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秀 作品数:5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雅安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雅安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胎龄别体重Z评分法评价早产儿营养状况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采用纠正胎龄别体重Z评分法评估早产儿出院时营养状况,探讨其与胎龄、营养支持方式、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时间≥2周、出生胎龄28~37周的适于胎龄儿,分别按出生胎龄分组及按营养支持方式分组,回顾分析每组入、出院时纠正胎龄别体重Z评分情况。并比较出院时Z评分<-2组和≥-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每组患儿出院时Z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越大,出院时Z评分越低;营养支持力度越低,出院时Z评分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 Z 评分<-2组严重感染、贫血、呼吸暂停及呼吸衰竭发生率较Z评分≥-2组更高(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时营养状况均较出生时差,严重感染、贫血、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与早产儿的营养不良具有相关性,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改善其住院期间营养状况。 邹永蓉 李乔红 陈伟 高月 唐文秀 王才美关键词:早产 营养 Z评分 X射线与超声在鉴别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及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对比研究X射线胸片与肺部超声在鉴别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TTN)和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TTN及RD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TTN患儿纳入TTN组(54例),RDS患儿纳入RDS组(32例)。两组患儿均行肺部超声及X射线胸片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儿肺部超声与X射线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分析两组患儿超声影像表现。结果:两组患儿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肺部超声诊断TTN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以及正确指数分别为90.74%、92.11%、7.89%、9.26%和0.829,X射线诊断TTN分别为83.33%、84.21%、15.79%、16.67%和0.675;肺部超声诊断RDS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以及正确指数分别为81.25%、93.33%、6.67%、18.75%和0.746,X射线诊断RDS分别为87.50%、96.67%、3.33%、12.50%和0.842。X射线诊断RDS特异度明显高于TT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5,P<0.05)。结论:X射线与肺部超声均可有效诊断新生儿TTN和RDS,而肺部超声对TTN的诊断价值相对更高,X射线对RDS的诊断价值相对更高。 高月 邹永蓉 陈伟 唐文秀关键词:X射线 改良肺超声评分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预后的预测效能 2025年 目的:探讨改良肺超声评分(mLUS)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纳入122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BPD,分为无BPD组28例和BPD组94例;并根据BPD严重程度将BPD组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33例及重度组31例。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mLUS与患儿短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mLUS对短期临床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无BPD组及BPD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孕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出生后全身类固醇治疗、校正胎龄40周时呼吸支持情况及出院时的氧气需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mLUS与BPD严重程度、全身类固醇治疗、校正胎龄40周时呼吸支持情况及出院时的氧气需求均呈正相关(r=0.835,0.714,0.581,0.779;均P<0.05);LUS与BPD严重程度、全身类固醇治疗及校正胎龄40周时呼吸支持情况均呈正相关(r=0.766,0.637,0.571;均P<0.05),与出院时的氧气需求无相关性(r=0.601,P=0.153)。ROC曲线分析显示,mLUS预测BPD严重程度的AUC为0.944(95%CI0.877~0.981),LUS的AUC为0.852(95%CI0.764~0.917)。DeLong检验显示,mLUS与LUS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22,P=0.026)。结论:mLUS与BPD严重程度及其他短期临床结果显著相关,且能较好地预测新生儿的预后。 唐文秀 高月 陈伟 邹永蓉 梅林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 预后 胎龄别体重Z评分法评价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的分析 2014年 目的采用纠正胎龄别体重Z评分法评估极低出生体重儿入院时、恢复出生体重时与出院时营养状况,探讨其与出生时营养状况、生后营养支持方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出生胎龄28~33+6周,出生体重〈1500g,生后24h内入院,住院时间≥2周新生儿,分别按出生胎龄和营养支持方式、出院时营养状况分组,比较每组出生时、恢复出生体重时和出院时的Z评分,以及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每组患儿出院时Z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小出生胎龄组恢复出生体重时和出院时Z评分均高于大胎龄组;营养支持滞后组,恢复出生体重时及出院时Z评分均较积极组更低,滞后组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均更长;出生时Z评分越低,恢复出生体重时Z评分和出院时Z评分越低,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也越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较出生时差,并与宫内营养状况正相关;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改善其住院期间营养状况。 李乔红 邹永蓉 谭学蓉 唐文秀 高月 陈伟 王一关键词:早产 极低出生体重 Z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