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品
- 作品数:49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左束支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左束支起搏(LBBP)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与双心室起搏(BVP)相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8月于我院心内科行永久性CRT的3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起搏模式不同,分为LBBP-CRT组(15例)和BVP-CRT组(15例),收集两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3、6个月的心功能、十二导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每组患者手术前后及两组患者间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波时限、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和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收缩期轴向应变达峰时间(SPWMD)的差异。结果LBBP-CRT组术后6个月的LAEF较术前1 d明显提高(F=5.54,P<0.05),术后3、6个月的LVEF较术前1 d明显提高(F=6.72,P<0.01);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MRA均较术前1 d明显减小(F=43.59、31.74,P<0.01);治疗后1、3和6个月,两组患者的NYHA分级较术前1 d显著提高(F=24.16、15.89,P<0.01),QRS波时限、IVMD和SPWMD均较术前1 d显著缩短(F=23.53~149.93,P<0.01);但两组患者的LAVI与术前1 d相比无显著减小(P>0.05)。治疗后1、3和6个月,LBBP-CRT组患者QRS波时限、IVMD、SPWMD均短于BVP-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6.43~100.71,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左心室功能在LBBP后得到明显改善,但短期内左心房结构无明显改善,在改善心脏电机械同步性方面LBBP较BVP更有优势。
- 张鹏赵青刘文亨孙品王茂敬蔡尚郎
- 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病人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中、重度牙周炎病人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周状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探讨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以及牙周干预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就诊于青岛市口腔医院的中、重度牙周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牙周炎治疗组(50例)与牙周炎非治疗组(50例),并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牙周治疗前、牙周治疗后12周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研究对象牙周治疗前、牙周治疗后24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牙周治疗前牙周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t=2.71~5.35,P〈0.05);牙周炎治疗组牙周干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牙周炎非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t=2.18~7.34,P〈0.05)。结论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治疗牙周炎可能逆转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王崇丽张继东廉哲勋宋宇吴迎涛孙品
- 关键词:牙周炎C反应蛋白质细胞黏附分子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临床价值
- 张毅孙品周亚丽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SYNTAX评分评价复杂冠状动脉疾病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联合冠状动脉SYNTAX评分(SS)评价复杂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价值。方法根据SS将78例CAD患者分为低分亚组(SS<23,n=26)、中分亚组(23≤SS<33,n=25)及高分亚组(SS≥33,n=27),应用3D-STI技术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径向、圆周、三维应变(GLS、GRS、GCS、G3DS)及各节段纵向、径向、圆周、三维应变(LS、RS、CS、3DS),计算平均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LS、RS、CS、3D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低分、中分、高分亚组GLS、GRS、GCS和G3DS均呈减小趋势(P均<0.05),基底段LS、3DS,中间段和心尖段LS、RS、CS和3DS均呈减小趋势(P均<0.05);②ROC曲线分析示GLS、GCS、GRS和G3DS对不同程度CAD有一定检测价值,以G3DS及GLS的AUC最大;③复杂CAD患者GLS、GRS、GCS和G3DS与冠状动脉SS均呈负相关(r=-0.548、-0.366、-0.411、-0.556,P均<0.05);④重复性检验示3D-STI参数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量均有良好一致性。结论3D-STI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复杂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联合SS对于诊断CAD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 陈晓菲姜志荣孙品何香芹王小凡吕启凤宋晓霞田雨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SYNTAX评分
- 一种改性双交联温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BA/SIS-SC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双交联温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结直肠吻合术的粘合剂技术领域,包括:(1)制备SIS碎片:挑选肠段,剪碎后消毒;(2)将SIS碎片脱细胞及破碎化处理;(3)制备SIS水凝胶;(4)制备BA...
- 鞠宜衡卢云张东杰汪辉婕程毅辉李帅张树刚张婧孙品
- 高血压病大动脉硬度与左心室长轴心肌应变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硬度与左心室长轴心肌收缩应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60例,依据左室构型分型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心室正常构型组、左心室肥厚组.另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量...
- 孙品吴慧慧王志斌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功能高血压
- 吞咽性心律失常心脏超声表现1例
- 2016年
- 患者男,50岁。1年前吞咽后出现胸闷、心悸症状,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缓解,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心电图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图1)。查体:血压、心率、心脏大小无异常,未闻及器质性杂音。心脏超声:静息状态下,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未见异常;患者现场试吃吞咽食物后,心脏M型超声呈快速型心律失常(图2)。
- 郭艳杰孙品廉哲勋
- 关键词:心律失常吞咽心脏超声
- 二维斑点追踪纵向应变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癌病人左心房功能影响
- 2020年
-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纵向应变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癌病人左心房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以蒽环类药物化疗为主的乳癌病人52例,均行6周期化疗,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第2、4、6周期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查,检测左心房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房储备期峰值应变(SRs)、左心房通道期峰值应变(SRe)及左心房辅泵期峰值应变(SRa)。以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乳癌病人化疗第4、6周期的左心房GLS、SRs、SRe及SRa均低于对照组及乳癌病人化疗前、化疗第2周期,化疗第6周期的左心房GLS、SRs、SRe、SRa较第4周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44~53.702,P<0.05)。结论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蒽环类药物对射血分数正常的乳癌病人的左心房功能影响有一定临床价值。
- 马建敏陈雪英陈晓菲孙品何香芹姜志荣
- 关键词:乳房肿瘤
- 二维应变成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
-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分为非室间隔心肌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非室间隔肥...
- 王志斌徐连娣孙品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二维应变成像
- 文献传递
- 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并糖尿病病人左心室长轴功能
-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病人左心室长轴整体应变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Ⅰ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35例(Ⅱ组)、原发性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病人35例(Ⅲ组),采集心尖四腔...
- 王志斌李真真孙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