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会峰

作品数:54 被引量:24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水稻
  • 14篇土壤
  • 9篇稻田
  • 9篇污染
  • 9篇秸秆
  • 7篇水稻产量
  • 7篇温室气体
  • 6篇面源
  • 6篇面源污染
  • 6篇节水
  • 5篇秸秆还田
  • 5篇节水抗旱
  • 5篇节水抗旱稻
  • 5篇抗旱
  • 5篇还田
  • 5篇旱稻
  • 4篇生物炭
  • 4篇水分
  • 4篇田间
  • 4篇重金

机构

  • 50篇上海市农业科...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生...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时科生物科技...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上海市农业技...
  • 1篇上海市设施园...

作者

  • 54篇孙会峰
  • 47篇周胜
  • 37篇张继宁
  • 9篇付子轼
  • 8篇陈桂发
  • 7篇宋祥甫
  • 5篇刘钢
  • 5篇朱建国
  • 4篇谢祖彬
  • 3篇唐昊冶
  • 3篇刘长娥
  • 3篇刘金山
  • 3篇卑其成
  • 2篇张娟琴
  • 2篇邹国燕
  • 2篇郑宪清
  • 2篇李双喜
  • 2篇张翰林
  • 2篇吕卫光
  • 2篇许燕萍

传媒

  • 7篇上海农业学报
  • 4篇浙江农业科学
  • 4篇土壤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稻米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Journa...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全国第十六届...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缓释肥对蔬菜地氮素流失和重金属镉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以受镉污染的菜田为供试土壤,研究硫、磷和矿石粉包衣缓释肥对土壤氮素流失和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硫包衣、磷包衣和矿石粉包衣缓释肥处理的土壤中硝态氮(NO_(3)^(-)-N)和水溶性总氮(dissolved nitrogen,DN)含量分别增加5.6%~22.2%和29.6%~50.6%;淋出液中的NO_(3)^(-)-N和DN含量分别降低9.4%~17.4%和22.8%~31.8%,表明缓释肥处理减少了土壤中氮素流失。土壤电导率、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3.5%~41.6%、63.1%~100.0%和27.3%~42.7%。与试验初期的土壤相比,3种缓释肥处理的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分别降低了13.5%~16.4%和37.6%~48.0%。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中轻度镉污染的土壤,包衣缓释肥可以实现受镉污染菜地的安全利用。这为科学利用缓释肥从源头削减面源污染和重金属累积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继宁张鲜鲜孙会峰孙会峰周胜
关键词:包衣面源污染土壤改良
覆盖作物土壤固碳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3年
近年来,农田土壤固碳技术逐渐成为农业低碳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的陆地生态系统,农田土壤碳库的积累与释放易受各类耕作和农艺措施的影响,从而改变土壤碳库平衡。覆盖作物(cover crop)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NbS)之一,其在农田土壤固碳中的应用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在覆盖作物减少农田土壤侵蚀、提升耕地质量以及增加土壤碳汇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覆盖作物的固碳机制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覆盖作物在农田土壤固碳研究的进展,针对覆盖作物在实现农田土壤固碳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并对未来我国覆盖作物固碳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从孙会峰张继宁张继宁周胜
关键词:覆盖作物农田
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0年
水稻生产消耗了大量淡水资源,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水分管理是影响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干湿交替灌溉(AWD)作为一种重要的稻田节水减排管理模式,在中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广为应用。本文综述了AWD管理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减排和其他生态效益(节水潜力、水稻产量等)影响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AWD可显著降低甲烷(CH4)排放,但较大幅度增加了氧化亚氮(N2O)排放,因此,其综合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取决于N2O增加幅度。水分管理耦合肥料管理,如优化肥料施入种类和方式等,有利于CH4和N2O同时减排。另一方面,AWD设定的土壤水分胁迫阈值影响水稻产量,轻度水分胁迫(土壤水势阈值-15±5 kPa)可在降低灌溉水量的同时保持水稻稳产,而重度水分胁迫(土壤水势阈值-30±5 kPa)时水稻产量显著降低。AWD稻田土壤通气性较好,利于微生物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科学合理地发展节水高效的水稻生产模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经济收益。
张鲜鲜周胜孙会峰张继宁王从
关键词:水分管理干湿交替灌溉水稻生产温室气体减排
