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海
- 作品数:34 被引量:5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宁波诺丁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理学更多>>
- 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被引量:70
- 2010年
- 本文重新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1998以后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将劳动再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同时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88—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份额显著提升以及原始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扩展MRW增长框架后,研究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经济增长过程要素的非均衡增长密切相关。物质和人力资本高增长带来相应要素收入份额的增长,原始劳动缓慢增加使其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利用1995—2007年要素增长数据,研究发现物质资本稳定增长、人力资本增速放缓以及原始劳动停滞增长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将原始劳动与最低工资相联系,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回报不匹配是理解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的关键。
-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
-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人力资本要素收入份额非均衡增长
- 保险资金投资可转债市场的策略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一、可转换债券的特征
可转换债券是在普通公司债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衍生品种,属于选择权的公司债券,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三个方面的部分特征。首先,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发行时规定利率和期限,有按时付息及偿还本金的义务。投资者可以选择一直持有债券直到期末,收取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其次,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最重要的性质,也是它的标志性质,可转换债券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投资人与筹资者双方事先约定的价格与条件转换成该发行公司的普通股股票。
- 肖文周明海蔡尔津
- 关键词:保险资金投资可转债市场可转换债券金融衍生品种公司债券选择权
- ZJHJKJ战略发展研究
- 周明海
- 中国劳动力迁移决定因素研究综述被引量:21
- 2021年
-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21世纪以来劳动力迁移新特征和政策演变,综述影响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因素。结果显示,尽管决定微观个体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因素较多且各不相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迁出地土地要素的制约作用,迁入地收入因素的吸引作用,以及迁入迁出地间移民网络的桥梁作用。近10年,城乡融合和区域平衡的包容性发展弱化了迁出迁入地的"推拉"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则要求迁移和流动方式从低技能劳动力的单向迁移向高素质人才的双向流动转变。因此,劳动力迁移政策已从是否允许劳动力迁移转向如何促进劳动力、人才畅通有序流动,这对未来劳动力迁移和流动提出了新挑战。据此,文章从现实背景和重点问题两方面切入,提出未来中国劳动力迁移和流动可能的研究方向。
- 姚先国冯履冰周明海
- 关键词: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投资
- 长期居住意愿对流动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7年
- 文章利用国家卫计委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考察长期居住意愿对流动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并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有长期居住意愿的流动人口人均月消费达1360元,比其他流动人口高出13.9%。有长期居住意愿流动人口的住房消费支出增加20.7%,使其占总消费比重提高1.3%,在所有支出中影响最大。长期居住意愿对省内流动人口的住房消费支出影响比跨省流动人口更大,增幅达28.3%。文章认为,在当前的户籍制度下,政府可以通过居住证制度合理引导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加快流动人口从个体迁移向举家迁移转变,增加其在流入地的消费支出,尤其是住房的消费支出,为进一步的户籍改革提供基础。
- 周明海金樟峰
- 关键词:流动人口住房消费
- 长期居住意愿对流动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 为了更好地考察流动人口居住稳定性对其消费的影响,本文从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的视角探讨其在流人地的消费行为,并为户籍制度进一步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 周明海金樟峰
- 关键词:流动人口户籍制度
- 农村劳动力外流、区域差异与粮食生产被引量:139
- 2013年
- 农村劳动力外流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必然,但也会对流出地粮食产出带来影响。本文分区域对1978~2008年影响我国粮食产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修正现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已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主销区劳动力投入要素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因素已对粮食产出无显著性影响,复种指数成为粮食产出下降的主要因素。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缓解了粮食生产的内卷化现象,劳动力投入要素对粮食产出影响显著,复种指数影响不明显,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边际效应下降。由此本文提出,在城镇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快的背景下,应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不同区域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推动制度创新,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同时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 王跃梅姚先国周明海
- 关键词:劳动力外流粮食生产
- 财政分权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以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6
- 2008年
- 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财政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财政分权是财政改革中上下级政府财政权力分配的测度。从省级以下层面看,财政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以1985—2006年省级以下市(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得出的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从中央集中控制向完全分权的财政制度转变,将使经济增长率提高9.2个百分点。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是显著区别于先前诸如财政分成和财政包干的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它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增长。财政分权的正效应并不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私人投资所得的,而是使政府支出和私人投资用于效率更高的地方,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 肖文周明海
- 关键词:财政分权分税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财政支出经济增长
- 地方政府行为与绩效评价——基于浙江省四市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结合政府绩效评价的原则和内容,本文构建了评价地方政府绩效的体系。通过发放专家问卷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由浙江省四个地级市杭州、温州、金华、台州1992~2006年数据,结合权重数据,得到四市的评价结果。杭州在绩效评价中占绝对领先位置,但其优势随时间有所下降;金华列第二且具有较强的增长趋势,台州和温州绩效权重较为接近,前者呈缓慢增长趋势,后者下降趋势明显。排名结果优于以GDP指标为纲的评价体系,地方政府行为绩效的差异可以通过各市的发展模式解释。
- 肖文周明海
- 关键词:政府绩效层次分析法
- 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被引量:12
- 2012年
- 收入分配研究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不同时期收入分配的研究重点不尽相同。早期收入分配理论集中于功能性收入分配,主要探讨国民收入在各生产要素间的分配。新古典的边际主义解释以及劳动收入份额稳定使研究兴趣转移至规模性收入分配,探讨个体间收入差距及其扩大的原因。1980年代以来全球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使经济学界再次关注要素收入分配,形成了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并重的局面。然而,两种收入分配研究各自平行展开,却很少有研究关心两种分配的相互关系。本文在梳理收入分配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联系的理论和实证思路。
- 周明海姚先国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