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欣
- 作品数:48 被引量:36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沈阳中心气象台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辽宁省气象局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环高”热带风暴登陆后路径分析及其对辽宁暴雨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2003年第11号热带风暴"环高"在浙江省南部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但其残余云系及水汽仍然继续北上,为辽宁8月22—23日区域性暴雨提供了动力、热力、水汽及充分的能量。本文在分析热带气旋维持、北上条件的基础上,对此次暴雨的成因和物理量进行分析,指出北上热带气旋携带的暖湿空气为暴雨提供了热力条件;热带气旋北上使低空偏南急流加强并维持,为暴雨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热带气旋为这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热带气旋是这次暴雨过程重要水汽来源。
- 孙欣陈传雷
- 关键词:热带气旋路径物理量诊断
- 辽宁省海洋气象业务服务系统被引量:19
- 2007年
- 介绍了辽宁省海洋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对系统所包含的海洋气象预报专用数据库、海洋气象预报方法和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工作平台进行了概述。系统的业务应用结果表明:系统为预报员提供了能够满足实时业务需要的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工作平台,研制的海风、海雾和台风暴雨等客观预报方法能够为预报员提供有价值的海洋气象预报参考信息。
- 王瀛孙欣陈传雷
- 关键词:海洋气象客观预报方法
- 辽河流域气象预警及服务技术方法研究
- 曲晓波袁子鹏刘文明蒋大凯王瀛陈艳秋黄阁陈传雷盛永戴廷仁韩秀君孙欣王震李广霞
- 该课题综合应用了各种热带气旋监测和预报技术,对影响辽河流域的降水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建立了适合业务运行的辽河流域面雨量监测、预报系统;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服务系统,在辽河流域抗洪减灾工作中发挥了决策辅助作用;而且从...
- 关键词:
- 关键词:气象预警辽河流域
- “070304”东北特大暴雪的分析被引量:66
- 2011年
- 对2007年3月3—6日东北地区百年不遇的暴雪及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背景分析,并对非地转湿Q矢量的贡献、降水相态变化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范围广、强度强的偏南急流不仅是水汽的强劲输送带,而且是低层锋区和低值系统加强、移动的必要条件;次级环流的强迫作用在暴雨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强弱与降水强度有直接关系。云系的高低与下落过程中的层结状态、低层锋区位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面降水的相态。深厚强锋区、北上江淮气旋、低空急流、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上升支的强弱和位置与降水的强度、落区关系密切。
- 孙欣蔡芗宁陈传雷贾旭轩乔小湜
- 关键词:暴雪暴雨天气学分析湿Q矢量
- 一次辽宁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 2004年7月29-30日辽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过程,这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中小尺度系统发展导致的。通过位涡分析,发现在暴雨发生发展时,在对流层高层有正位涡向下扰动,在暴雨的发展鼎盛阶段,从对流层中...
- 蒋大凯曲晓波陈艳秋孙欣
- 关键词:暴雨风切变位涡
- 文献传递
- 辽宁省区域性大雾预报研究
- 通过对1994-2002年9年辽宁区域地面图的普查,得到了辽宁区域性大雾天气(大于等于5个地市,能见度小于0.5km)共有73次.分析近10年区域性大雾天气过程得到了区域性大雾的时间分布特征.普查区域性大雾过程发生时的常...
- 蒋大凯闵锦忠陈传雷孙欣陈艳秋
- 关键词:相对湿度大雾预报
- 文献传递
- 辽宁地区大暴雨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合成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利用1960—2013年辽宁省61个国家气象站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60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和物理诊断方法对暴雨发生过程中多个时次的环境场与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地区大暴雨天气是极地、西风带、副热带及热带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低层冷式切变线带动极地冷空气从偏北路径入侵辽宁地区,西风带短波槽东移使低空急流加强,诱发地面辐合线锋生触发辽宁地区大暴雨。辽宁地区大暴雨的落区、强度与低空急流和冷暖空气的路径、强度密切相关;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是产生强降水的基础,动力抬升条件是降水强度的决定因素。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揭示了辽宁地区大暴雨的共性,可为辽宁地区大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 孙欣陈传雷梁寒杨青贺慧陆井龙赵明
- 关键词:大暴雨环境场物理量场
- 07.03.04暴风雪过程分析
- 2007年3月3日至3月7日东北地区出现百年一遇的暴风雪天气过程,本文结合预报员经验, 从天气背景、物理量特征、雷达产品特征三个方面分析这次过程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江淮气旋北上,与极地南下强冷锋在东北交汇是造成这次暴风...
- 孙欣蒋大凯韩江文
- 关键词:暴风雪江淮气旋急流
- 文献传递
- 二次型判别函数在中期睛雨判别中的应用
- 1994年
- 1 引言 判别分析是气象上常用的统计方法之一。在样本服从正态分布,且类间样本协方差阵相等(∑1=∑2)的假设下,基于Bayes准则可以得到线性判别函数,而在∑1≠∑2时,同样基于Bayes准则的判别函数自然会出现二次型。由于二次型函数的出现使得计算量增加很大,因而二次型判别模型的产生困难很大,人们在以往的工作中较多地采用线性判别函数,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据文献[1]分析,若∑1与∑2有较大差异,二次型判别函数优于线性判别函数。施能将类似的二次型判别函数用于长期天气的洪涝预报,取得一定成效。本文采用BC-1统计量方法来决定是否接受∑1=∑2的假设。
- 曲晓波孙欣
- 关键词:二次型因子数型函数
- “20110730”辽宁大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21
- 2013年
-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7月30日辽宁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期间500 hPa高空槽与850 hPa切变线形成前倾形势,前倾槽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条件。暴雨过程中尺度分析表明,降水时空变率大;TBB等值线密集区和上冲云顶的位置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强降水时,雷达回波强度达到65 dBz,且有逆风区和正负速度对出现,中小尺度强对流特征明显;地面等温线密集带与地面切变线(或中尺度低压)的共同作用触发了中尺度雨团,降水强度陡增。通过涡度方程诊断切变线形成动力机制得出,当正涡度变率发展加强时,切变线向正涡度变率大值区方向移动,产生辐合动力抬升条件;散度项对低层涡度变率的贡献最大,强辐合是低层切变线生成的动力机制之一。
- 阎琦孙欣乔小湜赵明崔锦李爽丁抗抗
- 关键词:暴雨前倾槽热力不稳定中尺度特征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