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小为

作品数:20 被引量:292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教育
  • 6篇教学
  • 4篇科学教
  • 4篇课堂
  • 3篇学科
  • 3篇科学教育
  • 2篇学科学
  • 2篇小学科学
  • 2篇科学课
  • 2篇科学课堂
  • 2篇课程
  • 2篇课堂教学
  • 2篇绘本
  • 2篇教师
  • 1篇颠覆
  • 1篇学分
  • 1篇学科能力
  • 1篇学问
  • 1篇学习进阶
  • 1篇学业

机构

  • 20篇西南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北碚区...
  • 1篇重庆市教育科...

作者

  • 20篇唐小为
  • 4篇陈坤
  • 2篇牛丹
  • 2篇李琴
  • 1篇谭静
  • 1篇邵发仙
  • 1篇唐韧
  • 1篇宋乃庆
  • 1篇李佳
  • 1篇丁邦平
  • 1篇张艳红

传媒

  • 2篇教育研究
  • 2篇出版科学
  • 2篇湖北教育(科...
  • 2篇教育界(高等...
  • 1篇课程.教材....
  • 1篇地理教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中国考试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江西教育(综...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育评价的困境与变革被引量:12
2017年
核心素养作为时代发展转动、社会变革推动与教育实践与探索合力作用下的产物,涵盖认知性和非认知性两个方面的素养。核心素养具有内隐性、情境性、跨领域性和生长性等特性,传统以纸笔测验为主、量化为基准的评价模式难以配套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只有理解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厘清教育评价的价值逻辑,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本体功能。基于核心素养的特性,应制定二级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因子,建立多元化反馈渠道,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在真实情境场域中测评素养所涵盖的内容,通过动态化的评价过程全方位地监督与反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教育评价的转动的"标杆"效应引导我国核心素养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的落实。
陈坤唐小为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评价
国外迷思概念研究进展的探析及启示被引量:17
2019年
迷思概念作为课程与教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尚缺乏与迷思概念相关的、成熟的课程与教学经验可借鉴,国外则已相对成熟。近几十年以来国外对迷思概念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以多种取向为视角对迷思概念本质、意涵及存在形式进行了本体论的探讨。以多种研究工具为凭借对迷思概念的来源与成因进行了认识论方面的探查。以多种理论为基础对迷思概念的转变条件、心理过程机制、转变模型进行了方法论的探究。国外迷思概念相关探索研究为我国概念教学与研究提供价值参照与理论启示:一是要继续丰富研究视角与采用多元研究方法;二是要提升迷思概念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与针对性;三是要重视概念史与概念进阶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陈坤唐小为
关键词:迷思概念
课堂教学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当今,教育从知识本位为主的"三维目标"走向以强调能力为主的"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作为对人才培养的理念新导向,其落实需要找到抓手和着力点,否则核心素养的培育就会出现被"悬置"的可能。明确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厘清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逻辑体系,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逻辑起点。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主阵地,三维目标作为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是核心素养具体化、精确化、深化的路向。课堂教学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特性出发,以问题链设计为导向,通过创设多维的问题情境,建构起"交流—互动"课堂,以学生学习力的生长为基点,实现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的转变。
陈坤唐小为
我国高师教育课程衔接的意蕴、困境及策略被引量:7
2017年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素养养成和提升的关键,通过对三所高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衔接存在着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线型"加法"逻辑组合;教育通识类课程与学科教育类课程机械"拼盘";教育理论性课程与教育实践性课程相脱节;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课程"各自为政"等问题。突破该困境的路向在于调整课程模块结构,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建立"U—G—S"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实行"四年一贯制"的理论与实践互嵌新模式;做好课程管理与评价。
陈坤唐小为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衔接意蕴
师生个人认识论对科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对C市B区4年级师生科学测评的实证分析
2021年
为探究我国教师和学生个人认识论对学生科学学业成绩的影响,以C市B区43所小学的5009名4年级学生和43名科学教师为样本,对各领域师生个人认识论和学生的科学学业成绩建构多层线性模型,结果发现:学生在品位、审美领域的个人认识论水平和教师在物质世界知识领域的个人认识论水平对学生科学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教师个人认识论水平对学生科学学业成绩的影响与课堂探究的“质”关系更为密切。基于这些发现,提出3点建议:(1)应积极创设有利条件,促进小学生认识论发展;(2)要提高教师认识论水平,以提升探究式教学的“质”;(3)应从微观层面进一步探究教师个人认识论水平对学生科学学习的影响机制。
王婷李健唐小为
关键词:科学教学科学测评个人认识论
“科学探究”缘何变身“科学实践”?——解读美国科学教育框架理念的首位关键词之变被引量:121
2012年
在美国科学教育新框架中,首位关键词由"科学探究"变为"科学实践",这一变更折射出近20年来美国科学教育研究者扭转课堂探究模式化倾向的努力。探究模式化的根源,可追溯到"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在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的主导地位。框架使用"科学实践"一词,凸显了融合社会、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实践观。其实施要求理论性探究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并要求科学作为社会性活动的特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施展。
唐小为丁邦平
整合STEM发展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的有效路径分析被引量:105
2014年
STEM整合这一教育改革思路被介绍到我国后引发了争论。研究表明,科—数整合教育无需"引进",科—技整合教育有将科学教育带上培养"能工巧匠"歧途的风险,科—工整合才是最符合我国基础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的STEM整合类型。对1993年以来国外文献中30个科—工整合教育案例所做编码分析显示,其整合思路可归为应用延伸、工程框架、设计即探究三种。我国已有科—工整合尝试多借鉴工程框架思路,与国外同类案例相比,能达成"熟悉工程设计思路"的目标,但冷落了建构解释的探究目标。因此,我国基础科学教育借鉴科—工整合的重点应放在如下工作上:以已有科学课程为载体,开发整合与不同学科内容相关的工程设计任务;帮助教师把握整合教育目的,注重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组成研究团队,针对特定科学内容开发设计即探究型整合课程。
唐小为王唯真
关键词:基础科学教育
基于读者语境的幼儿绘本阅读乐趣创设策略被引量:2
2020年
根据语用学的语境理论分析幼儿绘本的读者语境,提出幼儿绘本应顺应幼儿的图文理解力和对物质世界与社会情感的认识,沿解读、认同、颠覆三条路径为他们创设阅读乐趣。创设解读乐趣应注意“文本留白”和语言儿童化;创设认同乐趣应抓住属于儿童的隐秘日常经验;创设颠覆乐趣应符合幼儿认知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重视幼儿独能鉴赏的“无意思”主题。
唐小为
美国水教育项目综述:比较与借鉴被引量:2
2010年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问题也随之全球化的现代社会里,如何有度有效地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改善环境质量,寻求生态、社会、经济等各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United Nations,1987)。培养关注环境,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探究、预防、治理环境问题的未来公民,已成为重大教育课题(UNESCO,1978;NAAEE,2000)。
唐小为
关键词:教育经济全球化环境问题社会稳定生态平衡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材料开发与利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文章通过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观察,总结提炼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开发和利用教学材料。
邵发仙周朝勇唐小为
关键词:教学材料小学科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