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萍
- 作品数:16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北京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10
- 2016年
- 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系统分析北京地区公共卫生,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的发展现况、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特点,确定当前北京地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为探讨适合于北京地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需求的人才管理模式提供政策建议。
- 刘秀颖庞星火张莉宋卫萍马彦
- 关键词:公共卫生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员队伍建设现状和投入保障情况,分析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2000—2020年北京市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配备人数、人员薪酬待遇、人员流动等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员队伍现状,提出合理化发展建议。结果长期投入不足造成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员待遇低、工作认可度低、社会荣誉感差,这些制约着人员队伍发展。结论应加大人员建设投入力度,强化保障,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实现人才总量合理增长、队伍素质大幅提升、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的目标。
- 李薇汤檬赵婕于洋宋卫萍
-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
- 北京市恙虫病发病时空扫描分析及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恙虫病感染高危人群——农民在秋季农业劳作中的感染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调整防控措施。方法对病例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北京农民恙虫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并通过时空扫描分析了解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病聚集性热点区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初步探讨患者的感染来源。结果 2008—2014年北京市累计报告330名农民恙虫病病例,病例潜伏期内主要接触了玉米(46.97%,155/330)、桃(35.45%,117/330)、豆角(10.00%,33/330)等农作物。时空扫描结果显示,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10月份,病例最可能聚集区域为平谷区平谷镇、东高村镇、大兴庄镇和兴谷街道、滨河街道。结论北京市恙虫病病例多为农民,农民在发病前21天内接触的农作物种类居前3位的分别为玉米、桃和豆角。在做好病例监测的基础上,可考虑流行期内在疾病高发区域,在农民活动较多的作物地及周边布点,采集恙虫,做媒介监测和病原携带状况检测,明确疫情形势和变化趋势。
- 张立芹宋卫萍曲宏宇张丽丽张华岗王全意黎新宇孙玉兰吕燕宁窦相峰田丽丽
- 关键词:恙虫病农民流行病学
- 基于心理契约研究的医疗机构员工离职问题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心理契约研究是当前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医疗机构作为人才集中的地方,稳定、高水平的医护人员队伍是保证医疗水平的关键。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由于各种内外因,医务人员工作稳定性不高、离职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提高医疗机构中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是现今很多医疗机构面临的问题。心理契约对组织内人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它的研究能为现代医疗机构频繁的离职现象做出一定的解释。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北京市医疗机构中员工的离职现象及原因,揭露了心理契约的违背是导致离职率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对其主动应对并防范员工的离职有所帮助,保证医疗机构中专业技术队伍的稳定性,促进组织健康发展。
- 杜微宋卫萍
- 关键词:心理契约离职问题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工队伍满意度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职工队伍满意度状况,以及对工作状态的自我评估,分析影响职工满意度和工作状态的因素,提出促进职工满意度和队伍效能提升的措施建议。方法2018年9月,以北京地区疾控机构全体工作人员64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82份,有效率90.4%。结果职工对现在工作满意度为89.2%(519人)(满意或非常满意占41.6%,基本满意占47.6%),满意排前3位的依次是人际关系(36.8%,214人)、职业发展(18.4%,107人)和培训教育(12.0%,70人),单因素分析发现中级及以下职称的职工对职业发展满意度不如高级职称职工(P<0.05)。82.0%(477人)的职工感到有压力(很有压力占27.9%,有压力占54.1%),排前3位的压力来源是收入低、职务(称)晋升难和工作强度大;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称的职工,压力来源于收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且年龄越大、职称越高,越认为工作强度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工满意度较高,但是职工压力较大亟待改善,建议多措并举提升薪酬待遇,拓展职业发展路径,加强职工思想沟通和培训,促进队伍效能提升。
- 王红梅李薇娄云宋卫萍谈春洁
- 关键词:满意度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北京市疾控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被引量:3
- 2020年
-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对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北京市疫情防控卓有成效,但也暴露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本文从COVID-19疫情防控入手,对北京市疾控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进行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下一阶段推动队伍建设提出建议,以期助力推动疾控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 宋卫萍张鹏航李薇于建平
