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宇

作品数:17 被引量:1,045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教育
  • 3篇学业
  • 3篇教育质量
  • 3篇教育质量标准
  • 3篇课程
  • 2篇学业质量
  • 2篇学业质量标准
  • 2篇视域
  • 2篇下定义
  • 2篇教育科学
  • 2篇教育领域
  • 2篇考试
  • 2篇教师
  • 2篇国际视域
  • 2篇国教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多元概化

机构

  • 1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交通职业...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姜宇
  • 13篇辛涛
  • 2篇刘霞
  • 1篇杜艳婷
  • 1篇林崇德
  • 1篇王烨辉
  • 1篇乐美玲
  • 1篇封子奇
  • 1篇康春花
  • 1篇李珍
  • 1篇高钦
  • 1篇崇伟峰
  • 1篇孙慧

传媒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人民教育
  • 1篇心理科学
  • 1篇素质教育大参...
  • 1篇教育学报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河北交通职业...
  • 1篇基础教育论坛
  • 1篇第十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育科学的因果推论:困境与超越
2013年
教育要成为一门科学,需要引入科学的研究范式,以探求教育领域的因果关系为研究目的。然而,教育科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采取实验的方法获得因果推论。
辛涛姜宇
关键词:教育科学因果关系教育领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时间管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间管理能力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高校大学生中,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低年级,高时间管理能力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低时间管理能力的学生。
孙慧姜宇宋尚志
关键词:时间管理心理健康大学生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被引量:26
2016年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是推动课程改革进入一个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阶段,实现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中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趋势,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制定。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立归根究底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从过去重视教学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
辛涛姜宇王烨辉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被引量:414
2013年
近年来,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成为推动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质量标准建立的需要,梳理国家宏观教育目标,分析当前国际形势,提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并指出核心素养必须能够指导教师日常教学、促进教育评价、指引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要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遴选应注重一贯性、发展性与时代性,其建立过程需要广泛征集教育利益相关者意见,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系,让其更好地服务教学实践,要完善核心素养测量与评价体系,推进其服务教育评价领域。
辛涛姜宇刘霞
关键词:教育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被引量:361
2016年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当前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实施、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等方面。其中,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是基础,要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理清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素养的关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改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是根本,要改善教材编写结构和教师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理解核心素养是关键,要建立通用教师能力(即教师核心素养),并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机制;基于核心素养指导考试评价是抓手,要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考试评价、改进考试内容、创新评价手段方法。
姜宇辛涛刘霞林崇德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考试改革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被引量:83
2017年
核心素养的研究旨在回答教育究竟要培养何种人的问题。核心素养具有人的主体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三个方面的结构内涵;具有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契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反映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等特点。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课程改革应该由学科本位转到关注学生发展,强调跨学科的整合与融合,在课程中融入质量评价标准,下放教育管理权力与集中课程评价权力。考试与评价改革需要不断调整评价观念、合理确定评价依据、强调对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以及注重测评新技术的应用。
辛涛姜宇
关键词: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改革
在国际视域下定义教育质量标准被引量:22
2012年
本刊从2012年第10期开始进行"关于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探讨",先后发表了多篇有关教育质量标准的文章,如王忠敏的《对教育质量标准的思考》、赵伶俐的《以人才质量为核心统摄教育质量》以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的《时代的选择:建立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为什么关注该话题?源于我们一个基于常识的判断:没有标准的质量观,不过是"空中楼阁"。所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既是《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深入分析国际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北京师范大学的辛涛、姜宇提出,我国教育质量标准的核心应确定为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并应着手厘清质量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等等,颇具启发性。
辛涛姜宇
关键词:教育质量标准国际视域下定义中国教育
教育问责背景下学生学业评测的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近年来,教育问责背景下学生学业评测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备受人们关注。学业评测主要在三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监测教育质量的宏观层面,为了扩大考查范围或测试覆盖面,同时缩短被试的测试时间,包含矩阵取样设计、测验等值技术的大尺度学业测评的新技术广泛应用在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当中;在对学校效能进行评价的中观层面,使用发展性评价方法如增值性评价,用学生多次考试成绩的追踪数据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情况,不仅能够更合理地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也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加受到关注;在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微观层面,"为了学习的评价"理念和认知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测验对教学反馈作用得以显现和发展。当前学业评测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实践,要求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只有重视测量与评价技术、改变考试观念,才能更好的使学业评测工作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辛涛姜宇
流动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研究述评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从流动儿童的定义入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分析了国内关于流动儿童教育及心理发展研究的现状,着重对中观层面上的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研究以及微观层面上的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前者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后者主要包括认知和人格两个角度。最后,针对现阶段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对这一方面研究作了客观评价。
姜宇
关键词:流动儿童
概化理论在人事测评中的评分者一致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概化理论是一种重要的信度理论,依据测验维度的多少,可分为一元概化理论和多元概化理论。在人才招聘中,常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和行为面试两种技术对候选人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为研究测试中的评分者信度,本研究应用一元交叉设计和多元交叉设计对某公司的某次人事测评结果的评价者一致性信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式下的信度系数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相比较而言,一元交叉设计信度低于多元交叉设计的合成概化系数。在评分者个数增加到4-6个时,测试的评分者信度会有较大的提高。
康春花姜宇辛涛
关键词:概化理论多元概化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