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华
- 作品数:50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 可能性概念与近代科学无限观演变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可能性视角变迁中理解近代科学无限观变迁。信仰指向的可能性以及从这个视角讨论现实的可能性,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在这里,上帝无限可以很好理解,但它不等同于世界无限。作为对比,理由所揭示的可能性乃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可能性。其中,上帝无限等同于世界无限;进而推演出无限空间概念。但是,空间无限的存在意义仍然离不开信仰因素。追踪这两种可能性的谈论方式,可帮助我们理解近代科学的无限空间概念的产生和演变。
- 尚文华
- 关键词:信仰现实性科学史
- 论牟宗三对上帝之“人格化”理解的误区——兼论文本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2017年
- 对上帝之“人格性”的误读,使牟宗三无法真正理解康德的实践哲学体系.笔者认为,没有深入考察基督教信仰、认识不到信仰之于生存的有效性是牟宗三误读康德的根源.在深入分析情感之于生存的意义的同时,笔者认为,生存的有效性是进入文本和思想的关键,这是人文-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关键.
- 尚文华
- 关键词:人格化信仰方法论
- 谢文郁:《自由与生存——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观追踪》被引量:1
- 2015年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自由、信仰和人的具体存在(即“生存”)是我们理解西方思想史的几个重要概念。2007年,谢文郁先生完成的汉语著作《自由与生存——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观追踪》^(①)(下按“谢著”)集中讨论了这几个概念。在下面的篇幅中,我们简要梳理汉语学界对“自由”问题的讨论,以此呈现此著作对汉语学界的意义;通过对人的生存经验的分析,我们还要展示自由与恩典、自由与真理、自由与生存等概念的生存意义关联,以此我们重构此书的论证线索,为读者阅读此书提供导引。
- 尚文华
- 关键词:西方思想史自由观
- 同一性、差异性与生存——有关“第一哲学”基础原理的争论被引量:1
- 2021年
- 哲学家之间最深层也是最深刻的差异乃是基础原理上的差异,而其最深刻也最有意义的对话亦是基础原理层面的对话。本文把黄裕生教授的“第一哲学”原理视为康德哲学基础原理的汉语表达:以同一性作为思想之经验的起点;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出差异性对于思之经验的重要性。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凯郭尔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将差异性作为思想之经验的起点,而给出各自不同的哲学原理。其中,是否存在以及已经如何言说一种绝对的差异经验是检验思想家之间,以及思想与存在之深度关系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返回的道路与前行的道路的深度纠缠,这把哲学性的原理之争引入生存和思想如何相契的实际方向上。
- 尚文华
- 关键词:哲学原理同一性
- 重思理论与实践的一些问题被引量:6
- 2017年
-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成为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问题,源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理性主义的兴起,前者预示着两者的分离,而后者则追求两者的统一。从批判康德的科学式经验概念入手,可以分析出黑格尔如何在思辨体系中论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及马克思所建立的新的实践概念,这种本体论上的实践真正实现了与理性一理论的统一。而这些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处理都是在理性体系下完成的;理性主义之后,重新理解两者的关系则需要引入"实际存在"视角:在理性和实际存在的张力之下,理论问题、实践问题以及两者的关系问题都是开放的。
- 尚文华
- 关键词:理性主义
- 生存分析与真理意识——在方法意识与思想本身之间行走被引量:1
- 2021年
- 如何不通过信仰而"经验"和"言说"存在是推动近代哲学发展的内在动机,在这个动机的推动下,方法和知识成为思想家们争执的中心场地。其间存在着的诸多殊异只是出于理性立场的"家族之争",而非理性与存在孰先孰后的本质争论。克尔凯郭尔提出的生存问题通过时刻概念给出一种迥异于理性分析方法的生存分析方法。这种直面存在的哲学分析方法既是对生存之自身存在的分析和言说,亦由存在自身的发生和运行推动而进入和言说存在本身;同样,它既是对自身之真理意识和逻辑意识的分析和言说,亦是进入文本和事物本身的内在契机。可以说,在克尔凯郭尔之后,同时也在"现象学-存在论"的视域中,生存以及生存分析,发生于超越性的存在空间,同时也发生于最本己而切身的存在空间;它是理性的知识性的建构时代之后,思想尚有可能、尚有意义的关键契机;亦是进入汉语经典、重塑汉语经典的一把钥匙。
- 尚文华
- 关键词:真理
- 利玛窦理性观和儒家天命观在善问题上的差异与互动
- 2023年
- 为善有意,还是为善无意,是利玛窦与中士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关乎理性论证是否完满自足,以及儒学的天命(意识)是否可能等重要问题。相较于生存的现实性状态,利玛窦对为善有意的相关论证是站得住脚的:因以既定的经验和现实的理性为根据,“为善”必然“有意”;“意”指的是由根据而来的自愿选择,因为是自愿选择,善恶也便分疏。但人的生存不仅是一种现实性状态,也因其不仅是现实性状态,生存才可能与天命有所关联:由这种关联所打开的实际性的“居间”位置,便是为善无意的根据。分析地呈现为善无意所描述的生存状态,可以论证为善有意和为善无意共同组建起生存中的“善”的意义:在终极性意义上,为善无意为为善有意提供了存在意义上的终极根据;并且前者也时刻以“不”的方式参与进后者的“是”之中;它们一起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生存本身。生存本身照见了利玛窦式理性论证和儒家天命意识之间的差异和相互补足,这是实现中西之间深度思想交融的关键所在。
- 尚文华
- 回到康德,回到黑格尔,抑或回到思想本身--兼论马克思哲学或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被引量:2
- 2020年
- 有关“回到康德,还是回到黑格尔”解读马克思哲学的争论近来再次成为热点,这些争论或许表明学界目前尚未在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方法上达成共识。本文从历史和生存的基本处境出发讨论了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相互之间在思想上的内在关联,并从生存与存在(或真理)之间深度纠缠和悖论的方面讨论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深度关联和耦合。这些分析显示,“回到康德,还是回到黑格尔”的争论可能是由外在的观念之争引起的;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回到生存与存在之间的深度纠缠和关联,这是思想本身的问题,也是倡导生存分析的依据所在。生存分析是研究马克思哲学甚或哲学本身的方法论的关键。
- 尚文华
- 关键词:思辨真理方法论
- 情感分析与形而上学——再论康德的物自体概念被引量:5
- 2017年
- 一直以来,汉语学界主要从概念和逻辑分析角度处理康德的物自体概念和形而上学体系。但我们认为,如果缺失生存经验的见证,概念和逻辑就是空洞的思辨的产物。正是敬重情感和审美情感等实实在在的情感状态,揭示了"A=A"或"我=我"之外的"我是……"和"A是……"等同一性命题,它们是形而上学体系由以成立的基础。我们看到,敬重情感和审美情感这样的"直接意识"是把康德三大批判联结为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的"生存经验"基础。
- 尚文华
- 关键词:物自体审美情感形而上学
- 现代信仰和信仰体系的两条绝对之路
- 2024年
- 理性的知识原则和信仰的良心原则是推动现代性的两大核心原则,两者分别表达了理性的普遍化诉求,以及现代人的绝对个体化和主观化诉求。"悬置知识,为信仰留地盘是这两条核心原则之绝对差异的原理性表达:彻底贯彻,或彻底瓦解此原理是现代信仰能否重新确立的关键。
- 尚文华
- 关键词:信仰体系主观化个体化普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