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华
- 作品数:110 被引量:325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 工具性的宪法和宪法的工具性——以近代中国宪政历程为视角被引量:9
- 2004年
- 近代中国宪政跌宕起伏,多灾多难。在纸面上的宪法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其在价值追求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工具主义倾向。清末预备立宪首开恶端,孙中山的《临时约法》因人立宪,北洋军阀修宪争权,南京国民政府以党代政,本应弘扬民主政治、保护基本人权的宪法被当成改变国家的工具,变成当权者手中的玩偶和进行权力斗争的制胜利器。此种工具性宪法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回顾历史,以史为鉴,中国的宪政可谓任重而道远。新时代呼唤新宪政,走出宪法工具论的误区,民主政治应当成为共同追求的目标。
- 夏新华
- 关键词:近代宪法法文化宪政
- 清末民初湖南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及意义
- 2021年
- 随着法治湖南建设与基层治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单靠国家制定法已无法解决多元化的民商事纠纷等社会矛盾。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是前人为完善民商事立法、司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本文依托丰富的史料,廓清湖南民商事习惯调查的真实情形,反观其缘起、组织机构设置、调查方式、调查过程和调查成果等,总结其特色。同时,以地方法制史研究者的视角,反思当前民法典编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与民商事习惯调查研究之间的关系,认为民商事习惯是弥补民法典缺漏的良方,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法史学人应积极投入民商事习惯的整理与研究中,对其进行批判和转化,以期为法治建设作出贡献。
- 夏新华陈仁鹏
- 关键词:清末民初
- 终结,还是重构:对法系理论的超越——兼与黄文艺教授商榷被引量:9
- 2013年
- 法系理论是比较法研究中的基础问题,围绕该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近年来随着混合法系理论的出现和不同法律文化在各区域的融合发展,法系划分再次被学界热议。以此为背景,对黄文艺教授《重构还是终结——对法系理论的梳理与反思》一文展开商榷,论证法系理论的研究不能"消极终结",而需要"积极重构",对混合法系理论也不能一味批判,而需要理解探索,因为只有把握法律发展的混合趋势,才能使法系划分理论走出困境,走向未来。
- 夏新华张小虎
- 关键词:比较法
- 美国宪政主义与20世纪非洲宪政的发展被引量:11
- 2005年
- 非洲历来是美国全球战略锁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非洲的宪政发展很早就受到美国宪政思想和政治体制的影响。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非洲许多国家的宪政随着美国在全球推行政治民主化运动而出现重大转型 ,美国的宪政对非洲国家的宪政影响突出地体现为四个方面 ,即人权观念 ,联邦制 ,总统制与政党制以及司法审查制度等方面。通过分析采纳美国模式的原因和后果 ,可以看出非洲的宪政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 夏新华
- 关键词:宪政主义司法审查制度总统制政党政治民主化宪政思想
- 非洲国家独立后刑事法律的发展
- 2005年
- 一、刑法渊源多元化之发展非洲刑法渊源首先源自习惯法。虽然英国法史学家亨利·梅因基于对古代法的考察认为,法典越古老,其刑事立法就越详细和完备。但在早期非洲,习惯法的主体内容是民事法律,刑事法律部分较少,正如奥德一布朗(Orde-Browne)所言,非洲习惯法'与其说属于刑法性质,还不如说是属于民法性质,几乎所有最严重、最特别的犯罪都是采用类似于仲裁而不是惩罚的制度进行处理'。当然,习惯法中占主体地位的是民事法律这一点并不说明习惯法中没有刑事法的成分,非洲习惯法中仍有刑事法的内容。
- 赖早兴夏新华
- 关键词:刑事法律习惯法刑法刑事法惩罚
- 英国法在非洲的本土化被引量:20
- 2001年
- 英国法是非洲法律史上的一种重要外来法 ,因与非洲本土法文化存在质的差异 ,它在非洲的移植经历了曲折、艰难的过程。经过多种途径的本土化动态演变 ,英国法与非洲本土法冲突犹存 ,但融合是发展的大势。英国法文化对非洲社会的冲击及其本土化 ,充当了改变非洲传统法律、促使其历史进步的不自觉的工具。
- 夏新华
- 关键词:英国法法律移植本土化文化差异
- 非洲法律文化现代化的思考被引量:3
- 2006年
- 法律文化现代化,既是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非洲的现代化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与其他地区相比,非洲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更显迫切,也是所有非洲国家都面临的问题。非洲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变革包括习惯法文化的现代化和法律制度的现代化。非洲法律现代化的成败得失引起世人的深刻反思,如何发掘固有法的现代价值,如何理性地认识非洲的伊斯兰法治,如何实现非洲国家的法制统一等问题,是非洲法律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 夏新华
- 关键词:法律法律文化法律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法律现代化
- 移植与创新:民国时期监察权的历史嬗变被引量:2
- 2019年
- 民国时期的法治实践上承清末法制变革,下启新中国法治建设,是中国法治进程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监察权作为国之重器在保障国家机器持续高效运转方面的效能不可小觑,其权能、配置之变化昭示出法律设计、政治形态甚至历史趋势之嬗变,民国时期监察权的变迁尤为如此。通过民国时期监察权的嬗变可以管中窥豹,探析37年间监察权的设置由全盘移植英美到逐渐进行本土化探索,从以俄为师到最后形成了富有创新性的融贯中西的监察权,期间虽有更迭反复,但总体上监察权的权能范围和配置模式是呈不断完善的趋势发展的。观复民国时期监察权的变迁,得出科学配置监察权能至关重要、监察权相对独立乃大势所趋、需妥善处理党权与监察权之关系的启示。
- 夏新华陈仁鹏
- 关键词:民国时期监察权嬗变法律移植
- 南非新《内幕交易法》评析被引量:3
- 2002年
- 内幕交易是一种典型的证券犯罪 ,世界各国无不予以严厉制裁。南非 1999年生效的新《内幕交易法》是对 1973年首部内幕交易法令的修改补充。新法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了旧法的一些缺点 ,就规范金融市场环境而言是一次健康有益的法律改革。但新法案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缺陷也不容忽视 ,表现为新法案尚未规定披露内部信息的义务 。
- 夏新华曾惠成
- 关键词:证券犯罪
- 政治转型时期埃及的宪法危机及启示被引量:4
- 2015年
- 2011年1·25革命爆发,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下台,国家权力被移交给军方,埃及进入政治转型时期。短短的三年时间,埃及先后中止两部宪法,废弃两次宪法声明,举行三次宪法公投,推翻两位总统又选举出两位总统,埃及的宪制改革由变生乱入困,矛盾丛生,宪法危机跌宕起伏。其要因在于埃及军方、穆兄会、世俗派等政治和宗教势力围绕着权力分配进行了一场尖锐的权力斗争,折射出埃及宪制发展曲折复杂的演进态势。其启示在于:西方宪政模式不可照搬,培育民族特色的本土宪法文化至关重要;公投民主的合法性与相对性并存,并非济世良方;埃及军方的威权统治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稳定,也破坏宪制秩序;教俗冲突需要理性对待,宗教势力须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进温和渐进式的改革当成为未来宪制发展的首选。
- 夏新华丁峰
- 关键词:宪法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