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银银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疫霉
  • 4篇疫霉菌
  • 4篇致病疫霉
  • 4篇致病疫霉菌
  • 2篇疫病菌
  • 2篇晚疫病
  • 2篇晚疫病菌
  • 2篇马铃薯
  • 2篇马铃薯晚疫病
  • 2篇马铃薯晚疫病...
  • 2篇病菌
  • 1篇植物病原
  • 1篇植物病原菌
  • 1篇拟南芥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观察
  • 1篇细胞学
  • 1篇细胞学观察
  • 1篇菌丝
  • 1篇扩增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陕西省农业分...

作者

  • 5篇孙银银
  • 3篇单卫星
  • 2篇杨海萍
  • 2篇马丽杰
  • 2篇董华
  • 1篇李海娟
  • 1篇权军利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已成为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甘肃省马铃薯的安全生产。病原菌群体结构的组成与变化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因此,了解病原菌群体结构,分析其...
杨海萍董华孙银银张芳马丽杰单卫星
关键词:致病疫霉菌马铃薯晚疫病
文献传递
寄生疫霉与拟南芥互作的细胞学观察
本文用寄生疫霉菌H1111游动孢子悬液接种拟南芥离体叶片和幼苗,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下系统观察了其定殖过程。成功建立了寄生疫霉菌与模式植物拟南芥的亲和互作体系,为认识疫霉菌和植物亲和互作的遗传基础提供了重要的遗传材料和...
王燕孙银银邓凤燕孟玉玲单卫星
关键词:植物病原菌寄生疫霉拟南芥病理机制细胞观察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已成为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甘肃省马铃薯的安全生产.病原菌群体结构的组成与变化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因此,了解病原菌群体结构,分析其...
杨海萍董华孙银银张芳马丽杰单卫星
关键词: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INFESTANS马铃薯晚疫病
西北部分地区致病疫霉菌的交配型分布和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atans (Mont.) 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至今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对马铃薯的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的。本研究主要是对我国西北部分地区的马铃薯...
孙银银
关键词:致病疫霉交配型
文献传递
快速粗提取致病疫霉菌菌丝DNA的方法被引量:5
2010年
为满足规模分析病菌群体、认识病菌的群体遗传变异特征,以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infestans)为材料,建立快速、简便的用于PCR扩增的病菌基因组DNA。分别大量和微量提取基因组DNA,比较2种方法所提取的DNA用于SSR标记的PCR扩增效果。结果表明:以微量粗提法所得的病菌基因组DNA质量足以用于PCR扩增,与大量提取所得的DNA的PCR扩增非常一致,并且粗提的DNA与大提的DNA一样都可以在-20℃条件下保存。基于PCR扩增的遗传标记广泛用于病菌群体的分析,该研究建立的基于玻璃珠振荡法提取疫霉菌菌丝基因组DNA的微量提取方法需材少、简便且快速有效,为规模分析疫霉菌群体奠定了基础。
李海娟孙银银权军利单卫星
关键词:疫霉菌基因组DNAPCR扩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