中国滨海滩涂土壤现状及基于生物质炭的改良潜力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中国滨海滩涂面积广阔,但表现出含盐量高、养分贫瘠、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改良滩涂土壤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生物质炭常被用于农业土壤改良和固碳减排等领域。综合分析中国滨海滩涂土壤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滩涂土壤治理技术,以及生物质炭改良滩涂土壤的效应和潜力、生物质炭改良滩涂土壤的研究展望3个方面进行综述。生物质炭对滩涂土壤的改良效应主要涉及调控养分循环、固定土壤碳素、钝化重金属等方面。今后,相关研究应聚集于优选生物质炭原料、优化滩涂土壤改良技术、联合修复滩涂土壤中的多种重金属等方面。
张继宁周胜周胜蒲加军
关键词:生物质炭培肥固碳土壤改良
一种处理金针菇栽培废弃物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金针菇栽培废弃物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涉及生物农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金针菇栽培废弃物经干燥处理后,再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炭化热解,得到生物炭;所述金针菇栽培废弃物为金针菇切根或金针菇菇渣...
张继宁周胜贾薇张鲜鲜王从孙会峰高雅王乐惠
文献传递
旱管种植节水抗旱稻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以节水抗旱稻‘旱优73’和常规栽培稻‘H优518’为研究对象,在水直播基础上采用持续淹灌和旱管种植两种水分管理模式,对旱管种植节水抗旱稻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开展了3年田间原位试验。结果表明:年际间稻季降水量与平均气温变动较大,旱管种植条件下,稻田CH_(4)排放降低70%—95%,综合温室效应(GWP)降低65%—95%。旱管种植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水稻产量,但由于节水抗旱稻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在旱管种植条件下产量较常规栽培稻相对稳定。与常规的杂交稻淹灌栽培相比,旱管种植节水抗旱稻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降低了75%,仅为0.26 kg CO_(2)-eq∕kg yield。因此,优化水分管理模式,选育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可在保证相对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水资源投入,有利于实现水稻生产绿色低碳转型。
张鲜鲜毕俊国孙会峰王从张继宁张继宁周胜
关键词:旱管节水抗旱稻温室气体温室效应
一种水稻植株的碳同位素田间原位标定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稻植株的碳同位素田间原位标定系统,包括有以下部件:碳标记物释放装置,包括有电机、螺杆、滑动件及注射器,所述电机与螺杆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螺杆转动,所述滑动件分别与螺杆、注射器相连接用于在螺杆带动下滑动从而...
周胜王从孙会峰张继宁张鲜鲜
文献传递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
本发明涉及环保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体净化装置,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孔、排水件,壳体内设有若干折流通道,各折流通道均连通进水孔与排水件,所述折流通道由若干串联的折流单元形...
王从周胜孙会峰张继宁张鲜鲜
施氮水平对水稻氮肥利用率和径流负荷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氮肥的过量施用导致显著的氮素损失,降低了环境质量。减少氮肥投入使其与作物需求相匹配对于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评估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氮肥利用率和径流负荷的影响,利用长期实验基地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共设置了4个施氮水平,即0、100、200和300 kg/hm^2。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粮食产量显著提高,而农学效率和偏肥生产力却呈相反趋势。作物地上部氮肥回收率则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200 kg/hm^2时达到峰值;氮素径流损失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曹彦圣付子轼孙会峰陈桂发周胜宋祥甫
关键词:施氮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地表径流
秸秆与缓释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以花优14为材料,研究了秸秆与缓释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与缓释肥配施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幅达到13.4%-17.8%。秸秆与缓释肥配施能明显提高秸秆生物量、籽粒及秸秆含氮量,将氮素吸收利用率从28.7%-40.2%(常规施肥处理)提高到71.6%-77.6%。缓释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可有效节省人力成本。秸秆与缓释肥配施能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减少人力成本,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孙会峰周胜付子轼陈桂发邹国燕宋祥甫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缓释肥料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