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力瑛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瘦素、脂联素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探讨瘦素、脂联素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PCI)的预测价值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7例ACI患者(均为发病24h内住院)人院时和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同时对ACI患者给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3个月后的预后。结果ACI患者入院时血清瘦素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瘦素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脂联素明显低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瘦素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脂联素明显低于非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ACI组的血清瘦素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与NIHSS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高瘦素、低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PCI的危险因素并成为监测脑梗死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 苏牟潇陈忠伦姚力瑛
- 关键词:脑梗死瘦素血液脂联素血液预后
- 依达拉奉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NSE和SOD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DEACMP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14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NSE浓度,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患者血清SOD浓度及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做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对照组65.3%;观察组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SOD浓度升高,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DEACMP患者血清NSE浓度,提高SOD活性,对DEACMP有较好疗效。
- 苏牟潇陈忠伦姚力瑛
-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瘦素及TNF-α的变化
- 2014年
- 痴呆目前缺乏特效治疗,而介于痴呆与正常老化之间的过渡阶段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具有可逆性[1],因而被认为是痴呆干预治疗的“新靶点”。瘦素(Leptiu)通过氧化应激、促炎性反应、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血栓形成等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2],目前对于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CAS合并MCI中的作用国内尚无报道。本文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MCI患者的血浆瘦素、TNF-α水平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MCI的作用。
- 苏牟潇段劲峰姚力瑛陈立芳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TNF-Α血浆瘦素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干预治疗
- 叶酸和维生素B_(12)对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的干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治疗对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112例HHcy脑梗死患者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做血清hs-CRP、TNF-α、IL-8、MMP-9做比较。采用随机分组,将112例HHcy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5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供血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5 mg口服,qd,VitB120.5 mg口服,qd,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做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hs-CRP、TNF-α、IL-8、MMP-9检测并比较。结果 HHcy的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TNF-α、IL-8、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在治疗8周后血清t-Hcy、hs-CRP、TNF-α、IL-8、MMP-9较常规治疗组降低(P<0.05)。结论叶酸和VitB12治疗在降低t-Hcy的同时可以降低血清hs-CRP、TNF-α、IL-8、MMP-9,HHcy致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炎性应激反应有关,而叶酸和VitB12能减轻这一反应。
- 苏牟潇姚力瑛
- 关键词:脑梗死叶酸维生素B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瘦素、TNF-α的变化
- 苏牟潇段劲峰姚力瑛陈立芳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瘦素肿瘤坏死因子
- 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brain derived neurophicfactor,BDNF)及谷氨酸(Glu)的影响。方法:将5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期40例卒中后非PSI)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PSI)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氢溴酸西肽普兰抗抑郁治疗。治疗组给予真性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假性刺激。结果:PSD患者血清IL-18、Glu水平高于非PSD(P〈0.05),BDNF水平低于非PSD患者(P〈0.05)。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IL~18水平、Olu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fI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以治疗组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8、BDNF和Glu水平与HAMD评分有相关性。结论:rTMS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及炎性因子与抗抑郁药物协同改善PSD患者抑郁情绪,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 苏牟潇段劲峰陈忠伦姚力瑛
-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谷氨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