- 关键词: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 北京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现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现状。方法2020年4月,对北京市16家区级疾控中心进行调查,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评价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合理性。结果16家区级疾控中心在编总人数2196人,在编人数与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比例为(0.57~2.54)/万,业务科室数量占所有内设科室数量的比例为56%~81%,专业技术岗位在编人员比例为67%~94%,其中,12家区级疾控中心的在编人数与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比例未达到不低于1.75/万的要求,7家区级疾控中心的业务科室所占比例未达到不低于70%的要求,5家区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岗位在编人员比例未达到不低于85%的要求。在编人员组成情况:男女比为1.0:1.8;30~<50岁人群比例占71%;文化程度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占81%;专业以公共卫生和检验专业为主,占72%;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占73%。2017—2019年16家区级疾控中心共144人离职,以文化程度较高的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结论北京市部分区级疾控中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未达到国家相关核定标准。部分区级疾控中心缺乏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人才,人员结构不合理,同时存在人才引不来和留不住的双重问题。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改革中,应加强对全市区级疾控机构的统筹管理,统一机构设置,增加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改革激励机制,确保薪酬水平,实现人才总量合理增长、队伍素质大幅提升、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的目标。
- 李娟李薇李薇宋卫萍安伟吕若然吕敏邵开建贾予平刘伟白霜吴疆
- 2005年北京市75375例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 了解北京市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 对2005年1~12月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BsAg.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91%.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阳性率为0.77%,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阳性率为3.47%;男性阳性率为2.28%,女性阳性率为1.71%;35岁以下阳性率为1.88%,35~50岁阳性率为2.07%,50岁以上阳性率为1.47%.结论 北京市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较低.
- 宋卫萍李燕淑高京晓王斌李砚萍
- 关键词:公共场所乙型病毒性肝炎
- 四种方法联合检测对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抗体(antibody,TB-Ab)、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在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收治的初治且病原学检查阴性的肺结核患者216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组),以及同期收治的病原学阳性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47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组)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455例(其他肺部疾病组)。均行T-SPOT.TB、TB-Ab、ESR、CRP检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四种方法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T-SPOT.TB在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组中检测阳性率为82.4%(178/216),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组阳性率[87.8%(129/147)]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7,P=0.166),与其他肺部疾病组阳性率28.6%(130/45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746,P=0.000)。T-SPOT.TB对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2.4%(178/216)、71.4%(325/455)、57.8%(178/308)、89.5%(325/363)、75.0%(503/671);四种方法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1.7%(198/216)、53.4%(243/455)、48.3%(198/410)、93.1%(243/261)、65.7%(441/671)。T-SPOT.TB、TB-Ab、ESR、hs-CRP检测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600、0.529、0.515,联合检测的AUC为0.804。结论:T-SPOT.TB检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较好,四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AUC较高,联合检测可提高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
- 田丽丽陈双双樊瑞芳张洁王嫩寒陈昊代小伟任怡宣赵琰枫李传友丁北川李波于兰易俊莉王佩杨新宇宋卫萍
- 关键词:临床实验室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C反应蛋白
- 2009和2019年北京市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特征比较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 分析北京市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分离率及菌种分布情况,为科学制订北京地区分枝杆菌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采用微阵列基因芯片法对本实验室2009和2019年度经对硝基苯甲酸(PNB)鉴别培养基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与表型方法检测结果不同的菌株,经传代分离纯化后提取核酸对16SrRNA基因测序进行最终鉴定,两个年度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菌种分布及流行病学情况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1 552株,鉴定出非结核分枝杆菌45株,分离率为2.90%,共分离出9个分枝杆菌菌种,2019年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1 254株,鉴定出非结核分枝杆菌81株,分离率为6.46%,共分离出9个分枝杆菌菌种;2009年缓慢生长型占86.67%,快速生长型占13.33%,2019年缓慢生长型占59.26%,快速生长型占40.74%,2009和2019年两年NTM分离率(χ^(2)=21.065,P﹤0.001)、菌种分布(χ^(2)=19.602,P=0.0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9年感染者中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占77.78%,2019年感染者中,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占67.90%;两个年份的年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7,P=0.015),NTM分离率在0~19岁、20~39岁及60岁以上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0~59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0,P=0.002)。结论 北京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呈显著增高趋势,菌种分布从缓慢生长型占绝对优势向快速生长型、缓慢生长型趋于平均化转变,北京市40岁以上患者为高危人群,应积极开展分枝杆菌菌群、菌种鉴定。
- 杨新宇张洁易俊莉赵琰枫陈昊陈双双代小伟丁北川孙闪华李波张治国张倩李元悦宋卫萍李传友
- 关键词: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菌种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