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书林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浅粒岩
  • 3篇阜平群
  • 2篇深熔作用
  • 2篇夕线石
  • 1篇云母
  • 1篇再结晶
  • 1篇熔融
  • 1篇熔融过程
  • 1篇片麻岩
  • 1篇橄榄石
  • 1篇矿物
  • 1篇矿物相
  • 1篇矿物相变
  • 1篇矿物学
  • 1篇黑云母

机构

  • 3篇长春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宋书林
  • 2篇贺义兴
  • 2篇姚杰
  • 1篇王安平
  • 1篇王平安
  • 1篇马瑞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河北平山阜平群两种岩石熔融过程中的矿物相变及成分变化被引量:6
1999年
河北平山阜平群浅粒岩和黑云变粒岩-片麻岩熔融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在开放体系条件下两类岩石深熔作用性质有一定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SiO_2不饱和的非均一局部熔融-再结晶效应。当实验温度为680C时,黑云母与斜长石发生脱水熔融和部分熔融,转换成白云母、绿帘石、铁尖晶石、石英等物质成分;当温度为750~800 C时,上述中间产物和残留黑云母及新生熔体进一步转变为夕线石、铁尖晶石、橄榄石、富Ca斜长石和钛铁晶石组合;而当温度高于830 C时,残留黑云母与斜长石进一步发生深熔作用,形成含单斜辉石新的矿物组合,并出现再结晶产物的分带现象。新生的矿物相Mg、Fe、Ca等随实验温度的升高显示出规律性的变化。该项实验对深入探讨开放体系条件下岩石的熔融行为和矿物相转变机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贺义兴宋书林
关键词:浅粒岩片麻岩橄榄石矿物相变
河北平山阜平群夕线石钾长浅粒岩深熔作用的微区矿物学标志被引量:4
2001年
河北省平山县阜平群是一套高角门岩相岩石。根据宏观现象,某些地段曾经历过深熔作用过程。深熔效应以小觉地区的夕线石钾长浅粒岩最为典型。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确认,所研究的夕线石钾长浅粒岩经受了深熔作用的改造,具有丰富而显著的微区矿物学标志。主要表现为前存矿物,如钾长石、条纹长石、石英、钠长石、黑云母和磁铁矿等,不同程度地被熔蚀,主要组成元素发生迁移和重组,沿矿物的解理、裂隙及粒间形成夕线石、石英、云母、长石、金红石等再结晶相。在深熔过程中,元素的迁移有两种可能形式:①选择性地从前存矿物晶格中移出;②通过前存矿物的熔融。Fe、Ti等元素从黑云母中移出,形成再结晶磁铁矿和金红石;Si、Al等元素则从黑云母和长石中移出,形成夕线石和再结晶石英。
贺义兴马瑞姚杰王平安宋书林
关键词:夕线石浅粒岩深熔作用再结晶阜平群
河北平山阜平群夕线石浅粒岩中黑云母深熔作用的微区信息研究
2000年
通过对阜平群夕线石浅粒岩样品中黑云母的微形貌及其主要组成元素变化规律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并结合浅粒岩和黑云变粒岩高温高压熔融实验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获得了黑云母受深熔作用影响的微区信息。依据微形貌特征分为残留黑云母、不均一熔融黑云母和再结晶黑云母。深熔作用过程中Mg、Fe、Ti、K、Ca等元素从黑云母晶格中迁出 ,重组形成再结晶黑云母、磁铁矿、金红石。
宋书林姚杰王安平
关键词:深熔作用黑云母浅粒岩夕线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