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钧
- 作品数:66 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促炎及抗炎细胞因子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探索促炎症及抗炎症细胞因子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RT- PCR的方法比较了脓毒症小鼠肺组织中多种细胞因子 (促炎症细胞因子 TNFα、IL- 1β、IL- 6,抗炎症细胞因子 IL- 4 ) m RNA的表达。结果 :盲肠结扎穿孔 ( CL P)后 3 h TNFα、IL- 1β的表达即明显增高 ,12 h虽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 ( sham)组 ;IL- 6基因在 CL P后 3 h亦明显增高 ,至 12 h似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 ;而 IL- 4基因在 sham组和 CL P组中均有表达 ,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 吴荣谦宋旭华徐迎新孟宪钧
- 关键词:脓毒症肺损伤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
- 不饱和脂肪酸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用不饱和脂肪酸治疗脓毒症大鼠,观察治疗前、后大鼠血浆TXB2、6-酮-PGF1α、PGE2及肝脏枯否氏细胞膜、红细胞膜花生四烯酸(AA)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脓毒症大鼠血浆三种AA代谢产物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枯否氏细胞膜和红细胞膜的AA含量明显降低(P分别<0.01和<0.05)。经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治疗后,血浆TXB2、PGE2明显降低,两种细胞膜AA含量明显升高(P<0.01)。但血浆6-酮-PGF1α仍处于高水平状态。提示在炎性反应时细胞膜AA发生明显变化,而肠道给予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变膜AA含量,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
- 董伟李新建陈泮藻郝秀华孟宪钧
- 关键词:脂肪酸类不饱和花生四烯酸类脓毒症
- 不饱和脂肪酸对枯否氏细胞膜磷脂的影响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研究了不饱和脂肪酸(鱼油)对脓毒症大鼠枯否氏细胞(KC)膜磷脂的影响,结果表明,脓毒症组大鼠KC膜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以及膜上花生四烯酸(AA)含量明显减少,KC培养液中AA代谢产物6-k-PGF_(1a)、TXB_2浓度明显升高。经鱼油治疗后,KC膜结构损伤程度减轻,AA代谢产物减少,提示不饱和脂肪酸有调节KC膜磷脂结构与功能,减少炎性介质产生的作用。
- 董伟李新建孟宪钧
- 关键词:不饱和脂肪酸枯否氏细胞磷脂细胞膜药理学
- 抗内毒素单克隆抗体对脓毒症大鼠TNF、IL-1、IL-6的影响被引量:1
- 1997年
- 脓毒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的临床表现,炎性细胞因子在炎症的反应过程中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是引起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以至死亡的主要因素,维持机体应急状态下的自身稳定是治疗脓毒症的努力目标。针对革兰阴性菌感染所引起的脓毒症,寻找防止细菌的侵袭,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有效处理手段,我们首先制备并获得了M2B这株单克隆抗体,采用脓毒症大鼠预先给以M2B的方法,观察了M2B在脓毒症16h动物存活率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本文结果表明预先给以M2B处理,动物在盲肠结扎穿孔16h存活率为90%,而未预处理者存活率为33%。手术前4h,2h动物分别接受从腹腔给预M2B1mg/kg预治疗,测定大鼠血中的3种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正常组,脓毒症组,治疗组分别为:(1)TNF:(19.18±4.33)细胞毒性%、(39.93±3.84)和(27.92±6.89)细胞毒性%。(2)IL-1:(29.80±3.20)kU/L、(142.25±27.46)和(67.33±27.35)kU/L。(3)IL-6:(8.33±4.08)kU/L、(25.27±6.40)和(8.7?
- 李新建孟宪钧宋旭华李力杨荣华
- 关键词:脓毒症内毒素单克隆抗体IL
- 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观察
- 1991年
- 脂质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膜脂处于流动状态,以便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膜流动性的改变不仅影响细胞膜的变形能力和脆性,而且影响物质通过膜的转运及膜上结合酶的活力。为了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细胞膜的流动状态。
- 董伟陈泮藻孟宪钧徐树槐任之翔
- 关键词:血液透析红细胞膜流动性
-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细胞膜花生四烯酸被引量:4
- 1994年
-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细胞膜花生四烯酸董伟,李新建,孟宪钧,周英田(解放军总医院基础研究所酶学室北京100853)(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1前言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为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位于各种...
- 董伟李新建孟宪钧周英田
- 关键词:细胞膜花生四烯酸气相色谱
- 肠源性内毒素与枯否细胞介导的肝切除后肝再生调控被引量:2
- 1998年
- 肝切除后余肝再生的调控机理至今还不十分清楚。随着医学微生态学科分支的建立与发展,人体正常寄生菌群对机体的有益效应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近年的研究发现,肠道细菌及其毒素对肝切除后余肝再生有显著影响,作为这一过程的中介,枯否细胞(KC)的分泌产物具有调控...
- 高静涛黄志强孟宪钧
- 关键词:肝切除肠源性内毒素枯否细胞肝再生
- 生物活性肽—Pm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正>观察了生物性活肽-Pm(简称BAP-Pm)对正常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适宜的免疫增强药物: 一 材料与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免疫低下组、免疫低下给药组;给药组动物由经食道喂入...
- 董伟宋旭华王录焕孟宪钧江潮光
- 文献传递
- 脓毒症时肝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 2001年
- 为探讨内皮细胞源性细胞因子表达在脓毒症小鼠肝、肺损伤中的作用。采用盲肠结扎穿孔 (CLP)制造小鼠脓毒症模型 ,假手术组 (sham)接受同样的手术操作但不行CLP。分别在致伤后 3、12h分离肝、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用RT PCR方法定量检测肝、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TNFα、IL 1β及IL 6的基因表达。结果显示 :CLP后 3h肺微血管内皮细胞TNFα、IL 1β的表达即明显增高 (P <0 .0 1) ,至 12h虽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sham组 (P<0 .0 1) ;IL 6的表达在CLP后 3h明显增高 (P <0 .0 1) ,至CLP后 12h进一步增高 ,与sham组及CLP 3h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肝窦内皮细胞TNFα、IL 1β基因表达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相似 ,在CLP后 3h即明显增高(P <0 .0 1) ,至 12h时虽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sham组 (P <0 .0 1) ;IL 6基因的表达稍有不同 ,在CLP后 3h明显增高 (P <0 .0 1) ,至CLP后 12h仍维持在高水平。提示肝、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脓毒症肝、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之一。
- 吴荣谦徐迎新宋旭华孟宪钧
- 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 脓毒症小鼠肝窦内皮细胞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肝窦内皮细胞细胞因子表达在脓毒症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制造小鼠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Sham)接受同样的手术操作但不行CLP。分别在致伤后3,12h分离肝窦内皮细胞,用RT-PCR的方法定量检测肝窦内皮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基因表达。结果 肝窦内皮细胞TNFα,IL1β基因表达在CLP后3h即明显增高,至12h时虽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Sham组;IL6基因的表达在CLP后3h明显增高,至CLP后12h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 肝窦内皮细胞是脓毒症时肝组织中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之一。
- 吴荣谦徐迎新宋旭华孟宪钧
- 关键词:基因表达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