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昌盛
- 作品数:146 被引量:5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金属尾矿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前,我国尾矿堆积量已达170亿t,其以金属尾矿为主,已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危害,亟待治理。本文介绍了现阶段我国金属尾矿堆存及土壤污染的基本情况和危害,总结了不同金属尾矿污染土壤的主要重金属特征污染物种类,系统地介绍了金属尾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为金属尾矿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提供直接参考。
- 王海涛王海涛岳昌盛卢光华
- 关键词:金属尾矿重金属特征污染物
- 利用用后滑板砖、镁碳砖与Al/AlN合成镁阿隆材料的方法
- 一种利用用后滑板砖、镁碳砖与Al/AlN合成镁阿隆材料的方法,涉及结构陶瓷与耐火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工艺为:配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为:用后镁碳砖粉,5~30%;用后滑板砖粉,65~95%;加入的C或Al或AlN为0~10%...
- 赛音巴特尔廖洪强余广炜冯向鹏周宇李世青张梅王习东岳昌盛
- 文献传递
- 一种二步还原氮化反应制备β-赛隆晶须的方法
- 一种二步还原氮化反应制备β-赛隆晶须的方法,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先利用煤矸石碳热还原氮化合成β-赛隆,再以合成的β-赛隆粉体为原料,添加硅粉、铝粉和氧化铝在还原氮化条件下合成β-赛隆晶须;反应式为:一步还原氮化中合...
- 张梅岳昌盛郭敏王亚丽赵斯琴王习东
- 文献传递
- 钢渣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 本文件规定了红外线吸收法测定钢渣中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转炉钢渣和电炉钢渣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2%
- 岳昌盛彭犇夏春仇金辉蒋心泰王海涛董仕宏邵雁朱青德向浩叶恒棣卢光华安登飞闾文刘长波张磊邱桂博王姜维吕存根荣辉杨燕许晓明林滔陈淑云常景彩杨本涛严亮王敏欣芮义斌陈剑张若鹏刘涛刘晓刚黄玉鸿魏进超钱春香康建刚朱立雷张梅刘明唐春贾文军王鹏刚吴跃东史志强徐飞周军苏伟邢奕李会军王念张旭赵庆新孙玉平王冠李云云王金业吴雷胡高飞顾海刚林路仪桂兰田云霞李仕彬高华东李毅仁田京雷杨宝仓周扬于经尧于洋李佳洁陈璐王强张庆建
- 钢铁冶金尘泥的产生及处置利用技术分析被引量:18
- 2019年
- 钢铁冶金过程产生大量的冶金尘泥,为研究冶金尘泥的组成特点和处置技术,论文分析了不同粉尘中的Fe、Ca和C等有价成分的组成特点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结果表明:冶金尘泥的利用方式和组成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和原料组成相差较小的冶金尘泥,其利用方式多以直接回工序利用为主,对于含杂质组成较多的冶金尘泥,直接回工序利用会导致杂质组成在冶炼过程中的循环富集,必须采用去杂质技术将尘泥中的杂质去除,可以结合杂质在尘泥中的物理化学特性,采用湿法冶金或火法冶金工艺进行杂质去除后再进行利用。
- 田玮岳昌盛岳昌盛
- 关键词:冶金尘泥资源化利用
- 一种含锌尘泥竖炉处理方法与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锌尘泥竖炉处理方法与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含锌尘泥入料制造生球,经造球机在一定压力下辊压制备得到一定粒度和强度的生球;S2.生球进入竖炉进行布料;S3.球团生产,生球在竖炉内被还原成为金属化球团;S4...
- 吴龙岳昌盛王会刚闾文吴跃东郝以党胡天麒彭犇李帅
- 一种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垃圾填埋场上布置井群,包括多个修复井和多个抽出井,修复井和抽出井配对使用;建立与修复井和抽出井连接的好氧曝气、液相和气相抽提系统;根据检测的填埋垃圾的参数...
- 刘长波岳昌盛彭犇吴洁夏春卢光华刘诗诚
- 一种利用钢渣捕集CO<Sub>2</Sub>消除游离CaO的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钢渣捕集CO<Sub>2</Sub>消除游离CaO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材料和环保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室温气体CO<Sub>2</Sub>减排问题以及钢渣中游离CaO造成施工不良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钢...
- 彭犇岳昌盛 卢光华 吴龙 夏春
- 我国工业场地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20年
- 从我国典型的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现状入手,重点介绍了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和自然衰减修复技术的原理、适用性和研究进展,提出了工业场地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关键问题和展望,可为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 姚德俊岳昌盛吕建国王瑜王瑜王志乔
- 关键词:污染地下水
- 一维β-SiAlON材料可控合成被引量:2
- 2014年
- 以si粉、A1粉和A1203粉为原料压制成条样,在1650~1850K氮气和埋si3N4颗粒气氛下分别合成了β-SiAlON晶须、带状和柱状晶,并系统研究了一维β-SiAlON材料可控合成条件,进而结合热力学分析了一维β-SiAlON材料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以si粉、Al粉和A1203为原料,在氮气(纯度99.9%)和埋Si3N4颗粒气氛下在1650-1850K保温6h,可以合成不同形貌的一维D.SiAlON材料。生长温度是一维β-SiAlON材料形貌控制的关键因素。生长温度为1650K时,合成了β-SiAlON晶须,晶须直径200,-400nlTh长径比100~1000;生长温度在1700--1800K时,可以合成β—SiAlON带状晶体,厚度为200mTl,宽度为l~4凹1,长宽比在10-20之间;生长温度升高至1800K时,出现大量柱状晶体。结合晶须显微结构形貌和热力学分析,B.SiAlON晶须的生长机制为气-固(VS)生长机制。
- 彭犇邱桂博岳昌盛张梅郭敏
- 关键词:热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