个方面及其下属19个二级指标建立人体舒适度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其中固定指标总权重为0.338 7,而可控指标的总权重为0.661 3。随后给出人员舒适度评价等级,基于可拓理论结合尼格隧道的人员防护措施及地质资料定性及定量地对该隧道人员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建立高地温隧道人员防护设计流程体系,并对尼格隧道人员防护初步设计进行优化,并经过现场反馈情况证明该方法的可靠性。此外该方法具有普适性,能够指导其他高地温隧道的人员防护设计。
王志杰林铭姜逸帆邓宇航魏子棋李金宜韩敬泽周平
关键词:隧道工程高地温层次分析法
改进的屏蔽氢离子模型中量子修正Δ_nl的推算被引量:3
1999年
此文用等电子系列实验抛物线关系推算出了改进的屏蔽氢离子模型中量子修正Δnl的值。
姜明程新路周平李萍
关键词:屏蔽量子修正电离势
延崇高速公路金家庄特长螺旋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及保温层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为揭示寒区螺旋隧道温度场时空分布规律,依托金家庄特长螺旋隧道,采用现场监测方法研究寒区螺旋隧道温度场变化规律。基于此,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三维模型探究进口风速风温对温度场的影响,并拟合结果数据获得保温层敷设长度计算公式。研究表明:1)随着进洞深度的增加,进、出口洞壁处空气年平均温度上升,而年温度振幅减小;出口年温度振幅变化幅度略小于进口。2)隧道贯通后,洞内温度受两侧洞外相对低温的共同作用,同一断面处年平均温度下降,年温度振幅增大。3)隧道在直线段温度场分布规律与同条件的直线隧道一致,从曲线段开始内外径温度曲线发生分叉,外径侧温度较直线隧道温度大;而内径侧温度反之。4)进口风速越大、风温越低,对隧道温度场越不利,通过拟合公式,金家庄特长螺旋隧道进口的保温层长度至少需要1239 m。
马印怀林铭姜逸帆张国祥国莉王志杰雷飞亚周平
关键词:寒区隧道温度场保温层
改进的屏蔽氢离子模型中量子修正对离子能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探讨了改进的屏蔽氢离子模型中壳层平均的量子修正数Δnl对离子能量的影响 ,给出了高Z高剥离态离子忽略Δnl后计算的离子能量偏差较小的结论 .
姜明周平付强
关键词:屏蔽氢离子模型量子修正离子能量
降水井管及其滤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水井管及其滤水结构。该降水井管包括井管、与井管一端相连的滤水结构,所述滤水结构包括与井管连通的一端封闭的开缝管、设置于开缝管外侧的粗滤层、设置于开缝管内的精滤组件。由此通过外接泵泵入的水先经过粗滤层...
王志杰徐君祥徐海岩李瑞尧唐力王如磊周平夏勇王丽庆
文献传递
高速公路隧道衬砌结构病害整治技术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以麂子岗隧道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将左线和右线衬砌结构病害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自然地质条件及病害成因机理提出较为完备的整治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整治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如下:(1)对比统计分析左线、右线衬砌结构病害,得到在横断面不同位置及纵向里程上病害的分布规律及差异;(2)在横断面位置上,拱顶和拱腰处衬砌裂损及厚度不足病害最严重;在纵向里程上,左线、右线在ZK1963+600~ZK1964+180段多种衬砌结构病害均大量集中分布,建议加强对该区段的地质监测、衬砌结构健康状况检测及病害整治工作;(3)运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套衬加固及钢带加固前后衬砌结构的受力进行模拟,得到衬砌厚度不足病害整治前后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及变化,对衬砌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检验,证明相应整治措施有效。
王志杰徐海岩周平赵启超关笑
关键词:公路隧道整治措施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