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秀芝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测井
  • 3篇气层
  • 3篇气层识别
  • 3篇核磁共振测井
  • 3篇测井资料
  • 3篇磁共振测井
  • 2篇地层
  • 2篇地层评价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井眼
  • 2篇井眼轨迹
  • 2篇常规测井
  • 2篇储层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油藏
  • 1篇顶替
  • 1篇压裂
  • 1篇压裂改造
  • 1篇盐岩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8篇崔秀芝
  • 4篇袁恩祥
  • 3篇房倩
  • 3篇孙振龙
  • 3篇秦菲莉
  • 2篇陈汉林
  • 1篇王家勇
  • 1篇李涛
  • 1篇张艳辉
  • 1篇李淑英
  • 1篇刘丽琼
  • 1篇黄桂春
  • 1篇王超胜
  • 1篇谭海芳
  • 1篇吴玉霞
  • 1篇兰风
  • 1篇李晓鹏
  • 1篇张俊杰
  • 1篇周伟

传媒

  • 5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钻采工艺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5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提高声幅测井成功率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1
2003年
声幅测井遇阻主要是因为压塞液不耐高温 ,顶替液耐温能力差以及压塞液和顶替液耐水泥浆污染能力差。为此室内对压塞液主要成份HV -CMC进行了优选 ,与SMP进行复配 ,并对顶替液进行了预处理 ,优选出A厂家的HV -CMC与SMP复配 ,在浓度都达到2 5 %时 ,能满足耐温抗水泥污染的要求 ,顶替液用 1 %SF - 2 60预处理 ,在 1 5 0℃ ,2 4h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该方法在现场使用后大大提高了声幅测井成功率 。
黄桂春李淑英崔秀芝王家勇孙振龙
关键词:声幅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凹陷中生界储层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分析了川西凹陷中生界的储层特点,介绍了核磁共振测井的原理、方法和优点,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技术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气层评价时,无法确定储层中是否含束缚水、束缚水的体积、可动流体体积及渗透率大小等缺陷,能较准确地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划分产层、干层和水层,提高川西凹陷中生界含气砂岩测井解释精度。
崔秀芝谭海芳刘丽琼孙振龙吴玉霞袁恩祥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川西凹陷储层特征气层识别
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气层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核磁共振测井的原理及识别气层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测井技术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气层评价时,无法确定储层中是否含束缚水、束缚水的体积、可动流体的体积以及渗透率大小等缺陷。能较准确地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以便更准确地划分产层和干层、产层和水层,提高含气砂岩的测井解释精度。
崔秀芝秦菲莉袁恩祥房倩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气层识别
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气层
2005年
介绍了核磁共振测井的原理及识别气层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测井技术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气层评价时,无法确定储层中是否含束缚水、束缚水的体积、可动流体的体积以及渗透率大小等缺陷。能较准确地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以便更准确地划分产层和干层、产层和水层,提高含气砂岩的测井解释精度。
崔秀芝秦菲莉袁恩祥房倩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气层识别常规测井资料测井技术可动流体
水平井解释处理技术及应用被引量:6
2005年
水平井解释处理技术是把水平井测井资料转换为井眼轨迹信息和储层特性参数信息,利用水平井测井资料的井斜、方位数据,计算出井轴上每一点的垂直深度、水平位移,并绘制出井眼轨迹图与斜深和垂深的测井组合成果图,由测井分析和地质分析等方面专家进行地层对比,更好更准确地评价油气层,为水平井今后测试、采油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资料。介绍了水平井处理技术及其测井资料解释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崔秀芝陈汉林李涛孙振龙周伟
关键词:水平井井眼轨迹测井资料地层评价
水平井解释处理技术及在新疆某井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水平井处理技术及其测井资料解释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处理技术是把水平井测井资料转换为井眼轨迹信息和储层特性参数信息,最终绘制出各种图件和图表。以便测井分析家和地质分析家进行地层对比,更好更准确地评价油气层,而且还为水平井今后测试、采油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崔秀芝陈汉林秦菲莉
关键词:水平井井眼轨迹测井资料地层评价水平井测井
深层高压低渗油藏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探索
2008年
中原油田文33块沙三上油藏,初期采用大井距、长井段合注合采,油藏长期处于"注不进、采不出"的状况。通过开展先导试验,确定新的开发思路对油藏进行逐年滚动调整和治理,油藏实现了高速、高效注水开发。该思路与方法对解决深层高压低渗油藏水驱动用难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房倩张艳辉马洪霞崔秀芝
关键词:深层低渗压裂改造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类型
2010年
介绍了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的分类、储集类型的划分方法及识别。总结了常规测井资料在川东碳酸盐岩储层不同储集类型上的电性响应特征,为常规资料有效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类型提供了依据。在川东地区的部分井中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袁恩祥崔秀芝兰风李晓鹏张俊杰王超胜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储集类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