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哈尔定·帕拉哈提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圈养林麝脓肿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确定林麝化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药物)。方法采用3种培养基对28个人工饲养的发病林麝脓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细菌革兰氏染色、镜检,然后对分离病原菌进行16S rRNA基因PCR扩增及测序分析鉴定,再进一步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3种可疑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用昆明小鼠分组进行系列病理实验,最后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2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脓灶中共分离到12种细菌,其中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21.4%、14.3%,其他菌的检出率较低。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结果与16S rRNA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小鼠致病性实验中进行了脓液培养后注射,分离到单菌鉴定后进一步分别注射,剖检后进行接种划线鉴定并得到与注射前相同的病菌,确定了这几种菌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实验最终确定针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有效药物为环丙沙星,对这3种病菌的有效药物为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结论初步确定林麝脓肿病主要是由于化脓隐秘杆菌原发感染,进而引起其他病菌的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最终导致病重死亡;环丙沙星等为敏感药物。
- 赵克雷李旭鑫帕哈尔定·帕拉哈提曾博张修月岳碧松
- 关键词:林麝病原菌药敏分析
- 5种抗生素对4株化脓隐秘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测定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测定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安普霉素和庆大霉素5种抗生素对林麝化脓隐秘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选择治疗林麝脓肿病的有效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将菌液与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混合作用30min,再加入中和剂作用10min,吸取300mL作用液均匀涂布在胎牛血清培养基上,38℃培养48h,观察并记录。结果 5种抗生素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不一致,对4株菌杀菌效果相对较好的药物为环丙沙星(CIP),但对TP1需要较高浓度(128μg/mL)。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抑菌效果较明显,但要完全杀死化脓隐秘杆菌却需要较高浓度,这很可能与化脓隐秘杆菌菌膜的存在有关。到目前为止,治疗林麝脓肿病的首选药物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尤以环丙沙星效果最佳。
- 帕哈尔定·帕拉哈提赵克雷刘洋张修月岳碧松
- 关键词:林麝化脓隐秘杆菌喹诺酮类抗生素最小杀菌浓度
- 高校贫困生帮扶措施
- 2014年
- 近年来伴随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贫困生进入到大学校园,这部分学生往往心理较为脆弱,容易发生心理问题。而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帮扶,帮助他们顺利成长、完成学业,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 帕哈尔定·帕拉哈提
-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帮扶措施