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及CT随访复查确诊的66例急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51例为平扫,15例为平扫加增强。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5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1例,66例均有胰腺体积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11例出血坏死性型胰腺炎,胰腺内可见小斑片状坏死区,3例胰腺内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出血状。左肾前筋膜增厚62例,合并腹水10例,合并胸腔积液4例,合并肝内低密度改变1例,脾大2例。结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不仅可定性诊断,同时还可显示胰腺内外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对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 官春兰许春林
- 关键词:胰腺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骶管内硬膜外囊肿25例报告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骶管内硬膜外囊肿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5例骶管内硬膜外囊肿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 ,并与椎间盘突出症对比两者的差异。结果 2 5例患者均有腰骶疼痛 ,长时间坐位和直立位加重 ,平卧后减轻 ,9例伴有下肢放射痛 ,5例伴有肛门坠胀 ,9例会阴灼痛 ,1例尿潴留 ;体征 :均有骶部弥散性叩痛 ,鞍区感觉障碍 1例 ,与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本组手术治疗 11例 ,同时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6例 ,14例继续门诊观察治疗。结论 对疑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若与临床症状、体征不符合时 ,应进一步行骶部影像学检查。神经症状重 ,影像学显示囊肿大应手术治疗。
- 徐巍周宇陈方海刘树平刘跃洪官春兰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剂量优化研究
- 马春明兵王周璇孟义兴陈淑君官春兰
- 该课题属德阳市科技局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SZ044-7),系临床应用研究,属医学科学领域。CT灌注成像从其本质上来说是经过团注对比剂后动态扫描形成的功能性的组织图像,通过一系列的灌注参数图像来反映组织的血...
- 关键词:
- 腰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与手术所见符合率
- 2003年
- 官春兰周宇等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病理诊断
- 右半结肠癌灶周侵犯的影像学特征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灶周侵犯在不同影像学方法下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伴癌周侵犯的右半结肠癌 40例 ,采用钡剂 (2 6例 )与CT扫描 (14例 )单独及联合检查的方法显示受侵结构。结果 40例右半结肠癌可侵犯多种组织器官。影像学特征 :(1)肠管非环形粘膜破坏、偏心性狭窄 ;(2 )系膜肿胀 ,肿块形成 ;(3)腹膜模糊 ,腹壁肿胀及肿块形成 ;(4)右肾前筋膜增厚 ;(5 )受侵肝脏与癌灶粘连 ,肿块形成 ;(6 )右腰大肌肿胀。结论 右半结肠癌向外发展可使多种结构受侵。在首选消化道钡剂检查发现原发病变基础上选用CT扫描 ,有助全面了解癌灶及灶周受侵情况 。
- 余建群廖方义官春兰卢武胜杨开宇
- 关键词:右半结肠结肠癌CT
- 64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9月30日100例经CT诊断为气管憩室患者的CT表现。结果 CT表现为胸口入口处气管旁的不规则或类圆形极低密度影,低密度影与气管腔内气体密度一致,连续薄层扫描可发现低密度影与气管之间有一较细的管道相连,99例位于气管的右后方,仅1例位于左后方,气管憩室最大直径在0.4~2.4cm,95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其中3例有线样分隔,两例患者并发气管憩室感染,表现为气管旁囊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密度增高。结论 64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有确诊价值,临床上应广泛应用。
- 官春兰罗小兰
- 关键词:气管憩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预后的关系(附59例)
- 2006年
-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严重疾病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存活者常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本文分析59例,新生儿HIE的CT表现,本文收集我院经临床确诊的59例HIE,就其患儿的头颅CT表现,探索CT表现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旨在有助于提高HIE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预防提供依据。
- 官春兰李佳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表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预后严重疾病早期干预
- 肝细胞腺瘤CT误诊3例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官春兰
- 关键词:CT诊断病例报告误诊原因肝细胞腺瘤误诊
- 优化时间分辨力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前期的应用探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降低采样时间分辨力后对脑梗死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进行CTP扫描,采样时间分辨力为1 r/s。将原始数据降低时间分辨力达2 s得到另外一组数据。对数据使用NeuroPCT软件进行后处理,两组数据选择相同的ROI测量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达峰时间(TTP),并与原始数据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时间分辨力降低到2 s时各灌注参数值与原始数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样时间分辨力降低到2 s,CTP扫描射线剂量可能会降低一倍。结论:时间分辨力降低为2 s时对脑梗死前期进行CTP扫描,在明显降低射线剂量的前提下仍能准确诊断脑梗死前期。
- 马春明兵王周璇孟义兴陈淑君官春兰
- 关键词:脑梗死灌注显像缺血X线计算机
- 优化缺血性脑卒中CT灌注成像的时间分辨力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通过降低CT灌注成像(CTP)采样时间分辨力对CTP灌注参数值准确性的影响而降低CTP扫描射线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对25例有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患者进行CTP扫描,球管旋转速度为1转/秒,采样时间分辨力为1s,采集方式为4i×7.2mm,共得到160幅图像。对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组)进行降低时间分辨力分组,分别为2、3、4及5s组。使用Neuro PCT软件对5组数据进行后处理,各组选择相同ROI测量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达峰时间(TTP),并与原始数据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时间分辨力降低,灌注参数伪彩图SNR降低。时间分辨力为2s时,各灌注参数值与原始数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s及以下时间分辨力图像SNR降低趋于明显。随着时间分辨力降低,CTP扫描射线剂量明显降低。结论 CTP中,时间分辨力为2s时,仍能测得准确的灌注参数值,且可明显降低射线剂量。
- 马春明兵王周璇孟义兴陈淑君官春兰
- 关键词:脑卒中缺血灌注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