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海燕

作品数:18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宫颈
  • 9篇肿瘤
  • 8篇宫颈癌
  • 6篇预后
  • 6篇子宫
  • 5篇宫颈肿瘤
  • 4篇子宫颈
  • 4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卵巢
  • 2篇血清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状瘤
  • 2篇人乳头状瘤病...
  • 2篇人乳头状瘤病...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瘤
  • 2篇乳头状瘤病
  • 2篇乳头状瘤病毒

机构

  • 18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18篇孙海燕
  • 5篇陈雅卿
  • 3篇刘兰芳
  • 3篇楼洪坤
  • 2篇俞华
  • 1篇羊正炎
  • 1篇寿华锋
  • 1篇徐小仙
  • 1篇邵峰
  • 1篇王祎晨
  • 1篇刘南芳
  • 1篇张毅敏
  • 1篇方铣华
  • 1篇郑爱文
  • 1篇方美玉
  • 1篇殷卓敏
  • 1篇苏丹
  • 1篇顾丹琳
  • 1篇朱笕青
  • 1篇倪镌

传媒

  • 3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2
  • 5篇2001
  • 2篇199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初探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LV)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行L-OHP联合5-FU、LV方案化疗,每3周重复,观察其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疗效评定4例部分有效(PR),1例稳定(SD),1例进展(PD),毒副反应均不严重。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FU、LV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祎晨徐小仙孙海燕
关键词:卵巢癌奥沙利铂氟尿嘧啶
撕剥式盆腔清扫术与传统术式的比较
1996年
撕剥式盆腔清扫术与传统术式的比较楼洪坤孙海燕陈雅卿传统的盆腔清扫术(Werthiem-Meig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效果良好,但较复杂,不易掌握。我院自1990年起施行撕剥式盆腔清扫术,现将两种术式作一比较分析。临床资料1.两种术式...
楼洪坤孙海燕陈雅卿
关键词:女性生殖器肿瘤外科手术
831例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被引量:42
2008年
背景与目的:近30年来国内外报道宫颈癌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有年轻化倾向,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关于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预后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31例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年轻宫颈癌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1998年1737例35岁以上宫颈癌患者作对照研究(对照组),用SPSS12.0软件统计,临床和病理特点差异用Peason chi-squoare检验,5年生存与2年复发率用Kaplan-Meier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中,早期(ⅠB+ⅡA)病例532例,占64.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80%(P=0.000);非鳞癌比例研究组为14.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00);瘤体直径≥4cm,研究组占52.00%,对照组占30.40%,差异有显著性(P=0.000);早期病例中研究组术后淋巴结转移和间质深层浸及率分别为33.46%和51.88%,对照组分别为23.93%和39.9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脉管累及率为37.03%,对照组为38.26%,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63);研究组的临床期别,瘤体大小与术后病理的三大高危因素相关(P<0.05),年轻宫颈癌患者病理类型只与脉管累及相关,鳞癌患者脉管累及为40.40%,非鳞癌患者的77.65%,差异有显著性(P=0.002)。研究组早期和中晚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39.8%,低于对照组的84.38%和54.13%,(P=0.000);研究组2年复发率高,分别为31.95%(早期)和45.48%(中晚期),对照组为15.97%和25.99%,(P=0.000)。结论:35岁以下宫颈癌具有临床期别早,非鳞癌比例高,瘤体大的临床特点和相对高危的术后病理因素,临床期别、瘤体大小是影响术后病理的重要原因,非鳞癌病理类型增加脉管累及。35岁以下宫颈癌预后较差、易复发和转移。
刘兰芳孙海燕
关键词:宫颈癌年轻妇女临床病理预后
子宫颈间质侵犯对子宫颈癌预后的影响
<正>传统的子宫颈癌术后放疗指征为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或手术切缘阳性或不足,而对子宫颈深间质侵犯的处理,意见不一。为了解子宫颈深间质侵犯对子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对我院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俞华孙海燕
文献传递
影响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被引量:7
1996年
