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志勇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2篇套扎
  • 2篇套扎术
  • 2篇疗效
  • 1篇代码
  • 1篇置信度
  • 1篇食管
  • 1篇食管失弛症
  • 1篇术后
  • 1篇套扎术治疗
  • 1篇套扎治疗
  • 1篇内痔
  • 1篇曲张
  • 1篇胃病
  • 1篇胃底
  • 1篇胃底静脉曲张
  • 1篇系统疾病
  • 1篇消化系
  • 1篇消化系统疾病
  • 1篇消化系统疾病...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贵港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姜志勇
  • 4篇关航
  • 4篇刘福建
  • 3篇陆兆炯
  • 2篇邝敏亨
  • 2篇贾秋红
  • 2篇廖远庄
  • 1篇李秋琳
  • 1篇刘福健
  • 1篇杨军雄
  • 1篇何琦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右江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二次代码集的飞行计划配对算法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包含空域飞行阶段且不存在二次代码的飞行计划配对问题,首次提出一种基于“二次代码集”的飞行计划与航迹配对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边界搜索算法提取航迹轨迹轮廓,然后将其与计划轨迹分为航路飞行阶段和空域飞行阶段计算配对置信度,并将配对置信度与事先设定的置信度阈值相比较确定是否配对;同时针对长期计划的计划轨迹不变性提出一种基于航迹历史轨迹时间序列分类学习的方法处理其配对问题。通过某大型流量系统应用实践证明,提出的飞行计划配对方法不仅能解决常规计划配对问题,也能较好地适应当前系统中存在的二次代码缺失的飞行计划配对问题。
贾秋红刘福建廖远庄关航姜志勇陆兆炯
关键词:飞行计划
内镜下负压套扎术治疗内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负压套扎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内痔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随机分为内镜组56例及痔体套扎组52例,分别采用内镜下内痔负压套扎治疗和传统痔体套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0.5~1年复查肠镜,总有效率内镜组为98.2%,痔体套扎组为82.7%,内镜组疗效好于痔体套扎组(P=0.014)。内镜组术后无肛门疼痛、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痔体套扎组出现肛门疼痛4例,未出现肛门狭窄、无肛门失禁及尿潴留。结论内镜下负压套扎术治疗内痔,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安全、远期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内痔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航刘福建陆兆炯贾秋红廖远庄杨军雄邝敏亨姜志勇何琦
关键词:内痔内镜套扎治疗临床疗效
贲门支架成形术支架留置不同时间的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术后理想的支架留置时间。方法 78例AC患者,均行内镜下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支架留置时间小于1周26例(A组),支架留置2~3周30例(B组),支架留置1~2个月22例(C组),比较各组有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内,A组、B组、C组3组有效率分别为73.1%、96.7%、95.5%,B、C组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复发率、术后3年、5年累计复发率均高于B组、C组(P〈0.05),而B组与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支架移位、支架取出困难、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支架留置2~3周为较为理想时间。
姜志勇刘福建关航
关键词:食管失弛症
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超声内镜检查(EUS)是在内镜引导下,于消化道腔内对消化道管壁及消化道周围的脏器进行超声扫描的检查方法.超声内镜是头端具有微型高频超声探头的一种特殊内镜设备,具有内镜检查及超声扫描的双重功能,所以EUS是集内镜和腔内超声于一体的技术.
姜志勇刘福健李秋琳
关键词:超声内镜检查消化系统疾病
内镜下硬化剂和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后对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EV)采用内镜下套扎术(EVL)和硬化剂(EVS)治疗对患者近远期并发胃底静脉曲张(GV)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接受内镜下治疗的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予以内镜下EVS治疗,78例行内镜下EVL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并发GV、PHG的近远期概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本组患者GV、PHG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5%(17/97)、39.2%(38/9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本组患者GV、PHG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31/97)、70.1%(68/97),与治疗前相比,并发人数显著增加(P<0.05);治疗1年后,GV、PHG的发生率为42.3%(41/97)、88.7%(86/97),并发人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内镜下EVS、EVL治疗在消退食管曲张静脉和良好地控制出血的同时,还可增加PHG、GV的并发几率,值得临床重视预防。
邝敏亨刘福建关航陆兆炯姜志勇
关键词:门脉高压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