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治疗和管理对哮喘儿童病情控制和家长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规范治疗和管理对哮喘儿童病情控制和家长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的3~14岁哮喘患儿60名,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 INA)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12月,在治疗和管理前、后分别采用儿科哮喘控制测试表(ACT)对哮喘儿童的病情控制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结果:规范治疗、管理12月后ACT得分明显提高,轻度(t=9.56,P〈0.05)、中度(t=6.67,P〈0.05)、重度(t=6.29,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规范治疗和管理后患儿家长SCL-90中敌对、精神病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七项因子得分明显降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命质量及家长的心理健康,规范治疗和管理能有效控制患儿的病情,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障碍。
- 简国江孙晓红张燕丽吴静梁玉兰
- 关键词:哮喘自评量表
- 泸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泸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使用WHONET5.4和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 31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4.68%(819株),革兰阴性菌占65.16%(2 162株),真菌占10.16%(33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9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75%,对青霉素耐药率为29.1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9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55.22%。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肺炎克雷伯菌的16.25%(106/634),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大肠埃希菌的44.62%(220/493),产ESBLs菌株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哌哃/舒巴坦、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30%。结论:泸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部分细菌耐药率有下降的趋势,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
- 李荣曾敬怀蒋英蓝刘娅邓小利孙晓红
-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抗菌药物耐药性
- 孟鲁斯特治疗丘疹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9月 ̄2007年2月我科门诊确诊为丘疹性荨麻疹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依巴斯丁,治疗组加用孟鲁斯特,疗程10天;观察2组患儿瘙痒、风团持续时间,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瘙痒、风团均较对照组持续时间短、缓解快(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0%。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孟鲁斯特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
- 简国江周春联梁玉兰孙晓红
- 关键词:小儿丘疹性荨麻疹
- 216例智力低下儿童病因调查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智力低下 ( MR)发病原因 ,加强对 MR的预防 ,对降低 MR的发病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出生和就诊于我院及协作医院的儿科患者 (包括早产儿、窒息儿、低体重儿、精神发育迟滞及各区县送往市上已鉴定的部分残疾儿 )共 2 1 6例进行问卷和测查。结果 产前、产时、产后的某些不利因素是儿童发生 MR的主要原因 ,社会文化因素等也可导致儿童 MR。结论 为减少儿童 MR的发生 ,应充分重视遗传咨询及母孕期卫生指导 ,避免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发生 ,加强婴幼儿保健工作 ,提高群体文化水平 。
- 孙晓红梁玉兰蹇丹叶晓秀
- 关键词:智力低下儿童病因发病率
- 小儿腹泻病控制规划实施模式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降低小儿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选江阳区泰安镇、通滩镇作为监测点,选0~5岁500名儿童进行腹泻病防治系统监测管理。结果 在腹泻病发病高峰季节腹泻患病率从监测管理前的62.70%降至监测管理后的20.10%,死亡率由4.00‰降至0,1岁以内婴儿母乳喂养率由54.22%上升至75.30%,差异显著(P<0.01),家长对腹泻病儿管理的合格率由27.00%上升至90.00%,医疗费用管理后明显下降。说明深入贯彻执行小儿腹泻控制规则(CDD方案),探讨实施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患病率及死亡率。
- 孙晓红叶晓秀简国江甘仲霖
- 关键词:小儿腹泻
- 规范管理儿童哮喘及社会经济学评价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调查分级管理哮喘患儿前后哮喘发作轻重次数 ,旨在有效地控制哮喘的发作 ,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方法 对 1~ 14岁的 15 0例哮喘患儿按其哮喘发作的轻重进行分级管理 ,并对其用于治疗哮喘的直接及间接医疗费用作管理前后对比分析的依据。结果 经规范管理后哮喘发作轻重次数明显减少 ,P<0 .0 5 ,直接及间接医疗费用显著减少 ,P<0 .0 5 ,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结论 规范化管理哮喘儿童是控制哮喘发作、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 叶晓秀简国江孙晓红
- 关键词:儿童哮喘社会经济学
- 小儿支气管肺炎细菌构成及药敏情况探讨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了解小儿支气管肺炎痰液培养细菌构成现状及其耐药状况。方法:对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的540例患儿,经鼻插入无菌吸痰管约8~15cm后,用负压吸引器吸取呼吸道深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细菌培养540例,检出病原菌195株,检出率36.11%。检出致病菌排列前7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31.79%),大肠埃希菌(18.97%),阴沟肠杆菌(16.41%),产气肠杆菌(5.13%),溶血葡萄球菌(4.10%),金黄色葡萄球菌(4.10%),铜绿假单胞菌(3.59%)。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并为多重耐药。结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小儿肺炎病原菌构成发生了变化,耐药菌株增多,治疗难度增大,合理选用抗生素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 简国江吴静孙晓红刘红
- 关键词:小儿肺炎细菌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 细心脑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81例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细心脑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住院确诊为普通支气管肺炎患儿共566例,其中281例(治疗组)加用细心脑治疗;285例(对照组)未用细心脑治疗。疗程约7~10天;分别观察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咳喘、呼吸频率、三凹征、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对照组持续时间短、缓解快(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细心脑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简国江周春联孙晓红
- 关键词:小儿肺炎
- 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 2003年
- 张元珍孙晓红张昌秀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护理
- 地榆紫草油治疗婴幼儿尿布皮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2年
- 张元珍孙晓红
- 关键词:婴幼儿尿布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