作者于1963年10月~1992年12月手术治疗子宫颈癌1213例。1990年2月以前治疗922例,其中0期305例,ⅠA期123例,ⅠB期212例,ⅡA期265例,ⅡB期17例。随访5年,除0期外,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A期95.1%,ⅠB期91.0%,ⅡA期83.1%,ⅡB期59.0%。作者对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提示,子宫颈肿瘤≥4cm、有肌层侵犯、低分化程度与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者疗效明显降低,而盆腔淋巴结清扫方法、病理类型与病人年龄和生存率无关系。作者认为对有以上高危因素者要辅加治疗。
楼洪坤陈雅卿孙海燕
关键词:宫颈癌外科手术预后
IFO+VP16治疗复发卵巢癌20例临床观察
2001年
孙海燕楼洪坤
关键词:复发卵巢癌
术前磁共振对2009年FIGO分期标准Ⅰ和Ⅱ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诊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分期标准Ⅰ和Ⅱ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8-10-2010-07-10首次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并行标准分期手术的83例Ⅰ和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盆腔磁共振检查影像学结果。依据2009年FIGO分期标准,对子宫内膜癌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以对应的病理分期为金标准,进行Kappa检验,评价术前磁共振成像对Ⅰ和Ⅱ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结果根据2009年FIGO分期标准,术前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显示,Ⅰ期81例(其中ⅠA期72例,ⅠB期9例),Ⅱ期2例。病理分期结果显示,Ⅰ期78例(其中ⅠA期69例,ⅠB期9例),Ⅱ期5例。MR正确评价<1/2肌层浸润65例,正确评价≥1/2肌层浸润5例,正确评价宫颈间质受累2例。总的诊断一致率为94.0%(78/83),灵敏度为98.7%(77/78),特异度为20.0%(1/5),阳性预测值为95.1%(77/81),阴性预测值为50.0%(1/2)。结论术前磁共振检查诊断2009年FIGO分期标准Ⅰ和Ⅱ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英丽丁国军石磊孙海燕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肿瘤分期核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FQ—RT—PCR)技术检测138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及36例妇科良性肿瘤(对照组)外周血液中CK19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38例宫颈癌组外周血CK19阳性率(69.6%)高于对照组(13.9%,X2=36.34,P=0.000)。宫颈癌组中早期宫颈癌(I-ⅡA期)外周血CK19mRNA阳性率(57.9%)低于中晚期宫颈癌(Ⅱb-Ⅳ期,80.6%,x。=8.14,P=0.004)。早期宫颈癌患者CK19mRNA的表达与年龄(〈40岁、≥40岁)、肿瘤大小(〈4cm、≥4cm)、病理类型(鳞癌、非鳞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均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IA、IB、ⅡA)、组织分化(G1-2、G3)、脉管瘤栓(+/-)有关(x。=9.59,7.27,9.94,P〈0.01)。早期宫颈癌患者Logistica多因素分析示CK19mRNA的表达与脉管瘤栓相关(x2=5.29,P=0.021)。结论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检测出各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的表达,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可作为检测宫颈癌微转移的生物学指标,对判断宫颈癌的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寿华锋倪镌陈雅卿孙海燕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VaIN 43例,对其先期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先期疾病有宫颈上皮内瘤变17例(39.5%),子宫颈癌24例(55.8%),子宫肌瘤1例,子宫内膜癌1例。继发VaIN的中位时间为术后21个月。24例(55.8%)无临床症状,13例(30.2%)阴道分泌物增多,6例(14.0%)有阴道烧灼感。病变多位于上段阴道(34/43,79.1%)。38例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阳性率为92.1%(35/38),其中30例在两次病程中均为阳性。4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4例经腹行全阴道切除术,7例经会阴行阴道部分切除术,29例行高频氩气刀黏膜剥脱术。术后2例(4.7%)病变持续,5例(11.6%)缓解后复发,均为VaIN。4例再次行黏膜剥脱术,无一例进展为浸润癌。结论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VaIN多见于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位发病时间为术后21个月。HPV感染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手术导致的阴道黏膜受损可能促进了VaIN的发生。高频氩气刀阴道黏膜剥脱术治疗VaI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郑爱文孙海燕陈雅卿杨悦章捷杰
关键词:阴道上皮内瘤变子宫切除术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特性及其应用被引量:24
2002年
孙海燕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